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借鉴式写作10,适合六、七年级)
学习目标
1.能恰当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
2.培养自己的修改文章的能力。
一、实例导向
(一)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从清凉山上望下去,见有不少的人顺
着山下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我们《解放日报》的,早得了消息,见博
古、定一相约下山,便也纷纷跟了下来,加入向东的人群,一同走向飞机场。
……
一辆延安人都熟悉的带篷子的中型汽车正转过山嘴,朝飞机场驰来。立刻,
人群像平静的水面上卷过一阵风,成一个整体地朝前涌去。汽车停住,车门打开,
机场上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毛主席走下车来。和平日不同,新的布制服,
头戴深灰色的盔式帽,整个装束像出门做客一样,引起人们一种离别的依恋之情。
在延安人的记忆里,主席永远穿着干净的旧灰布制服,布鞋,戴着灰布八角
帽。他的魁梧的身形,温和的脸,明净的额,慈祥的目光,热情而有力的声音,
时时出现在会场上,课堂上,杨家岭山下的大道边。主席生活在群众中间,生活
在们中间。主席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人们都是熟悉的,理解的。人们怀
着无限信任和爱戴团聚在他周围,一步不能离开,也一步不曾离开。如今,主席
穿上做客的衣服,要离我们远去了!
一霎时,人们心里像海上波涛般起伏汹涌,千百双眼睛热切地投向主席身边。
主席在汽车边站定,慈祥地望着全体送行的人,目光经过每一个人的脸,好像所
有在场的人他都看到了。他脸上露出一种亲切的微笑,向人们点点头。
站在前面的中央负责们迎上前去。主席伸出他那宽大的手掌,和大家一
一握手道别。主席的脸色是严肃的,从容的,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的关切和鼓舞之
情。然后望着所有送行的人,举起右手,用力一挥,便朝停在前面的飞机一直走
去。
机场上人群静静地立着,千百双眼睛跟随着主席高大的身形移动,望着主席
一步一步走近飞机,一步一步踏上飞机的梯子。主席走到飞机舱口,停住,回过
身来,又向着送行的人群,人们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飞机涌去。主席摘下
帽子,注视着送行的人群,像是安慰,又像是鼓励。人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
心情,只是拼命地挥手。
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一
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
便停在空中,一动不动了。主席的这个动作给全体在场的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
这像是表明了一种思索的过程,作出了断然的决定。主席完全明白当时人们的心
情,而用自己的动作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这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性的动作,概括
了历史转折时期领袖、、战友和广大革命群众之间的无间的亲密,他们的无
比的决心和无上的英勇。
请感谢我们的摄影师吧,他为人们留下了这刹那间的永久的形象,这无比鲜
明的历史的纪录。正是这挥手之间表明了一种深刻的历史过程,表现了主席的伟
大性格。愿所有的人从这张照片上能够理解和体会,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们
的国家处在十字路口,处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定胜败的斗争的严重时刻,我
们的党和毛主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飞机的发动机响了,螺旋桨转动起来。随着这声音,人们的心猛烈地跳动起
来,眼睛一刻也不离开这架就要起飞的飞机,任凭螺旋桨卷起的盖地的尘砂遮住
了眼睛。这架飞机该有多大的重量啊!它载着解放区人民的心,载着全中国人民
的希望,载着我们国家的命运!
主席的面容出现在飞机窗口,人们又一次涌上去,拼命地挥手。主席把手放在机窗的玻璃上,手指无声地弯动。直到飞机转了弯,奔上跑道,升到空中,在
头顶上盘旋,向南飞去,人们还是仰着头,目光越过宝塔山上的塔顶,望着南方
的天空,久久地不肯离去。
……
(方纪《挥手之间》)
(二)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
好孩子,死得真可惜!”“有志不在年高。”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
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小英雄雨来》)
(三)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砸下。
13日22点十二分,当人们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
的人都震撼了。“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的
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的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
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的说。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
忘!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扑到我们身上。”获救得同学这样回忆。
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
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在同学们眼里,
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
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
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四)草地的气候就是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突然一不是冤家也碰头 阵冷风吹来,
浓云像从地平线上冒出来的,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就有一场暴雨,夹杂
着栗子般大的冰雹,不分点地倾泻下来。
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来,四下里望了望,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
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
光滑地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看不清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有几粒冰雹洒
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项目管理策划书 色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他苦恼地叹了口气。因为
小腿的伤口发炎,他掉队了。两天来,他日夜赶路,原想在今天赶上大队的,却
又碰上了这倒霉的暴雨,耽误半个晚上。
(王愿坚《七根火柴》)
(五)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
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
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
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
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
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
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老舍《草原》)
二、方法指导
(一)正面描写
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
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
行和技能。文段(一)中的动作描写既反映了毛泽东在关键时刻以民族利益为
重,不顾个人安危、对前途充满坚定信念的崇高精神品质,也反映了延安人民群
众对主席做出顾全大局壮举的拥戴、对他个人安危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主席一行所
寄予的厚望。这千种感受、万种心情就是在这不学生会退会申请书 言不语的动作间得到了淋漓尽致
的表现。
温馨提示
运用正面描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外貌描写切忌公式化、脸谱化,要根据人物的具体特点来写。
2.心理活动描写要努力写出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3.动作描写要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
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所谓典型性,则指的
是作者要写出女写真 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4.语言描写不能简单地照搬生活中人物的语言,而要将生活中的人物语言
进行提炼和典型化。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与主题无关的话语不要写。
实战演练1
请采用正面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家人在一起的一个幸福时刻。
(二)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作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
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又叫间个人简历表电子版 接描写,还叫
衬托法。衬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以人衬人,如文段(二)中画曲线的语句写村
里人误以为雨来被鬼子打死了,人们对他议论和评价。这从侧面描写讴歌了小英
雄雨来英勇对敌斗争的高贵品质。文段(三)中画曲线的语句侧面描写使故事变
得真实可信,更有力的衬托了谭老师舍己救学生的高贵品质。二是以物衬人,文
段(四)中的环境描写侧面表现了红军过草地的艰难,表现了无名战士珍藏“七
根火柴”的艰难,展示无名战士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揭示了“七根火柴”
的意义——使长征队伍有了战胜风雨寒冷的火种。三是以物衬物,文段(五)前
半是正面描写,后半是侧面描写。作者一开始就直接抒发初次见到草原时激动的
情怀和满心的愉快,写出了草原的美丽可爱。到了后来,不仅仅是作者被草原陶
醉了,“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
限乐趣。”
温馨提示
运用侧面描写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侧面描写的引入部分必须自然。二是应抓住事件主体叙述清楚,不宜像
正面描写那样详尽。三是侧面描写不是孤立的,它必须与正面描写相配合。
实战演练2
请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展开下列语境。
夏日的某一天,烈日当空,天气炎热,整个世界都被包裹在热浪中。
第一篇:片段写作
(总第2课时)
一、训练内容:侧面描写
二、训练目标:通过训练,学生能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掌握侧面描写的基本方
法,学习合理运用侧面描写。
三、训练重点:培养侧面描写的基本能力。
四、训练时数:2
课前准备:打印教案、制作幻灯片。
导写过程:
一、赏析导入:
古人很善于侧面写人物的美,但很少直接写其美,例如:《陌上桑》中描写
采桑女罗敷美貌到极点:“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诗中运用了别开生面的烘托手法,通过旁观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举止来表现罗
敷的美:过路人看到她,不由自主地放下担子捋着胡须注目而视;青年人看到她,
脱下帽子戴上帩头,想引起她的注意;耕地的人忘记了身边的犁,锄地的人也忘
记了手中的锄……。各种人都因罗敷而神魂颠倒,你想罗敷有多美!这里不直接
写罗敷美的形象,而从侧面去写美的效果,引导读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去“再创造”
一个罗敷。如果正面刻画,就不够含蓄,不能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余地。真可谓
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收到了正面描写达不到的艺术效果。)
揭示训练内容,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所举实例供教者参考与选用):
1、什么是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
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简言之,侧面描
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对象周围效果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
又叫间接描写,还叫衬托法。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
如: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
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
青得逼你的眼。(“绿”“青”是春雨的滋润、春雨的洗涤。)
侧面描写曲折含蓄,能唤起读者的想象,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达到以
此显彼的效果。大白菜栽培技术 有时能使人物、主题更加形象和深刻,从而使文章具有一种耐人
寻味的效果。
2、常用的侧面描写方法:
①.以人衬人。意即写此人是为衬彼人。
如《母亲的回忆》在写母亲勤劳的美德时,重点叙述的是“我”小时侯在
母亲的影响下能自觉地给母亲和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儿:“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
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
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
了。”(显然,母亲的勤劳影响了“我”,而使“我”渐渐养成了勤劳的习惯,写
“我”并不是侧重点,侧重点是表现母亲的勤劳,这是以写“我”而达到间接写
母亲目的的一种侧面描写方式,换句话说,写“我”的行为恰恰是为了衬托母亲
勤劳的品质。)
②.以物衬人。要写人,先避开不写,而写有关的景或物。
如《在烈日和暴雨下》“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
处流,成了……一个水世界。……祥子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
步。他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这里重点写暴雨之“暴”,侧面表现祥子
在暴雨中拉车如同“挣命”的情
③.以物衬物。如《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云叠
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最后一句是侧面描写,渲染出了山
峰之高,江面之狭。)
3、侧面描写的性质分类:
①、【正衬】: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类似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烘云托月
月更明,也叫做“水涨船高”。在平时的作文中,我们都在无意地运用侧面描写,
如写风,常常通过写树的情态变化来表现风的特征;写月,往往以描写水光荡漾
的生动景象来反映月色的皎洁;表欢乐喜悦的思想感情用美好的、充满绚丽色彩
的景物来衬托;表现悲哀忧愁的思想感情用萧杀凄迷的景物来衬托(注:后两者
可反用)等。
②、【反衬】:即从反面衬托,就是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异或相反的事物
来作陪衬,譬如以丑衬美美更美,精美文章 也叫做“水落石出”。
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蝉噪”写林静,以“鸟鸣”写山幽,
以动写静,以动显静,化运为静,越发描绘出山林的幽静。)
小结:清人毛宗岗在评《三国志演义》中"群英会蒋干中计"这回时写道:“文
有正衬,有反衬。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为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
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譬如写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
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财务职责 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士形之,而觉其更勇。”
三、听描述写话:训练过程:
①(由教师口头讲述一些具体的画面内容)提出描写要求和确定侧面描写对
象。
1、描写要求:表现山区孩子们求学的艰难,学习条件的艰苦。描写对象:课桌,
课椅,外貌,山区环境等侧面。
2、描写要求:表现非洲小男孩的贫穷和瘦中国经典童话故事 弱。描写对象:一只凄凉的秃鹰,
周围的环境。
3、描写要求:表现人力车夫劳作的艰辛和和内心的酸楚。描写对象:外面的
大雨和车上的肥胖乘客。
4、描写要求:表现老奶奶谋生的困苦和不幸遭遇。描写对象:粗暴执法的城
管队员。
②学生写作。方法:每组完成对应的一幅画面,字数200左右。
③推荐交流。方法:每组推选一名写得最好的到台前朗读;其他同学听后畅
所欲言:主要用侧面描写的方法。
四、口头练习(所举实例供教者参考与选用):
找出下面各段中的侧面描写,说说其表达效果。
1、《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
飞来飞去。(前两句写花多、花色、花味。最后一句是侧面描写,蜂之所以闹,
蝶之所以舞,不言而喻是艳丽的花吸引了它们。)
2、《小英雄雨来》: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真可惜!”“有志不在年高。”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
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这些话写村里人误以为雨
来被鬼子打死了,人们对他议论和评价。这侧面描写讴歌了小英雄雨来英勇对敌
斗争的高贵品质。)
3、魔术使人眼花缭乱,“双枪刺咽喉”则令人胆颤心惊。你看,两位少年阔
步上场,向观众行了个礼,然后同时抓起一杆两头带枪尖的铁枪,将枪尖分别对
准自己的咽喉,一起用力顶,枪杆成了弧形,一秒、两秒……场内静极了,仿佛
连空气都凝滞了。“孩子,别玩命!快放下!”一位老奶奶带着哭腔喊道。两位少
年并不在乎,我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忽然,俩人同时“嗨”了一声,枪杆竟
然被折成了“U”字形。人们都惊呆了,过了好一会儿,人们才醒悟过来,顿时,
掌声、叫好声一齐响起来……(渲染出惊险的气氛。)
4、《口技》: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
千百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于是宾客无不变色
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他们的所有行为仿佛置身火场,从侧
面很好的衬托出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5、《在烈日和暴雨下》: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
土飞起老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
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透不过气来。
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
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街上非常寂静,只有铜铁铺发出使
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叮叮当当。(烘托和渲染文中特定人物生活的艰难和内心的
痛苦。)
五、课堂小结
“花红虽好,需得绿叶扶持”,这可以看着是对侧面描写(衬托)的生动解
释。至于何时采用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这应根据主题思想的需要、情节发展的
具体情况来考虑。因此,写作中最重要的是灵活。如果能正面描写则正面描写,
如不能则像清代刘熙载所指出的那样:“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
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通过侧面描写来达到表达效果。
总之,侧面描写丰富了描写的手段,并且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增添
了语言的魅力,真正突现了中国诗文“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我们在作文时
应有意识的加强训练,以达到娴熟驾驭的程度。
六、实践操练:
从下面提供的题目中,选一个你认为最能写得好的题目,写一个片断。
要求:①、使用多种描写手法(行动、语言、心理等描写)。
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③、不少于300字。
④抄写好后,在文中用红笔划出侧面描写的文字。
1、考试过后2、篮球比赛
3、公园一角4、语文课上
本文发布于:2023-04-16 05:10: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26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