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赏析

更新时间:2023-04-15 11:11:09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15日发(作者:千年曙光碑)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

醉花阴①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做月子餐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吃梨 瘦;

注释

①醉花阴:毛滂创调;

②瑞脑:即龙脑;一村会计 种香料;

③金兽:兽形铜香炉;

④玉枕纱窗:瓷枕纱帐;瓷白如玉,故美名之;

⑤东篱:指菊圃;

⑥消魂:形容极度愁苦;

翻译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

了在炉金兽;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

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

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译文

薄雾浓云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兽形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

节,卧在玉枕纱帐里,半夜里凉气将全身浸透;

黄昏后在东篱边饮酒,菊花的幽香袭满衣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

西风卷起门帘,帘内的人比菊花还瘦;

评点

这首词写重阳佳节时词人对丈夫的怀念,是一首相思之作;

词的上半部分写别愁;起首两句写重阳佳节的百无聊赖,连香炉也懒

得管,任它自行消尽;“愁”字点题,给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随后三

句写重阳节晚上词人的情态: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这都是离愁使

然;“凉初透”,意境萧疏,给人以凄凉之感;词人以乐景写哀情,以佳

节衬离愁,含蓄蕴藉,手法高妙;这一片短短五句,将一个思妇愁绪满

怀的神态描绘得呼之欲出,堪称妙笔生花;

词的下半部分写词人赏菊的情景;“东篱”两句,看似飘逸洒脱、

陶然自乐,可如此美景,如果只有一人独赏,那就不免反过来让人生愁

了,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莫道”三句,来得突兀,三句各成一

层,一层紧扣一层:“不消魂”是一处转折,承上启下,使重阳佳节平

添一股凄凉之意;结尾“人比黄花瘦”,突出离愁之深重;这三句生

动、传神,营造出一个幽寂、凄迷的艺术境界;词人以花写人,虽不免

有夸张之嫌,但精妙、妥帖,堪称妙笔;“瘦”字一语双关,兼写人和花,

两者有机结合,以无限哀愁为溶剂,新奇别致;

这首词从内容上说并不是很丰富,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艺术性;

词人层层渲染,通过对秋景和生活环境的描绘,委婉地表达出对丈夫

的相思之情和与丈夫分离的深切痛楚;夸张和比喻手法的运用,更把

一个因相思而憔悴的妇女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结尾含蓄深沉,言有

尽而意无穷;

赏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重九佳节为怀念丈夫而写;上阕写半夜枕席上吹

来冷气,感到自身孤独;重阳节也在孤独冷寂中度过;下阕写黄昏时在

菊圃独饮;词人认为自身正如傍晚的黄菊,伶仃瘦损;“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传诵千古的名句;以菊花自喻别有创意;一

个“瘦”字,使一个身体清瘦满面愁容的少妇形象活脱脱浮现出来,

且符合词自身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贴切传神;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

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写在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孤寂愁绪;

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

上国际猎人学校 片由白天写到夜晚秋凉情景,愁苦孤独之情充满其中;首二句

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

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消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

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次三句从夜间着笔,先点明节令:“佳节又重

阳”;随之,又从“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

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而贯

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深秋的节候、物

态、人情,已宛然在目;这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下片则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若,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

末句“人比黄花瘦”,更成为千古绝唱;首二句写重九赏菊饮酒;古人

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

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

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

衣袖;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

“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

昔异趣之感;就上下片之间的关系来说,这下片写的是结果;

早年,李清照过的但手熟尔 是美满的爱情生活与家庭生活;作为闺阁中的妇

女,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生活阅历也

受到重重约束,即使象李清照这样上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因此,

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

腻一些;所以,当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面对.单调的生活,便禁不住要

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这首词,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

从字面上看,作者并未直接抒写独居的痛苦与相思之情,但这种感情

在词里却无往而不在;这是透过一层的写法;

比喻的巧妙也是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之一;古诗词中以花

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

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

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咸鱼图片 这样成

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

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

词中还适当地运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韵味;例如,

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本来是

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

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

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

字;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

气;“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

“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一层

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一层;

设问手法也是词中值得注意的艺术特点之一;明茅映在词的中

说:人们“但知传诵结语指“人比黄花瘦”句,不知妙处全在‘莫道

不消魂’;”这话是很有见地的;“莫道”一句,实际上可以与贺铸青

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句相媲美;所不同的是“莫道”句带有

反诘与激问的成分;

元伊士珍琅环记有如下一段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明词函致赵

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忌食忘寝者三日夜,

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

佳’;明城诘之;答曰:‘莫道不国考省考时间 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

安作也;”不论这一故事的可信程度如何,单从这故事的流传就足以

说明李清照的生活体验不是一般文人所能体验得了的;他的艺术风格

与艺术技巧,也不是一般词人所能模仿得了的;词里出现的那种多愁

善感、弱不禁风的闺阁美人形象,也正是这样创造出来的;因为这一形

象是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时期与特定阶层的产物;

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时诚后,赵时诚赞赏

不已,少年苏东坡 自愧写词不如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

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

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

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是本词的最后三句;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11:11: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18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温泉项目
标签:醉花阴赏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