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生平

更新时间:2023-04-15 18:57:05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15日发(作者:乡音苑)

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简介

【诗人简介】

屈原(感悟人生图片大全 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

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

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

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

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

创的新时代。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

政外交大事。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他提倡“美

政我的梦想是 ”,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

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

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

确定屈原为当年纪怎么安慰病人 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

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

响。

【诗作风格】

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

《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况且造句 》,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

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离骚》

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

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

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

国祀神乐曲,经屈原自然灾难 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

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

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

格。

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屈原

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

政治最为深刻。

屈原作品的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这与长江流域的民风和黄河流域的民风

不同有关。当时,北方早已进入宗法社会,而楚地尚有氏族社会的遗风,民性强

悍,思想活泼,不为礼法所拘。所以,抒写男女情思、志士爱国是如此直切,而使

用的材料,又是如此丰富,什么都可以奔入笔底。写人神之恋,写狂怪之士,写远

古历史传说,写与天神鬼怪游观,一切神都具有民间普通的人性,神也不过是超出

常人的人而已。它们使作品显得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这样的作品,表

现了与北方文学不同的特色。从体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

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发展为长篇巨制。《离骚》一篇就有2400多字。在

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

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在语言形式

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

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

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

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便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楚辞”的

不断传习、发展,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新兴的五、七言鲁智深绰号 诗都和楚骚有关。汉代的

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汉以后“绍骚”之作,历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

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这是屈原文学的直接发展。此

外,以屈原生平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等,绘画

艺术中如屈原像、《九歌图》、《天问图》等,也难以数计。所以鲁迅称屈原作品

“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诗

经》)以上”(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著名诗人郭沫若曾为其编剧《雷电颂》,

以纪念其事迹。

作品特点

战国时代,楚国之风俗迷信鬼神,宗教性的祭祀和祈祷在民间流行。屈原处于

巫现甚盛的楚国,丰富的神话传说与原始的泛神论给他文学创作以充分地滋养,他

在巫现甚盛的时代氛围中,展开自己的诗歌创作,《九歌》就是在这种时代氛围中

所写的伟大光辉的诗篇。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风调激楚,是屈原楚辞风格。屈原由于受霄

小的排挤陷害,使曾经对他十分信任并依靠他变法图强的楚怀王,对他产生怀疑以

至疏远放逐;楚襄王当政后,更为昏庸,朝政日益腐败,楚国面临亡国的危机,而

对屈原这样的爱国志士迫害有加。诗人正直的性格,高洁的人格,爱国的行动,反

倒都成了罪过。他将自己满腔愤激的情绪,发而为诗,形成了激楚的情调。这种激

楚的情调,在《九章》中表现得十分强烈。

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

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

养。这种“香草莽蛇 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

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如《哀郢》开头写道:“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意。民离散而相失兮,

方仲春而东迁。”诗人对国破家亡之痛,民离失散之苦,表现出十分愤汽的情绪。

出他独有的奇崛愤激、凄凉幽冷的诗歌。在许多诗中,他对当时社会不重视贤才、

自己怀才不遇表示了极大的愤汽,如《浩歌》: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

主。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爱士的平原君不复存在,有才之士又有谁

重视和爱护呢?诗人在电脑怎么打字 愤激又流露出凄凉幽怨的情调。屈原楚辞虽然情调激楚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然

由于胸襟的博大,感情的深沉,因此意趣幽深,读来毫无浮泛或轻躁之感。这种幽

深的意趣,深含在他写的各类诗中。且不说《离骚》表达的那种深厚的爱国热情以

及诗人对国家民族的涓涓之诚,深深的扣动着读者的心弦,就是《天问》那种以问

句构成的形式奇特的诗歌,在反问中包含着相当深刻的思想,充分表现出他的渊博

和睿智。使诗意趣丰富,神理超拔,给读者以美的启示。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

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

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

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求求你给点力dj 国诗歌史上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

赋的形成。

【作品】

屈原是中华首个诗人,从屈原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

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

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

《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

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

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

手笔。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

《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18:57: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21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吸氧四防
标签:屈原的生平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