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7日发(作者:上海律师协会)建设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使建筑群的各个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
程均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测量亦应遵循“从ddr3
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
部”的原则,即先卡门罗德曼
在施工现场建立统一的施工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然后
根据施工控制网测设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无论是民用建筑工程还是工业建筑工程,就其土建工程部分未说,
对测量精度的要求一般不是很高的,而与设备安装等有关的土建工程,
则对测量精度的要求一般比较高。如工业厂房中的吊车轨道的安装,连
续生产的自动作业线的安装等。但这些往往属于局部的精度要求。因
此,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应根据工程性质而定,不可千篇一
律。施工放样的精度随建筑材料,施工方法等因素而改变。按精度要求
的有关梦想的名言
高低排列为:钢朝中无人莫做官
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毛石混凝土结构——土
石方工程。按施工方法分,预制件装配式的方法较现场浇灌的精度要求
高一些,钢结构用高强度螺栓连结的比用电焊连接的精度要求高。
现在多数土建工程是以水泥为主要建筑材料。混凝土柱、梁、墙的
施圣诞购物
工总误差随施工方法不同,允许误差在1~8mm之间。土石方的施工误
差允许达10cm。
上面谈到,建(构)筑物的放样是根据施工控制网来进行的,其精
度指标可视测设对象的定位精度及施工现场面积大小,参照有关测量规
范加以规定。
关于具体工程的具体精度要求,如施工规范中有规定,则参照执
行,如果没有规定则由设计、测量、施工以及构件制作几方人员合作共
同协商决定。这时先要在测量、施工、加工制造几方面之间进行误差分
配。然后才得知测量工作应具有怎样的精度。
设纯设计允许编差为u,允许测量工作的偏差u,允许施工产生的偏
01
差为u;允许加工制造产生的偏差为u(如果还有其他重要的误差因
23
素,则再增加项数)。
若假定各工种产生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抵消,则按误差传播
定律可写出:
(10-1)
在式中只有u是已知的,u、u、u都是待定的未知数。
0123
精度分析时常会遇到未知数大于方程式个数的不定解情况。这时一
般是先假定诸未知数的影响相等即作“等影响假定”(有些资料称之
为“等影响原则”)进行计算,然后把计算结果与实际作业对照。必要时
作些调整(即不等影响)后再计算。如此反复直到误差分配比较合理为
止。在分析调整的过程中一定会找到影响大的主要误差源,这是精度分
析的重要结果,对实际工作有重大意义。
假定
(10-2)
则可得:
(10-3)
由此求得的u是分配给测量工作的最大允许偏差,需把它缩小k倍
1
才得中误差M,它才是制定测量方案的出发点。考虑到u、u、u三种
F123
偏差实际上不一定按偶然误差规律出现。所以这时在计算中误差M时
F
宜把k值取大一些。如取=2~3、则
(10-4)
必须指出、各工种虽有分工,但都是为保证工程最终质量而工作
的。因此必须注意相互支口琴分类
持、相互配合。在保证工程的几何尺寸及位置
的精度方面,测量人员应该发挥较大的作用。有时测量人员与施工人员
可以共同研究新的行政部
施工方法,达到既便于施工又提高精度的目的。随着
其它工种误差的减小,测量工作的允许误差可以适当放宽些,或者使整
个工程的质量提高些。
现将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部分允许偏差列入表10-1,供读者参考使
用。
表10-1 土建工程施工测量部分允许偏差值
序号项 目允许偏
1基槽(坑)底标高10
2室他们在做什么
内填土标高20
3基础面标高10
4墙边线对轴线的位移10
5楼面标高10
610m以下10
7毛石基础轴线偏移20
砌砖房屋的大角倾斜量
(或称垂直度偏差)
每一层5
10m以上20
差/mm
8
9现浇杯形基础底标高
10基础轴线中心偏移
11设备基础坐标位移20
12设备基础上面标高
13设备基础预留螺孔中心位移10
14吊装钢筋混凝土柱子的中心线对轴线的位移5
15吊装结构上下柱头中心线偏移3
现浇钢筋混凝柱子倾斜量
土墙倾斜量
5m以下5
5m以上15
+ 0
- 10
5m以下5
5m以上10
独立基础10
其它形式15
+ 0
- 20
柱高的
1/1000,10m以上及多节柱
但不大于25
317柱上0标高
55m以下
85m以上
819吊装梁中心线对轴线位移
- 520吊装梁面上标高
221吊车轨面标高
3~522吊车轨道跨距
523屋架下选弦中心线对轴线的位移
524天窗驾中心对轴线位移
1025阳台、楼梯对设计尺寸的位移
526阳台、楼梯对设计标高的偏差
16柱子吊装后倾斜量
18柱子牛腿上表面标高
27烟囱基础中心位置对设计坐标的位移15
28烟囱筒身中心线的倾斜量
29管道中心线对轴线的位移30
30管道糯米酿豆腐
标高(排水管)3
高100m以内1.5/1000,
高100m以上高度的1/1000
高度的
但不大于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