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6日发(作者:广西大学教育学院)(每日一练)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大全
单选题
1、新石器时代,陶器纹饰的生活化特征突出,风格活泼愉快;青铜时代,以饕餮纹为代表的青铜纹饰凶猛庄
严,凸显出神秘和威严。这从侧面反映了
A.纹饰的用途发生根本转变B.统治权威的加强成为需求
C.民众的审美观念发生变化D.古代手工业技术不断提高
答案:B
解析:
原始社会时期,阶级尚未出现,因此在陶器纹饰方面生活化特征较为突出,但是咋商周时期,由于国家统治需
要,青铜纹饰凸显出神秘和威严,这从侧面反映了统治权威的加强成为需求,B项正确;纹饰的基本功能并未
发生变化,排除A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民众的审美变化,排除C项;不同的纹饰和不同的材质,无法体现出
技术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2、毛泽东曾就某问题提出:“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
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必须使党外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因为他们联系着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
众。”毛泽东这一主张提出的时间应该是
A.国民大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是三三制原则,实行于抗日战争时期,团结各阶级共同抗击日本侵略,B项正确;国民大革命时
1
期是1924-1927,解放战争是1946-1949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后至1956年,排除ACD项。
故选B项。
小提示:
3、据学者统计,在《诗经》中,祭祀祖先的诗歌最多,而在祭祀祖先的诗歌中,又以祭祀文王、武王的诗歌
为多。这说明周代
A.王位继承制度已臻完善B.祭祀天神活动不被重视
C.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强化D.分封时王室贵族占有优势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中“祭祀文王和武王的诗歌为多”及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分封制以同姓王族为主要对象,因此在祭祀
时以歌颂文王和武王的居多,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王位继承,A项排除;祭祀祖先的诗歌最多并不意味着祭
祀天神活动不被重视,B项排除;中央集权制建立于秦朝,C项排除。故选D项。
4、1884年,英、法、德等在柏林召开会议,达成“有效占领”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列强在不到15年的时间内
便占领了非洲全部领土的65%。该原则
A.延迟了非洲的民族独立B.承认了非洲国家的主权
C.加速了瓜分非洲的进程D.标志世界殖民体系确立
答案:C
解析: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柏林会议名义上是解决刚果河流域的归属问题,实际上更多
讨论的是列强瓜分非洲的一般原则,在会议确定的“有效占领”原则的指导下,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
故选C项。柏林会议的召开是为了进一步瓜分非洲,并没有承认非洲国家的主权,排除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非洲国家才逐渐实现了民族独立,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排除D项
2
5、春秋时期,宗法制逐渐瓦解,首先跌入庶民世界,失去封土、爵位、职官的是
A.诸侯B.卿C.大夫D.士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宗法制逐渐瓦解,首先跌入庶民世界,失去封土、爵位、职官的是士,
士是等级序列中的最低一级,受冲击最大,D项正确;春秋时期,诸侯、卿、 大夫等阶层受到一定冲击,但不
是首先失去封土、爵位、职官的阶层,排除ABC项。故选D项。
小提示:
材料分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1949年9月21日召开的会议上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
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府成立了!
——摘编自《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时,人民政府面临着多种威胁政权的问题。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人民解
放军仍在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东北边境,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农村绝大
多數农民仍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城市中投机商人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为巩固新生政权,新中国必
须完秋葵做法大全
成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克服财政经济上的巨大困难,应对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安全危害。
——摘编自周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名称;说明材料二描述事件历史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巩固人民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3
答案:(1)会议名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历史意义:①革命意义: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微笑生活
民的历史。②社
会意义: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
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③世界意义: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④总结:开辟了中国历史发
展的新纪元。
(2)措施:土地改革:追剿国民党残余势力、剿匪、镇反:抗美援朝;稳定物价(米面之战、银元之战),统一财经。
解析:
(1)从材料一,毛泽东在1949年9月21日召开的会议上指出,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
起来了等信息可知,此次会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从材料二,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政府成立了!可知,此事件是新中国的成立其意义有:①革命意义: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
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②社会意义: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③世界意义: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④总结: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2)从材料,人民解放军仍在肃清士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东北边境美国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农村绝大多
数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城市中投机商人园积居奇,拒用人民币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
为巩固人民政权采取了以下措施: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抗美援朝;稳定物价(米面之战、银元之战),统
一财经。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银两是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秤量货币单位,起于汉代盛行于明清。银元俗称“大洋”、“洋钱”或“花边
钱”,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是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近代以来中国呈现货币种类繁多,发行机关多
元化,流通范围的区域化。1933年3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称“本部为准备废两,
先从上海实施。特规定上海市面通用银两与银本位币1元或旧有1元银币之合原定重量成色者,以规元7钱1
分5厘合银币1元为一定之换算率”,并自本3月10日起施行。中央造币厂开始铸造银币,正面为孙中山半身
像,背面为帆船图案,俗称“孙头”或“船洋”。3月8日,又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银本位币定名为
4
元,重量为26.6971克,成色为银88%,铜12%,即合纯银23.493448克。以中央造币厂为唯一的造币机构王羲之行楷书法字帖
,
其他各省的所有造币厂都必须废止。
——摘编自贺水金《论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废两改元”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南京国民政府“废两改元”。
答案:(1)背景:①币制繁多(或混乱)②发行机关多元化(或不统一)③流通范围的区域化④近代银本
位制的流行⑤1929年大危机的影响⑥民国时期白银通货不足⑦国民政府巩固统一的需要
(2)积极:①结束了货币混乱的局面②加强了中央集权③稳定了中国的金融秩序④有利经济的发展⑤为之
后的货币改革提供了借鉴局限:①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中国观察发现的名言
的货币秩序②加强了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③不能改
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解析:
(1)南京国民政府“废两改元”的背景,根据材料“银元……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是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
货币。近代以来中国呈现货币种类繁多,发行机关多元化,流通范围的区域化”可知近代银本位制的流行、币
制繁多、发行机关多元化、流行范围区域化;结合20世纪20、30年代的国内国际背景可知,此时国民政府受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白银外流,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巩固统一进行改革,故答案为①币制繁多(或混
乱)②发行机关多元化(或不统一)③流通范围的区域化④近代银本位制的流行⑤1929年大危机的影响⑥
民国时期白银通货不足⑦国民政府巩固统一的需要。
(2)根据材料“以中央造币厂为唯一的造币机构,其他各省的所有造币厂都必须废止”可知统一造币,结束了
货币混乱的局面。结合中国币制改革的内容可知,这么做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中国金融秩序,有利于经
济的发展,为之后货币改革提供了借鉴,但是这一做法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中国的货币秩序,没能改变中国的社
会性质;与此同时,政府控制货币的生产,加强了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故整合答案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评
价,积极:①结束了货币混乱的局面②加强了中央集权③稳定了中国的金融秩序④有利经济的发展⑤为之
后的货币改革提供了借鉴;局限:①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中国的货币秩序②加强了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③不能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5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0—199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的比例
——整理自余志森《美国多元文化研究》 材料二
材料二:据 1790 年美国第一次人口统计,当时来自欧洲的移民结构为:英格兰人占 60.14%,苏格兰人占
8.1%,爱尔兰人占 9.5%,德意志人占8橡皮泥作品图片
.6%,荷兰人占3.1%,法国人占2.3%,瑞典人占0.7%,西班牙人占
0.8%。1901—1920 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 85%,来自亚洲的和来自拉丁美洲的均占 4%。1961—
1970 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 33%,来自亚洲的占 13%,来自拉 丁美洲的占39%。1981—1990年,
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10%,来自亚洲的占38%,来自拉丁美洲的占47%。
——摘编自余志森《美国多元文化研究》材料三
材料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阿巴拉契亚山脉至密西西比河的广大地区急需开发。美国政府采取了鼓励自由
移民的政策,其中最有效的是1820年的《土地法令》,优惠的土地政策吸引了大批移民涌入和向西迁移。移
居美国的西北欧移民,许多人经历了欧洲的工业化。据记载,移民中多为 14—44 岁的青壮年,他们中的许多
人从事艰苦而低收入的工作,如采矿和修筑铁路等。1869年,美国铺设的第一条横贯东西的太平洋铁路,是由
3.8万名爱尔兰工人修筑东段,1万多名华工修筑西段。19 世纪中期到20 世纪初,大批外国移民涌入美国城市,
促进了城市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繁荣和发展。由于美国的移民来自广泛的区域,入境后在认同美利坚文化的
同时又保留了自己特有的民族特征和文化。
——摘编自刘燏《移民对近代美国发展的贡献》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美国人口与移民的变化情况。
6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移民在近代美国发展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答案:(1)情况:1960—199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的比例逐渐上升,70年代上升幅度较 大; 18世纪美
国人口基本由欧洲移民组成,其中绝大多数来自英国;20世纪初欧洲移民仍 占大多数;20 世纪 60 年代欧洲移
民比例下降,拉美移民增多;20 世纪 80 年代亚洲和拉美移民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欧洲移民。
(2)作用:促进了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推动了美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有利于文化交融与多元文化发
展。
解析:(1)情况:由材料一“1960—199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的比例”可知,1960—1990年美国总人口增
长中移民的比例逐渐上升,尤其是70年代上升幅度较大;由材料二“ 据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统计,当时来
自欧洲的移民结构为:英格兰人占60.14%,苏格兰人占8.1%,爱尔兰人占9.5%”得出,18世纪美国人口基本
由欧洲移民组成,其中绝大多数来自英国;由材料“1901—1920年,移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85%;1961—
1970年,移民人口中,来什么的负担
自欧洲的占33%,来自亚洲的占13%,来自拉丁美洲的占39%;1981—1990年,移
民人口中,来自欧洲的占10%,来自亚洲的占38%,来自拉丁美洲的占47%”得出,20世纪初欧洲移民仍占大
多数,20世纪60年代欧洲移民比例下降,拉美移民增多,20世纪80年代亚洲和拉美移民在数量上远远超过
了欧洲移民。
(2)作用:由材料“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阿巴拉契亚山脉至密西西比河的广大地区急需开发。美国政府采取
了鼓励自由移民的政策,其中最有效的是1820年的《土地法令》,优惠的土地政策吸引了大批移民涌入和向
西迁移。移居美国的西北欧移民,许多人经历了欧洲的工业化……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大批外国移民涌入
美国城市,促进了城市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繁荣和发展”得出,移民促进了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推动了美
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由材料“由于美国的移民来自广泛的区域,入境后在认同美利坚文化的同时又保留
了自己特有的民族特征和文化”得出,移民有利于文化交融与多元文化发展。
故答案为(1)情况:1960—1990年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的比例逐渐上升,70年代上升幅度较 大; 18世纪
美国人口基本由欧洲移民组成,其中绝大多数来自英国;20世纪初欧洲移民仍 占大多数;20 世纪 60 年代欧洲
移民比例下降,拉美移民增多;20 世纪 80 年代亚洲羊肉炖胡萝卜
和拉美移民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欧洲移民。
(2)作用:促进了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推动鲜肉包子馅的做法
了美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有利于文化交融与多元文化发
展。
【小提示】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美国移民及影响,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
7
力,难度较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