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周期现象

更新时间:2023-04-16 17:28:49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16日发(作者:普通水准测量)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周期)和光的组成(光
质)三个方面。
()光照强度
1。光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徒长或黄徐珊娜 化;抑制根系;
植物受光不良,花芽形成和发育不良;果实发育受阻,造成落花落果;
光照过强,发生光抑制(光破坏);日烧;
光强对蔬菜品质的双向调节作用:果菜类强光、叶菜类弱光;软化栽培嫌光。
2。光形态建成
由低能量光所调控的植株器官的形态变化称为光形态建成。
马铃薯植株在黑暗中抽出黄化的枝条(匍匐茎),但其每天只要在弱光下照射5
10 min,就足以使黄化现象消失,变为正常地上茎。
消除在无光下植物生长的异常现象,是一种低能反应,它与光合作用有本质区别.
3.需光度
植物对光强的需求,与植物的种类、品种、原产地的地理位置和长期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有
关。
原产于低纬度、多雨地区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对光的需求一般略低于高纬度植物。
原生在森林边缘和空旷山地的植物多为喜光植物.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需光度不同。
不同的生育时期需光度也不相同.
(1)根据蔬菜生长发育对光强的要求,可将蔬菜分为:
强光照蔬菜:饱和光强1500molm2s1左右,西瓜、甜瓜、番茄、辣椒、茄子
等。
中光照蔬菜:饱和光强8001200 molm2s-1,白菜类、根菜类、黄瓜等。
弱光照蔬菜:饱和光强600800 molm2s-1,绿叶菜类、葱蒜类等。
2)根据种子萌发对光的需求不同,将蔬菜种子分为:
需光种子:伞形花科、菊科
嫌光种子:百合科、茄果类、瓜类
中光种子:豆类
4.影响光照强度的因素
气候条件:如降雨、云雾等。
地理位置:纬度、海拔。
栽培条件:如栽植密度、行向、植株调整以及间作套种等,会影响田间群体的光强分
.
栽培设施:
(二)光质
1。太阳光谱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1503000nm其中400-700nm的可见光约占52%,红外线占43,
而紫外线只占5%。
光质随着地理位置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光质因天气及其它遮挡材料而变化。如散射光强度低,但红、黄光比例可达50%
,而直射光只有37%的红、黄光。

2。光质作用
光谱/nm 植物生理效应
1000 元旦节 植物吸收后转变为热能,促进干物质积累,但不参与光合作用.
1000720
对植物伸长起作用,700800nm辐射称为远红光,对光周期及种子形成
有重要作用,并控制开花及果实颜色。
720-610
被叶绿素强烈吸收,光合作用最强,一定条件下表现为强的光周期作用.
(红橙光)
610-510 (绿
叶绿素吸收不多,光合效率也较低。
)
510-400
叶绿素吸收最多,表现为强的光合作用与成形作用.
(蓝紫光)
400-320 起成形和着色作用。
320 对大多数植物有害,可能导致植物气孔关闭,影响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叶片吸收的光以可见光为主,即同化太阳光谱380710 nm区间的能量。
太阳光中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是红光,作用也最大,黄光次之,蓝紫光的同化作用效
率仅为红光的14%
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红光能加速长日植物和延迟短日植物发育,蓝紫光能加电饭锅蛋糕 速短
日植物和延迟长日植物发育。番茄苗期照射红光、蓝光有利于培育壮苗,提高抗冷
性;用白光和黄光培育的甜椒幼苗素质较高.
影响产品的品质:红光有利于花青苷形成,元宵节的对联 紫外线有利于Vc形成。
光形态建成:球茎甘蓝膨大的球茎,在蓝光下易形成,而在绿光下则不易形成。
(三)光周期
1。光周期与光周期现象
光周期:即光期与暗期长短的周期性变化.是指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的理论日照时
数,而不是实际有无直射光的时数。
光周期现象:植物对日照长度发生反应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在各种气象因子
中,光周期变化是季节变化的可靠信号。
临界日长
长光照植物在短光照环境下,或短光照植物在长光照环境下,都不会开花或延迟开花.
这个短到足以引起短光照植物花原基发生的日照长度,叫做临界日长"临界光周期".
2。根据对光周期的要求,将蔬菜分为:
长日照植物:长日促进开花,十字花科、伞形科、菠菜、莴苣、葱蒜类等;
短日照植物:短日促进开花,豇豆、茼蒿、扁豆、刀豆、苋菜、蕹菜等;
中日性植物:对日长反应不敏感,黄瓜、菜豆、茄果类等;
限光性植物:一定日照长度范围,过长过短均不宜。野生菜豆12-16h
长日照植物与短日照植物的临界日长,可以互相交叉。
长日照植物在短光照环境下猜猜他是谁300字优秀作文 ,或短日照七夕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植物在长光照环境下,都不会开花或延迟开花.
短日照植物,并不要求较短的光照而是要求较长的黑暗,黑暗期的长短,对短日照植物发
育的影响更为重要。
长日照植物,光照是重要的,黑暗是不重要的,甚至是不必要的。

3。外界条件对光周期的影响
温度:如果日照时数相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可以促进花芽分化及开花.如白
菜、萝卜、菠菜、芹菜等,温度过高、过低,即使在长光照条件下,也不会开花,或者开花
期大为延迟.温度不仅影响光周期通过的早晚,而且可以改变植物对日照的要求。
光强:弱光即可引发光周期效应,但不及强光效应大。
光质:不同光质的光周期效应有很大差别。红黄光效应显著,蓝光次之,绿光几乎无效
.光周期作用光谱与叶绿素吸收光谱不同。
植株年龄:植株生理年龄越大,对光周期的反应越敏感。发芽种子,不会对光周期起反
,而是必须要生长到一定的大
4。光周期的作用与利用
1)作用
光周期影响植物在一年内的特定时期开花;
光周期影响植物的休眠、落叶;
光周期影响鳞茎、块茎、球茎等地下贮藏器官的形成。
2)利用
光周期的反应特性与引种育种
极少数植物必须在严格临界日长条件才能开花,称为质的光周期反应
多数蔬菜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不是特别严格。如白菜、芥菜等在长日照下可元宵节是几号 以很快
地开花,而在短光照下(8~10h/d)也可以开花,但开花时间延迟,这种现象可称为
的光周期反应".
正是利用了这种量的反应特性,差不多所有蔬菜种类,都有对光周期要求严格及不严格的品
种,可以选育成早、中、晚熟品种。
异地引种也必须考虑光周期反应特性
光周期诱导:植物只要得到足够天数的适宜光周期后,即使以后处在不适宜的光周期
条件下仍可开花的现象。
光周期效应,主要是诱导花芽的分化,即诱导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
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是叶片,而不是生长点。
四)设施光照条件及其调节
1。设施光照特点
光照强度:设施内光强均比自然光要弱。
光照时数:设施内光照时数,是指受直射光时间的长短,因设施类型而异.
光质:设施内光质与自然光不同星期五日记 ,主要与透明覆盖材料的性质有关.紫外线短波辐射
强度低,红外线长波辐射强。
光分布:露地栽培作物在自然光下光分布是均匀的,园艺设施内则不然。
2。设施中影响光强的因素
设施类型、结构及方位
采光面大小及角度
太阳高度角:
覆盖材料:吸收率+反射率+透射率=1,透射率达到7590%。
灰尘、水滴对红外线有强烈的吸收能力0.11.0cm的水滴大约可吸收红外线50
的能量)
3.设施中光照的调节
1)遮光
初夏中午光照过强时,遮光降温;

避光软化栽培
2)增光补光
增加透明覆盖物的透光率:无滴消雾膜,勤清洗;
合理调节设施方位和屋面角;
尽量减少建材遮光;
作物畦垄方向和密度合理;
合理植株调整;
利用反射光 后墙涂白;用反射镜、铝箔等;
生物效应灯



本文发布于:2023-04-16 17:28: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30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rtpa
下一篇:细胞学检查
标签:光周期现象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