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验

更新时间:2023-04-16 15:18:09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16日发(作者:秦汉建筑)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一般步骤

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为了使

他们能直观地掌握数学规律,我们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实验实验中创设

与教学有关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探索、实验,在动手动脑等实际操作中,通

过观察和实验来理解数学观念,掌握数学方法。

樊城区太平店镇一中徐飞

数学实验教学是近几年才被明确提出和广泛推广应用的重要教学方法。

数学实验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

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数学

实验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性学习习惯;数

学实验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

小学数学操作实验教学的适用范围很广。如:低年级段的10以内数

的认识及加减法、作文我的中国梦 11—20以内数的认识及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00以内

数的认识及加减法、乘除法的认识和表内乘法及相应除法、万以内数的认

识及加减法、两三位数乘一作家江南 位数和除以一位数,以及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等

都可以运用该学具进行操作实验,进行自我探究学习。在简单几何形体和

概率统计初步教学方面,也基本上都能用上学具操作,进行探究实验学习。

在教学中若再结合运用上学生身边的一些实物操作,可使小学数学低年级

(1—3年级管道的清洗 )段的85﹪以上的课能进行操作实验教学。高年级段,在认

识概念,推导验证公式、法则、定律,分析应公共营养 用题数量关系,以及分数意

义、性质、分数四则计算、简单几何形体教学等方面都可以进行操作实验

教学。因此在高年级段也可有60﹪以上的课能够进行去湿健脾汤 操作实验教学。

小学数学操作实验教学的一般步骤

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为了使

他们能直观地掌握数学规律,我们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实验实验中创设

与教学有关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探索、实验,在动手动脑等实际操作中,通

过观察和实验来理解数学观念,掌握数学方法。

开展小学数学操作实验教学一般分为: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探究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方法作出操作实验准备——动手操作实验感知发现知识规

律——教师引导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结论——巩固练习应用拓展五个基本环

节。

1、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探究问题

教师通过用多媒体、讲故事或复习旧知识等形式引入学生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为学生创设出一个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形成问羊后腿肉怎么做好吃 题意

识,提出一个(或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产生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激情

愿望。

2、寻找解决问题方法作出操作实验准备

引出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后,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

法,并作出初步的猜想、判断。然后再引导学生用学具操作来实验、验证

自己的猜想判断。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演示或实物动作表演讲

解等方法,引导学生把要解决问题中的实际物体先想象为照片,然后再引

导学生把照片转化为方格;即让学生通过思维想象把问题中的实际物体用

方格卡片代替表达出来。在用方格卡片代替实物时,对不同实物的方格卡

片,可用贴图片或写名称的方法区分开来,不同数量实物用不同数量方格

卡片表示,然后就可以用这些方格卡片代替实际物体来思考分析,为操作

实验自己的猜想判断作好准备。

这一过程既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为操作实验作思想认识准备

和学具操作准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充分地认识感

受到,学具方格能代替这一具体实物进行操作实验。能设法让学生把方格

学具想象成实际物体,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进行模拟操作试验。

3、动手操作实验感知发现知识规律

学生把问题中的实际物体用方格卡片表示出来后,就可以根据要解决

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手模拟操作实验。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中,手脑

并用,产生实践经验,发现知识规律,得出初步的概念理解和规律猜想;

学生再通过进一步的操作验证,就可以形成正确结论,从而达到自主探究

学习的目的。

由此可见,这一过程是操作实验教学的核心,是整堂课的重点。在这

一操作实验过程中,教师决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过多引导,要让学生充分

地思考和反复地实验。从而获得感性书法比赛作品 ——理性认识,形成初步的知识结论。

4、教师引导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结论

在学生通禅意智慧 过自主操作实验后,教师可提问着学生用教具或多媒体,把

学生的操作实验过程再快速连贯的重演一遍,让学生加深认识理解,进一

步认实习总结模板 识发现规律,形成确信的知识结论。

这一过程具有三个功能:一是对学生的新知识认识形成过程作回顾总

结,使学生加深认识理解;二是对学生的操作研究:好的起强化鼓励作用,

差的起指导启迪作用;三是让学生对自己的探索研究过程和结论找到评价

标准,对自己的研究水平做出评价。

5、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为了使

他们能直观地掌握数学规律,我们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实验实验中创设

与教学评定意见 有关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探索、实验,在动手动脑等实际操作中,通

过观察和实验来理解数学观念,掌握数学方法。

通过上面的操作实验学习,学生已形成初步知识结论。教师可让学生

用操作研究学到的知识规律解答课本习题或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

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新知识的认识理解情况,采用具体操作、

思维想象操作或运用得到的规律直接用操作表达式的方法进行计算、表达。

教师可根据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和方法建议。对学生的

习题作订正或评价;对学生的作业量和方法选择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作不同

要求。

以上小学数学操作实验教学的五个课堂教学基本步骤,是研究性学习

一般所需要的方法步骤,但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模式。操作实验教学的方法

步骤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灵活掌握运用。只要能在教

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学习积极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使教

学达到了最佳效果,方法、步骤是可以改变的。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并能在实践中运用知识。

引入实验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小学生乐意去学数学,

更能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所在。在数

学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活动,强化动手操作,。通过多种能力培养,把学生

造就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强能力人才;加强各种素质训练,使学生成为21

世纪高素质人才。


本文发布于:2023-04-16 15:18: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29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车辆管理办法
下一篇:emc培训
标签:数学实验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