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
爱之情。
3.学用书中的描写方法,选择喜欢的一种松树写出它姿态的“奇特”,用上比喻、联
想等写作手法,让描写更生动。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2.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想象,用各种方式激起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幼儿园朗诵 思
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黄山奇松的奇特、景色的优美,增强韩吉林 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的。
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黄山奇松的奇特,并借助多媒体帮助学
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教师的牵引指导、学生的反复朗读和交流,把握课文的.内容,完成
教学任务。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用心读书,抓重点词语感悟体会内容,学会在书中进行批注。
教学过程:
一、由名句引出黄山。
1.观看视频,领略黄山的奇丽风光。
2.视频中美丽的黄山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引出课题并质疑,板书课题。
二、感受黄山松的奇特。
(一)学习课文一、三自然段,领悟黄山松的奇特。
1.指名读一、三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黄山松奇特的句子,交流板书:潇洒挺秀
板书:千姿百态。
2.欣赏千姿百态的黄山松。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二)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领悟三大名松的“奇”。
1.玉屏楼仔细欣赏奇松。
2.出示学习要求:
轻声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这三大奇松有什么特点?“奇”在哪里?用横线划出相关语句。
(2)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又是哪个呢?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你从中感受到
了什么?把感受标注在书中。
3.交流汇报
(1)感受迎客松的不屈不挠、生机勃勃和热情好客。
(2)感受陪客松的高大挺秀。
(3)感受送客松的姿态独特
4.集体朗读第二自然段。
三、仿写练习。
学用书中的描写方法,选择喜欢的一种松树写出它姿态的“奇特”,用上比喻、联想等
写作手法,让描写更生动。
板书设计:
潇洒挺秀
迎客松热情好客总比喻
黄山奇松陪客松高大挺秀分联想
送客松姿态独特
千姿百态
2、《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领会课文内容,感觉黄山松的奇美,培育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江河山的
挚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感受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吸引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黄山奇松》。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明白了黄
山被誉为,它以“4绝”闻名于世,哪“4绝”?人们对谁最情有独钟?
2、今天,我们就去黄山走一走,看一看,感觉一下黄山奇松的独特新颖。
二、精读课文
1、到黄山观奇松,最好的欣赏点在哪呢?你怎么知道明白玉屏楼是最佳优秀欣赏点?
指读第二节第一句。(课件:玉屏楼)能读的再肯定称赞一点吗?
2、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快速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说。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下面请同学们再好好地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离别划出描写迎客松、陪客松、
送客松的句子。
4、划好了吗?谁愿意来读一读。请3位同学离别读一读。
学习迎客松
(1)出示:迎客松这棵迎客松是什么样子的情况样的?指名说。
师补充:这棵迎客松挺立于玉屏楼的东侧,文殊洞之上,破石而出,已经有8百岁了。
树高10米左面和右面。书干中部伸出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
(2)投影出示句子,指导出主意朗读:
看着这棵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的迎客松,读了描写迎客松的这几句话,老师信任大家一
定有什么话要说吧!或有什么疑问和问题要问吧?
(5)学生提问。重点领会“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
山的象征了。”
①坚强的生命力指导出主意读有关句子。
②好客、热情。完成填空,指导出主意朗读。
知道明白为什么称它为迎客松吗?读句子,完成填空。(课件:填空)
这句把什么比做什么?起立,让我们来做做这棵迎客松,能用你自己的身姿体现出来吗?
看到5湖4海的游客到来,迎客松你会说哪些喜欢词?
这句话实际上就写出迎客松的独特新颖所在。(板书宇宙中的黑洞 :好彩色线条 客的主人)你第一次东征 能读出迎客松的
这种热情吗?(指名读)
师: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各种方面和角度,形态各异。但是人们只要一提
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会想起——迎客松。实际上这句话还明了地告诉我们,迎客松不光
代表着黄山奇松,它还象征着整个黄山。
投影出示: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________,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________。
同学们,现在这句话领会了吗?能读好吗?(指名读,注意“乃至”后适度加重语气。)
(5)有诗赞到。出示诗。师读,生齐读。
你们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迎客松?师小结:迎客松不但是黄山奇松的代表,是黄山的象
征,更是国之瑰宝,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了。
朗读指导出主意:大家试着再读一读。(权利读、齐读)
7、欣赏完迎客松,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陪客松和送客松。请同学们权利读描写这两大奇
松的句子。感觉一下它们的独特新颖。
8、交流。
(1)出示陪客松或送客松图片,猜猜这是什么样子的情况松?你根据什么来判定?再
读课文,准备一下,将原因说的更充足一点。尽量地用书上的语言。(板书:绿色的巨人、
自然盆景)
(2)交流:相机领会“绿色的巨人、自然盆景”等词语。
小结:这就是陪客松、送客松的独特新颖所在。
(3)完成填空:因为(),所以人们称这棵松为“陪客松”。
因为(),所以人们称这棵松为“陪客松”。
朗读指导出主意:能经过你自己的朗读体现出来吗?指名读。
小结:对照板书:
黄山奇松之所以那么有名,是因为它的独特新颖,3大名松名字是由于它们的形状而的
名,是人们赋予它的。
(机动)3、观看图片、升化情感。
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3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各
种方面和角度的奇松,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出示课件,欣赏。)
2、看了这些图片此时你想说什么?(板书:千姿百态各种方面和角度)
3、这段话主要讲了黄山上有许多许多千姿百态各种方面和角度的奇松,文里面的省略
号有什么作用?还会有些什么样子的松树呢?
如果你就是一棵黄山松,你会是什么样子的情况样子的呢?好,我数到3,请大家都来
做一棵松树,好吗?1、2、3注意,这时你是一棵松树!风停了,一棵棵松树静静地站着,
想一想,给自己起个名字好吗?我挑有特色的松树先说。完成想象说话。
(4)、课外拓展。课件出示:4绝
黄山不但是松的海洋,还是石之海,云之海,泉之海,花之海,同学们课前已经能够权
利组组合成型学习小组,搜索搜集了不少黄山的资料,下面就请各小组派代表为大家作补充
说明介绍解释。
(学生代表说明介绍解释,图片配文字说明)
5、总结
同学的说明介绍解释,使我们对黄山有了更多的知道明白。黄山无石不奇,无松不奇,
在云雾中,石的形态,树的身影,婀娜多姿,若隐若现,再配上丁冬的泉水,姹紫的杜鹃花,
真可谓是世间仙境,令人心驰向往。大自然的这般鬼斧神工,怎能不让我们喜欢之极、发出
赞叹呢!明代闻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5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大家想不想亲自到黄山去走一走,看一看啊!同学们回去可以把这漂亮
独特新颖的黄山风光说明介绍解释给你自己的父母,说不定他们一动心,暑假就带你们去看
奇松,观云海,赏怪石,泡温泉呢!
3、《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领会课文内容,感觉黄山松的奇美,培育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江河山的
挚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感受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吸引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黄山奇松》。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明白了黄
山被誉为,它以4绝闻名于世,哪4绝?人们对谁最情有独钟?
2、今天,我们就去黄山走一走,看一看,感觉一下黄山奇松的独特新颖。
二、精读课文
1、到黄山观奇松,最好的欣赏点在哪呢?你怎么知道明白玉屏楼是最佳优秀欣赏点?
指读第二节第一句。(课件:玉屏楼)能读的再肯定称赞一点吗?
2、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快速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说。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下面请同学们再好好地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离别划出描写迎客松、陪客松、
送客松的句子。
4、划好了吗?谁愿意来读一读。请3位同学离别读一读。
学习迎客松
(1)出示:迎客松这棵迎客松是什么样子的情况样的?指名说。
师补充:这棵迎客松挺立于玉屏楼的'东侧,文殊洞之上,破石而出,已经有8百岁了。
树高10米左面和右面。书干中部伸出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
(2)投影出示句子,指导出主意朗读:
看着这棵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的迎客松,读了描写迎客松的这几句话,老师信任大家一
定有什么话要说吧!或有什么疑问和问题要问吧?
(5)学生提问。重点领会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
的象征了。
①坚强的生命力指导出主意读有关句子。
②好客、热情。完成填空,指导出主意朗读。
知道明白为什么称它为迎客松吗?读句子,完成填空。(课件:填空)
这句把什么比做什么?起立,让我们来做做这棵迎客松,能用你自己的身姿体现出来吗?
看到5湖4海的游客到来,迎客松你会说哪些喜欢词?
这句话实际上就写出迎客松的独特新颖所在。(板书:好客的主人)你能读出迎客松的
这种热情吗?(指名读)
师: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各种方面和角度,形态各异。但是人们只要一提
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会想起迎客松。实际上这句话还明了地告诉我们,迎客松不光代表着
黄山奇松,它还象征着整个黄山。
投影出示: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________,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________。
同学们,现在这句话领会了吗?能读好吗?(指名读,注意乃至后适度加重语气。)
(5)有诗赞到。出示诗。师读,生齐读。
你们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迎客松?师小结:迎客松不但是黄山奇松的代表,是黄山的象
征,更是国之瑰宝,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了。
朗读指导出主意:大家试着再读一读。(权利读、齐读)
7、欣赏完迎客松,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陪客松和送客松。请同学们权利读描写这两大奇
松的句子。感觉一下它们的独特新颖。
8、交流。
(1)出示陪客松或送客松图片,猜猜这是什么样子的情况松?你根据什么来判定?再
读课文,准备一下,将原因说的更充足一点。尽量地用书上的语言。(板书:绿色的巨人、
自然盆景)
(2杨方成 )交流:相机领会绿色的巨人、自然盆景等词语。
小结:这高贵反义词 就是陪客松、送客松的独特新颖所在。
(3)完成填空:因为(),所以人们称这棵松为陪客松。
因为(),所以人们称这棵松为陪客松。
朗读指导出主意:能经过你自己的朗读体现出来吗?指名读。
小结:对照板书:
黄山奇松之所以那么有名,是因为它的独特新颖,3大名松名字是由于它们的形状而的
名,是人们赋予它的。
(机动)3、观看图片、升化情感。
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3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各
种方面和角度的奇松,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出示课件,欣赏。)
2、看了这些图片此时你想说什么?(板书:千姿百态各种方面和角度)
3、这段话主要讲了黄山上有许多许多千姿百态各种方面和角度的奇松,文里面的省略
号有什么作用?还会有些什么样子的松树呢?
如果你就是一棵黄山松,你会是什么样子的情况样子的呢?好,我数到3,请大家都来
做一棵松树,好吗?1、2、3注意,这时你是一棵松树!风停了,一棵棵松树静静地站着,
想一想,给自己起个名字好吗?我挑有特色的松树先说。完成想象说话。
(4)、课外拓展。课件出示:4绝
黄山不但是松的海洋,还是石之海,云之海,泉之海,花之海,同学们课前已经能够权
利组组合成型学习小组,搜索搜集了不少黄山的资料,下面就请各小组派代表为大家作补充
说明介绍解释。
(学生代表说明介绍解释,图片配文字说明)
5、总结
同学的说明介绍解释,使我们对黄山有了更多的知道明白。黄山无石不奇,无松不奇,
在云雾中,石的形态,树的身影,婀娜多姿,若隐若现,再配上丁冬的泉水,姹紫的杜鹃花,
真可谓是世间仙境,令人心驰向往。大自然的这般鬼斧神工,怎能不让我们喜欢之极、发出
赞叹呢!明代闻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5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大家想不想亲自到黄山去走一走,看一看啊!同学们回去可以把这漂亮独
特新颖的黄山风光说明介绍解释给你自己的父母,说不定他们一动心,暑假就带你们去看奇
松,观云海,赏怪石,泡温泉呢!
4、《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出示投影,听音乐,谈话导入
师:我们曾经领略过桂林的山水,感受它山奇水秀的特点;我们也曾到过大兴安岭,来
感受到“目及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特点。今天,我带你们来到黄山,欣赏这里的奇松。你
们将又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评析:首先利用各种教学设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如电脑上播放黄山的风光,
播放优美的旋律,再加上老师深情并茂的进行对比——把黄山奇松与桂林、大兴安岭进行
对比,学生在观赏黄山风光的同时便会迫不及待地想,到底黄山奇松“奇”在哪里呢?在不
知不觉中已被教师紧紧地抓住了思考兴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的音、形、义。
(评析:在本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并交流各组的学习心得,即如
何才能更好地记住生字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并充分肯定了合作精神,这样有利于
培养学生自己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感知课文(谈悟得,提疑问)
师:同学们,请你们听着音乐来谈一谈,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评析: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这仪环节中,教师
完全防开以往的你教我学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在音乐中去读,去学,去感悟,去质疑。)
生:我知道了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生:我知道了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生:我知道黄山松中有三大名松,分别是“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生:黄山松千姿百态,神奇秀美。
……
(评析:学生畅谈他们通过自己读课文所明白的课文内容,其发言的欲望被激发的淋漓
尽致。训练了他们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3、提出疑问:游人为什么把“陪客松”比作“天然盆景”?
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
“迎客”、“陪客”、“送客”为什么被称为三大名松?
黄山松“奇”在哪里?
……
(评析:由于班里的气氛强调学生为主体,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也大胆地提出了自
己不明白的地方,而此时教师也在软片上写出这些比较重要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到
重视,并表扬学生问题提得好,有利于学生在以后阅读中能大胆地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
质疑能力。
三、强化读的训练,领略黄山奇松的美丽风光。
1、质疑导入
师:刚才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迎客、陪客、送客”为什么被称为三大名松?现
在就让我们一起去黄山游览一番,亲自体验一回。
2、带着问题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出示软片——学生提出的自学感悟)
(评析:以上两个环节中,教师用简单的一个问题,把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了。——
这在照顾中、后进生有一定的作用。这样有利于教师全体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读书习惯—
—发现问题,再带着问题再次细读,从而感悟文章更深层的意义。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一
如《新大纲》里所要求的,教师只是起着引导作用,具体任务落实到了学生身上。)
3、汇报交流自读自悟情况
4、自主解决问题,引导理解难点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诶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难点,并利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
再次观赏三大名松的不同特点,慢慢引导理解。这里教师利用了各种教学设备,充分准备,
创设情境,让学生于身临其境中化解了难点。)
5、教师范读第二段
6、练习朗读,熟读成诵
7、尽量运用文中的词语介绍黄山的三大奇松。
(评析: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位、揣摩、积累并逐步学会欣
赏。而在以上环节中,教师通过多样的朗读方式,来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最后在不知不觉中
完成了教学要求:背诵。)
四、抒发情感,让趣延伸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黄山奇松的喜爱之情。如唱唱歌、画幅画、写首诗
……
(评析:教师已在整节课中创设了自由学习的情境,电化教学的应用,让学生流连于黄
山的奇松,因此这一环节的安排是水到渠成的。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特长,用自己最喜欢
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愉快之情。)
五、小结
师:我们一起游览了黄山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真不愧是三大名松
啊!黄山奇松的“奇”远不止这些,它们千姿百态,神奇秀美!让我们下节课一起去感受。
5、《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
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4、观察图片,任选一种松树,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教学策略
1、提炼主线。以“黄山奇松”奇在哪儿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
2、创设情境。通过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旅游”境地,
感受黄山松树的奇美。
3、朗读感悟。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味、联想,感受黄山松树的潇洒、
挺秀。
4、化语为画。学生读懂文本语言、浮现语言形象,用电脑绘制名松形象。
5、读写结合。仿照课文写法,自选一种松树试着写一写。
媒体设计
在网络教室,教师设计网页放在学校服务器上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1、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哪些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
[调动学生直接、间接的经验,唤起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山”的黄山去看一看,好吗?(板书:
黄山)打开网页,进入“黄山旅游”观看录象和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
[儿童的思维来自对世界的好奇与惊诧。网络的视频播放生动直观,使学生入情入境,
对黄山产生直观感知以及各自的体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3、“黄山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奇松”则情有独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仔
细观赏一下这些奇特的松树吧。(补充完整题目:奇松)
[据题提出阅读专题一个,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又能以此为主线,展开自主学习
系列活动。]
4、据题质疑:黄山松奇在哪儿?
二、初读感知
1、进入“阅读指南”的“整体感知”,呈现:
[整体感知课文,落实自主学习理念,人人参与读书活动,围绕阅读专题,接触文本语
言,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松树之奇,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1)自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并结合上下文初步领会生字词的意思,不能解决的
加下划线。
(2)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3)简要说说黄山松奇在哪儿?
2、自学课文
3、读后检测交流
4、简要说说黄山松“奇”在哪儿?
5、小结:黄山松非常奇特,那就让我们再读课文,细细地去感受一下。
三、精读第一节
1、进入“阅读指南”的“整体感知”,呈现:
(1)默读第一节,想想黄山松奇在哪儿?
(2)联系课文说说“四绝”、“情有独钟”的.意思,有困难的可以访问“说文解字”。
[访问“说文解字”,可让学有困难的学生得到指点帮助,是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
施教的具体体现。]
2、学生返回首页自学
3、同桌讨论
4、学生显示网页内容进行交流
(1)学生读第二句,抓住“潇洒”、“挺秀”体会,并点击第二句话,出现黄山全景
图,展示黄山松潇洒挺秀的身影,体会黄山松的奇特。
[语文姓“语”,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同样十分注重语意的领悟和把握。]
(2)读好第二句
(3)学生点击第一句话,联系“说文解字”,展示“黄山四绝”的图片,理解“四绝”
的词意。
(4)打开“说文解字”,理解“情有独钟”的意思。
(5)读好第一句话,读出人们的喜爱之情。
5、齐读第一节,再次完整地感受黄山松的奇特。
四、精读第二节
1、进入“阅读指南”的“第二节导读”,呈现:
(1)读读描写三大名松的语句,想想从哪些重点词语中感受到名松的奇特呢?加上下
划线,并说说是怎么体会到的。
(2)联系课文说说“饱经风霜”和“郁郁苍苍”的意思,并用“郁郁苍苍”造句。有
困难的可访问“说文解字”和“造句指南”。
(3)你能通过想象任选一种名松,把它的形象画下来吗?你可以进入“创造天地”试
一试。
[利用网络优势,给学微信拉人 生创设创造性学习的空间。学生自渎自悟,感受三大名松潇洒、
挺秀的身影,语感得到培养。在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电脑绘画这一学
生极感兴趣的方式,让学生描绘“内心视像”,在相互评价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2、学生自学,同学之间可以交流讨论
3、学生显示网页内容进行交流。
(1)感受“迎客松“之奇
A、学生读写“迎客松”的句子,抓住“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斜
伸”等词体会,并点击这句话展示“迎客松”的图片,进一步感受迎客松的奇特。
B、部分学生把优秀的画作传送到大屏幕,图文对照,师生点评。
C、读好这段话,读出迎客松的奇特和人们的赞美之情。
(2)感受“陪客松”之奇
A、学生读写“陪客松”的句子,抓住“如同”、“绿色巨人”体会,并展示“陪客松”
的图片进一步感受陪客松的奇特。
B、部分学生把画好的陪客松的画发送到大屏幕,师生点评。
C、读好这句话。
(3)感受“送客松”之奇特。
A、学生读写“送客松”的句子,抓住“蟠曲”、“天然盆景”“向山下伸出”体会奇
特,并点击这段话出示“送客松”的图片进一步体会。
B、学生把画好的送客松的图片传送到大屏幕,图文对照,师生点评,进一步感受送客
松的奇特。
[展示是最好的学习。为了展示,学生会以自己最大的负责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作品。在
发布自己作品的同时,学生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激发起内心的创造欲望,有利于个性的发
展和创造力的养成。]
C、读好这段话
(4)齐读写三大名松的句子,整体感受他们的奇特。
(5)看图描述三大名松。
4、部分学生把造的句子发送到大屏幕,师生点评。
五、精读第三节
1、进入“阅读指南”之“第三节导读”,呈现:
(1)默读第三节,想想“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文中列举了哪些不同的姿态?可以
进入“图片集锦”欣赏千姿百态的松树。
(2)理解“屹立”并造句,有困难的可访问“说文解字”和“造句指南”。
(3)你能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松树,学习第二节的写法,给它配上几句话吗?
[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益智康脑丸 写一写,并发布到网上,把作品展示给大家。充分体现了自主学
习,实现了读与写的完美结合。]
2、学生自学
3、学生打开网页交流
[利用网页,展示更多的黄山松的形象,加深学生对黄山松树之奇的感受。]
(1)展示图片理解“千姿百态”、“屹立”、“斜出”、“仰”、“俯”等词,,体
会松树姿态之奇。
(2)部分学生把写好的片段发送到大屏幕,师生点评。
(3)读好这一节。
六、总结全文
1、读了《黄山奇松》,请你说说黄山松奇在哪儿?
2、读了《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你是否觉得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黄山奇松的赞叹之
情?如果是,请你浏览全文,举例说说。
[整体感知—部分精读---回归整体,这一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引导学
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则能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七、课外延伸
读完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可以进入“人文地理”和“推荐网站“查阅相关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16:3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20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