2023年4月17日发(作者: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物中毒事件典型案例分析资料报告
**市**市**镇初级中学
沙门⽒菌⾷物中毒事件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
**年*⽉*⽇上午,**市⾷安办接信称**镇初级中学在晨检的过程中发现约有**名的学⽣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因这些学⽣在
学校有共同就餐史,且发病时间⾮常集中,怀疑为⾷物中毒。
⼆、事件概况
**市**镇初级中学为政府公办初级中学,共有学⽣1132名,22个班级,83名⽼师,7名⾷堂⼯作⼈员。其中寄宿⽣630名,通
学⽣502名,周⼀⾄周五上课,周六⾄周⽇放假。根据学校报告,**5⽇下午17:20开始,有学⽣出现腹痛、腹泻、呕吐、恶⼼
和头痛、头昏等症状,到**6⽇晨检发现有80余名左右出现同类症状,**6⽇上午7点30分向**镇卫⽣院报告,**镇卫⽣院接报告
后⽴即赶赴现场进⾏核实,核实后于8点30分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报告,**市疾控中⼼⽴即将情况报告**市卫⽣局和**市疾
控中⼼,并于9:20分到达现场。**市疾控中⼼接到报告后向**市卫⽣局和省疾控中⼼报告后,并⽴即调集流⾏病学、⾷品卫
⽣学、微⽣物检验、理化检验等学科专业⼈员前往现场调查,于13时到达现场。**7⽇请省疾控中⼼专家⼀起,再次赶赴现场
进⾏调查处置。
**市⾷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启动应急白芷的作用与功效
预案,组织各有关部门奔赴现场,成⽴联合调查组对该突发事件进⾏应急处置,**名符合病
例定义的患者均得到有效救治,⽆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处置得当。
三、问题分析
(⼀)、对流⾏病学特征进⾏认真详细分析
⾃**5⽇17:20出现⾸发病例后,截⽌**7⽇11时,共发⽣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94例。**7⽇11时后⽆新发病例。
1、病例定义:**年**5⽇中餐在该校⾷堂就中餐,出现呕吐或24⼩时腹泻3次及以上,伴或不伴头昏、头痛、恶⼼、腹痛、发热
等症状的学⽣作为本次⾷物中毒事件的病例定义,截⾄**7⽇11时共核实符合病例定义病例94例,后⽆新增病例。
2、⾸发病例:**,⼥,13岁,125班⾛读⽣,于**5⽇17:20出现不适,主要为呕吐(3次)、腹痛,以脐周阵发性疼痛为
主,并有头痛、头晕症状,6⽇8时左右前往**医院就诊,⼊院后出现体温升⾼(38.2℃),经积极治疗,患者已痊愈出院。
3、临床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腹痛、腹泻(黄⾊⽔样便)、呕吐、恶⼼、乏⼒等症状,部分病例低热。详见表
1。
表1 病例临床症状统计
4、病例的三间分布
⼈群分布:所有发病均为学⽣,⽆教职员⼯发病,⼥性多于男性,男⼥⽐例为1:1.69(35/59)。年龄最⼤16岁,最⼩12岁。
寄宿⽣64例,⾛读⽣30例。
班级分布:学校22个班级均有病例发⽣,⽆明显班级聚集性。
时间分布:病例潜伏期最短为5⼩时,最**为47⼩时。中位数为
13⼩时。**5⽇发病23例,**6⽇发病70例,**7⽇发病1例。发病在时间上出现聚集性。
4、临床实验室结果
共收集了140⼈的⾎常规结果,⽩细胞升⾼39⼈,中性粒细胞升⾼的86⼈。部分病例碱性磷酸酶升⾼。收集了24⼈⼤便常规
检查结果,OB(+)7⼈,个别伴有WBC或RBC(+-++)。
(⼆)、对现场卫⽣学进⾏细致调查
1、⾷堂基本情况
学校有两个⾷堂,分为学⽣和教师⾷堂,两个⾷堂共⽤⼀个加⼯制作间,就餐地点分学⽣和教职⼯⾷堂。学校⾷堂有⼯作⼈员
7名,其中4名⽆有效健康证明,3名有健康证明可查。⾷堂⼯作⼈员⾃述近段时间⾝护士医德医风个人总结
体⽆不适症状。⾷堂加⼯制作间防蝇防⿏
设施不齐全,卫⽣状况⼀般,⾷壮族简笔画
品冷藏设施容量不⾜,过夜⾷品(熟⾷)未进冷柜冷藏。餐具⽆专⽤消毒设施,现有的消毒池
⽤于洗菜,餐具保洁柜有污物、霉斑。⾷堂所有中、晚餐⾷⽤原料当天购买,前⼀天买第⼆天早餐的原料;所有⽶⾯、配料、
鸡蛋等配料分段统⼀从相关⾷杂店采购。
2、发病前2天⾷谱调查研究
**4⽇⾄5⽇学⽣的⾷谱如下表2:
表2 **4⽇⾄5⽇该校⾷堂供应⾷谱
餐次**4⽇**5⽇
早餐⼲⾖⾓炒⾁、⾖笋、
包菜莴苣炒⾁、⾹⼲、⼲菜蛋汤、黄⽠炒⾹肠
中餐黄⾖炒⾁、⽕焙鱼、
卤菜莴苣炒⾁、青辣椒炒蛋、包菜、豌⾖⾁⾻汤
晚餐⼩炒鸡⾁、⾹⼲⼦、
辣椒炒⾁、莴苣、⾖腐
湘粉
教师的菜谱除包菜改成蒸⾖⾓外,其余与学⽣菜谱⼀致,另学⽣的门卫老
青椒炒鸡蛋,教师则为⼲椒炒鸡蛋。
3、共同暴露餐次详细调查
所有学⽣和教职⼯均在学校就中餐。寄宿⽣在学校就早、中、晚三餐。⾛读⽣均在学校就中餐,均不在校进晚餐,有个别⾛读
⽣在学电脑怎么连接无线网
校进早餐。因此**5⽇中餐为所有病书法隶书
例的共同暴露餐次。据调查,病例⼤部分进⾷了⾷堂提供的四个菜,有的⾷其中1个
或2个或3个,各不相同。据部分病例反应,5⽇中餐的菜有异味。
对25名就中餐未发病的学⽣了解,多数也⾷⽤了中餐的每个菜,只因除汤菜以外其它三个菜感觉有异味,所以就⾷量很少。
4、可疑⾷物详细调查
鸡蛋:经过对**2⽇学校鸡蛋供应商了解,近段时间同样鸡蛋销售过⼗⼏个地⽅,其余地⽅均未反映出现相似情况。进⼀步跟
仙桃鸡蛋⽣产商了解,鸡蛋均为新鲜鸡蛋,且其余供应地⽅也未反映出现类似情况。
莴苣、包菜:针对**5⽇莴苣和包菜两位供应商进⾏了解。两位供应商均为附近村农民。到莴苣农户家及菜地进⾏了解查看,
该农户称莴苣施肥的肥料为菜饼、沼⽓废渣,且最近20⽇未施肥,近段时间也未喷洒农药,菜地周围环境⼀般。到包菜农户
家及菜地了解查看,该农户称包菜施肥就是栽种前施了⼀次猪粪⽔,且近段时间未喷洒农药,菜地周围环境差,菜地旁为⼀养
猪场,废⽔从菜地旁⼀条⼩沟排出,臭⽓熏天,遇⼤⾬情况有废⽔漫⼊菜地的可能。
⾷⽤油:**4⽇⾷堂从⼀黄姓村民(**镇⾦⽥社区)处购进了380⽄菜籽油,**5⽇中餐使⽤了30-40⽄左右,因学⽣反应油有异
味,晚餐就停⽌使⽤该⾷⽤油。经过对同样购买与学校**5⽇中餐使⽤的同样⾷⽤油的8户居民进⾏调查,均表⽰未发现该⾷⽤
油有异常,⾃⾝也未出现相似异常情况。
对油销售的村民进⾏调查,为⼀私⼈作坊,属⼟法⽣产油,⽣产⼯艺简陋,直接⽤菜籽经榨油机直接榨油,经⼆次榨油后再加
热过滤,变成成品油。现场原材料菜籽闻有霉味,卫⽣状况⼀般。
5、⾷品制作过程调查
经对学校⾷堂⼯作洗菜⼈员了解,称各种菜均分开清洗,且每种菜炒前⾄少经过两次清洗。莴苣买⼊时已削粗⽪,清洗后经切
⽚机⼀端切⽚,⽤盐腌⼏分钟后再⽤⽔清洗后待炒,所有⾁由切⽚机另⼀端切成,⼯作⼈员称每⽇进⾏绞⾁机清洗,但⽆清洗
记录和相应管理制度。鸡蛋为两⼿各拿⼀只进⾏相撞,敲破后蛋液落⼊⼤盆,等够⽤后再放⼊锅进⾏炒制。所有菜均分不同批
次炒熟,加⼊的调料与平时⽆异。⽼师的菜与学⽣的菜分不同批次炒熟。每样菜品的炒制⼤概为思考的名言
5-10分钟左右。
6、饮⽤⽔卫⽣调查
学校⽔源有⾃来⽔和⾃备⽔源。⾃来⽔仅⽤于新教学楼卫⽣间、新学⽣公寓。学校⾃备⽔源为40⽶井,位于该校篮球场中,
有井盖,井旁围栏有⼀缺⼝,⽔井⼝与地⾯相平,且⽔井所处地势较低。井⽔通过⽔泵抽⼊20m⾼的⽔塔,再通过⽔塔管⽹供
应学校各处(除新教学楼卫⽣间、新学⽣公寓),包括⾷堂⽤⽔。学校⾃备⽔源未办理卫⽣许可证,未见管⽔⼈员健康证。经
校管⽔⼈员称,学校每学期开学前均对⽔塔部进⾏清洗消毒;每周两次打开⽔塔底阀对管⽹进⾏冲洗;
每周对⽔塔投漂⽩精⽚40⽚进⾏消毒,有消毒记录。
学⽣饮⽔为学校统⼀配备的直饮⽔,⽔源为⾃备⽔源,学校称直饮⽔机进⾏过清洗,但现场未见消毒记录。由于**5⽇上午学
校停电,⽆法供应直饮⽔,学⽣饮⽔⾃⾏解决或在学校商店购买瓶装⽔喝,经对学校商店调查,所进⽔均为三证齐全,来源清
晰。
(三)、对可疑病原体进⾏严谨的病原学检测
疾控部门共采集了末梢⽔、直饮⽔、剩余⾷物、留样⾷物、病例的呕吐物、粪便及肛拭⼦、⾷堂⼯作⼈员肛拭⼦、厨房⽤具、
菜籽、菜籽饼、菜籽油、学校⾷⽤油等61个标本,分别进⾏霍乱、沙门⽒菌、致病性⼤肠埃希菌、志贺菌、变形杆菌、蜡样
芽胞杆菌等病原学检测和霉菌培养、有机磷类、杀⾍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黄曲霉毒素B1、酸价、过氧化值等多项检
测。结果如下:
1、从⼀名病例的粪便和3名病例的肛拭⼦中检出沙门⽒菌。
2、从⾷品留样中的包菜和莴苣炒⾁中检出沙门⽒菌。
3、从⾷堂末梢⽔中检出细菌总数为 6 cfu/ml,⼤肠菌群为2MPN/100ml,学校直饮⽔样细菌总数为120cfu/ml。
4、菜籽霉菌计数1.5104/g。
5、从菜籽、菜籽饼、菜籽油中检出抗蚜威(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四)问题分析的电脑下载微信
初步结论
根据现场卫⽣学和流⾏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临床检验结果以及病⼈粪便、肛拭⼦标本及相关⾷物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
该事件为⼀起沙门⽒菌引起的⾷物中毒事件,中毒餐次为**5⽇中餐,可疑中毒⾷物为“包菜、莴苣炒⾁”。可疑中毒原因为⾷品
被污染或⾷品加⼯环节交叉污染。⾷⽤菜籽油异味可能导致部分进餐⼈员发⽣⼼因性反应⽽就医。原因分析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