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

更新时间:2023-04-15 05:56:35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15日发(作者:拖鞋评语)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自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自然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地震、雷击、暴雨、地质变形金刚的图片 、高气温和严寒等不良气

象条件。

1.1地震

该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强烈的地震可能造成建筑物和设备装置的破坏,同

时使生产系统中的CO、H

2

、N

2

、H

2

S、甲醇等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进而引发燃烧

爆炸、中毒、窒息等灾害事故,并造成人员伤亡。

1.2雷击

厂内有许多充满易燃易爆介质的大型贮罐、塔、反应器、换热器、高空排气管和

金属管道、电力设施、设备等,有可能遭受雷电侵袭破坏,甚至引起火灾爆炸,伤害

人员。

1.3暴雨

该地区夏季多雨,年平均降水量824.4mm。最大日降水量207mm,存放危险品

的建筑物和设备,因局部排水不畅,有可能造成有毒有害物质外溢、泄漏、污染环境。

1.4地质

该地区处淮河冲积平原,黄土覆盖层较厚,建筑物、设备基础设计应充分考虑地

质坚实程度,如果地质基础不坚固,可能造成建筑物、设备基础下陷,导致设备事故,

造成危险物质泄漏,进而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发生。

1.5高气温及严寒

该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极端最高温度41.5℃,因

此在夏季和烈日暴晒下,一些露天储存的贮罐内的甲醇等易燃易爆有害物质极易挥发

泄漏,生产人员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易出现操作失误。

该地区极端最低温度-23.4℃,最大冻土深度为19cm。在严寒条件下,某些备用

或停用的输水管道及水冷换热设备内的积水可能会因结冰胀破管道和设备,低气温也

会造成人员冻伤。

2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特性

合成甲醇生产过程中,可能会给安全和健康带来危险危害的主要物质分布如下:

煤气化、甲醇生产装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硫化氢气体、甲醇、硫等;

空分装置:氧气(液)、氮气(液)

冷冻装置:丙烯

火炬系统辅助燃料系统:液化气

循环冷却水站:液氯

除盐水站:盐酸(30%)、烧碱(40%)

循环流化床锅炉点火及助燃系统:轻柴油

各物质的危害、有害特性如下:

2.1一氧化碳CO

【危险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理化性质】无色无臭气体。熔点:-199.1℃,沸点:-191.4℃,相对密度(水

=1):0.79(-252℃),相对密度(空气=1):0.97,引燃温度:-610℃.爆炸极限范

围:12.5-74.2%,最小点火能:0.019mJ。

【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

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

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

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块、烦躁、步态

不稳、浅至中毒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

孔缩小、肌胀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血

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50%,部分患者昏迷苏醒后,约经2-60天的症状缓解期

后,又可能出现迟发型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维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慢性影

响顾客利益 :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

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30

美国TVL-TWA

OSHA50ppm,57mg/m3

ACGIH25ppm,29mg/m3

2.2二氧化碳CO2

【危险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

【理化性质】无色无臭气体。熔点:-56.6℃(527kpa),沸点:-78.5℃(升华),

相对密度(水=1):1.546(-79℃),相对密度(空气=1):1.53,临界温度:31℃。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

痹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急性中毒:人进去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

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

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气

化,能造成-80---43℃低温,引起皮肤和眼睛严重的冻伤。慢性影响:经常接触较高

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精神功能紊乱等主诉,

但在生产中是否存在慢性中毒国内外均未见病例报道。

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18000

美国TVL-TWA

OSHA5000ppm,9000mg/m3

ACGIH5000ppm,9000mg/m3

美国TLV-STEL

ACGIH30000ppm,54000mg/m3

2.3氢气

【危险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理化性质】无色、无味无臭、无毒气体。分子量:2.016,熔点:-259.2℃,沸

点:-252.8℃,相对密度(水=1):0.07(-252℃),相对密度(空气=1):0.07,

燃烧热:241.0kJ/mol,临界温度:-240℃.爆炸极限范围:4.1-74.1%,最小点火能:

0.019mJ。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气体

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存储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时,

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的反应。

【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时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气分压

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2.4硫化氢H2S

【危险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理化性质】无色有恶臭的气体。熔点:-85.5℃,沸点:-60.4℃,相对密度(水

=1):0.07(-252℃),相对密度(空气=1):1.19,临界温度:-100.4℃.爆炸极限

范围:5.5-44.0%。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

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他强氧化剂强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

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

【健康危害】本品时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急性中毒:短期

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

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损害。

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极高浓度(1000/㎡以上)时可在数秒内突然昏迷,香菇粥的做法 呼

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高浓度接触眼结膜发生水肿和角膜长期低浓度接触,

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溃疡。

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10

美国TVL-TWA

OSHA20ppm,28mg/m3(上限值)

ACGIH10ppm,14mg/m3

美国TLV-STEL

ACGIH15ppm,21mg/m3

2.5甲醇CH3OH

【危险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理化性质】无色、有特殊臭味。闪点:11℃,熔点:-97.8℃,沸点:-64.8℃,

相对密度(空气=1):1.11,引燃温度:385℃.爆炸极限范围:4.0-46.0%,最小点

火能:0.019mJ。

【危险特性】易燃,与蒸汽或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

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

险。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

【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

引起病变;可致代谢性能酸中毒。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会现轻度眼及上呼吸道

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

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

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慢性影响:神经

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衰退。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50

美国TVL-TWA

OSHA200ppm,262mg/m3

ACGIH200ppm,262mg/m3[皮]

美国TLV-STEL

ACGIH250ppm,328mg/m3[皮]

2.6硫磺S

【危险类别】第4.1类易燃固体。

【理化性质】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熔点:119℃,沸点:444.6℃,相对密度

(水=1):2,引燃温度:232℃.爆炸下限:35mg/m3,最小点火能:15mJ。

【危险特性】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过程

中易产生静电荷,可导致硫尘起火。粉尘或蒸汽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

物。

【健康危害】因其能在肠内部分转化为硫化氢而被吸收,故大量口服可导致硫化

氢中毒。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全身毒作用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晕、

乏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昏迷等。本品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对皮肤有

弱刺激性。生产中长期吸入硫粉尘一般无明显毒性作用。

2.7氧气(液)O2

【危险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

【理化性质】无色无臭气体。熔点:-218.8℃,沸点:-183.1℃,相对密度(水

=1):1.14(-183.1℃),相对密度(空气=1):1.43,临界温度:-118.4℃。

【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

质。与易燃物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

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舒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

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

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全身强制性抽搐、昏迷、呼

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失明。

2.8氮气(液)N2

【危险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

【理化性质】无色无臭气体。熔点:-209℃,沸点:-195.6℃,相对密度(水=1):

0.81(-195.6℃),相对密度(空气=1):0.97,临界温度:-147℃。

【危险特性】惰性气体,有窒息性,在密闭空间内可将人窒息死亡。如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氮气过量时氧分压下降会引起缺氧。大气压为392KPa表现爱笑和

多言,视、听和嗅觉迟钝,智力活动减弱;在980KPa时,肌肉运动严重失调。潜水

员深潜时,可发生麻醉作用;上升时快速减压,可发生“减压病”。

2.9丙烯C3H6

【危险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理化性质韭黄炒豆腐 】无色有烃类气味的气体。闪点:-108℃,熔点:-191.2℃,沸点:

-47.7℃,相对密度(水=1):0.5,相对密度(空气=1):1.48,引燃温度:455℃,

临界温度:91.9℃。爆炸极限范围:1.0-15.0%,最小点火能:0.282mJ。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

炸。与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氧化二氮等激烈化合,与其他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

【健康危害】本品为单纯窒息剂及轻度麻醉剂。急性中毒:人吸入丙烯可引起意

识丧失,当浓度为15%时,需30分钟;24%时,需3分钟;35%-40%时,需20

秒钟;40%以上,仅需6秒钟,并引起呕吐。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晕、乏

力、全身不适、思维不桂林图片 集中。个别人胃肠道功能紊乱。

2.10液化石油气

【危险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理化性质】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闪点:-74℃,引燃温度:

427-37℃,临界温度:91.9℃。爆炸极限范围:2.25-9.65%。

【危险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和高热有燃烧爆炸

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剧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

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奢睡、恶心、

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可致皮肤冻

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

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1000

美国TVL-TWA

ACGIH1000ppm,1800mg/m3

2.11盐酸(30%)

【危险类别】第8.1酸性腐蚀品。

【理化性质】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熔点:-114.8℃,沸点:-107.6℃(20%),

相对密度(水=1):1.20,相对密度(空气=1):1.26,饱和蒸汽压(kpa):30.66

(21℃)。

【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氯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

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汽和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膜

有烧灼感。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

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

症及皮肤损坏。

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15

美国TVL-TWA

OSHA5ppm,7.5mg/m3(上限值)

美国TLV-STEL

ACGIH5ppm,7.5mg/m3

2.12烧碱(40%)

【危险类别】第8.2碱性腐蚀品。

【理化性质】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熔点:318.4℃,沸点:1390℃(20%),

相对密度(水=1):2.12,饱和蒸汽压(kpa):0.13(739℃)。

【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

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

蚀性。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

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溃烂、出血和休克。

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0.5

美国TVL-TWA

OSHA2mg/m3

美国TLV-STEL

ACGIH2mg/m3

2.13液氯

【危险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

【理化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101℃,沸点:-34.5℃(20%),

相对密度(水=1):2.48,饱和蒸汽压(kpa):506.62(10.3℃)。临界温度:144℃,

临界压力(MPa):7.71

【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

燃气体或蒸气也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

乙醚、氨、燃料气体、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

它几乎对金属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

【健康危害】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

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和支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

肿,病人除有上述症状外的加重外,出现呼吸困难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

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吸入高浓度的氯气,可以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

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有灼

伤或急性皮炎。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

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1

美国TVL-TWA

OSHA1ppm,3mg/m3[上限值]

ACGIH0.5ppm,1.5mg/m3

美国TLV-STEL

ACGIH1ppm,2.9mg/m3

2.14轻柴油

【危险类别】第3.3高闪点易燃液体。

【理化性质】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熔点:-18℃,沸点:282-338℃,相对密度

(水=1):0.87-0.9,闪点:55-90℃,引燃温度:257℃。

【危险特性】本品易燃,具刺激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

爆炸的危险。如遇高热,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柴油可引起接触性

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

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2.15压缩空气(液化空气)

【危险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无色无臭。

【危险特性】空气为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氧气和氮气,分别占20.93%

和78.10%,其余为二氧化碳、氩、氖等气体。空气因含有氧气而具有氧化性和助燃

性。压缩空气(液化气体)遇硫、磷会引起爆炸;能使油剧烈氧化,甚至发生燃烧爆

炸。与乙炔、氢、甲烷等易燃气体能形成具有爆炸性的混合物。贮存容器受热后压力

增大,有发生爆炸的危险。UN编号:压缩空气1002;液化气体1003;危险货物编

号:压缩空气22003;液化空气22004.

3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化学物质的危险类别

氢气、一氧化碳、硫化氢、甲醇、丙烯的危险类别见下表

物质名称

氢气H

2

一氧化碳CO

硫化氢H

2

S

甲醇CH

3

OH

丙烯C

3

H

6

氧气(液)

氮气(液)

液化气

轻柴油

空气中爆炸极限V%

4.0

12.5

4.3

5.5

1.0

2.251.4

75.6

74.2

45.5

44.0

15.0

9.967.5

火险类别毒性级别

Ⅱ级

Ⅱ级

Ⅲ级

危险、危害特性

易燃、易爆

易燃、可爆、有毒易爆、有毒、酸腐

易燃、易爆、有毒

易燃、易爆

助燃、易爆、中毒

不燃、窒息、中毒

易燃、易爆、中毒

易燃、易爆、中毒

盐酸HCL

烧碱NAOH

液氯CL

2

压缩空气

空气(液化)

Ⅲ级

Ⅳ级

Ⅱ级

腐蚀、有毒

腐蚀、有毒

剧毒、腐蚀、助燃

可燃、易爆、腐蚀

助燃、易爆

助燃、易爆

硫磺S(粉状)35mg/m3

4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识别

4.1火灾、爆炸危险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氢、硫化氢都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气体,一氧化碳属于

乙类火灾危险性气体;生产的甲醇属于甲B类火灾危险性液体,一旦泄漏很容易在

现场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防止气体泄漏、杜绝明火非常重要。

选择可靠的防爆等级的电器设备,以及符合规范要求的电气接线、安装质量,对于

抑制明火源尤为重要。整个过程的主要生产装置都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装置。防止火

灾、爆炸是本装置安全生产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4.2点火源及其形成

(1)明火点火源

本工程的生产工艺过程中有加热炉等明火设施。在生产区域内违章使用火柴、打

火机、灯火、通讯设备等;维修和焊接时,未严格按动火方案管理或防范措施不得力;

碰撞火花等有可能是造成事故的点火源。严格管理时杜绝明火点火源最有力的措施之

一。

(2)电气点火源

生产装置使用了非防爆的电器或防爆等级不够,防爆电器设备和线路安装不符合

规范要求,达不到防爆等级要求,都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电气点火源。

(3)静电点火源

工程的防静电接地设施不落实或施工过程中没有按规范要求进行防静电接地处

理,以酿成静电火花,诱发火灾爆炸事故。

(4)雷电点火源

工程未按规范要求设防雷设施或防雷设施安装不符合要求,雷击时的雷电火花可

以酿成火灾爆炸事故。

4.3工业毒物危害

拟建的50万吨/年甲醇生产装置中,主要接餐饮调查问卷 触毒性物质有甲醇、一氧化碳、硫化氢等,这些有毒物质的长期接触或泄漏、飞溅,均会对人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有毒

物质以较小剂量作用于生物体,能使生理功能或机体正常结构发生暂时或永久性病理

改变,甚至死亡。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接触甲醇、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经皮肤、呼吸道、

消化道等进入人体,对健康造成危害,造成慢性中毒、进行中毒或死亡。工业毒物的

危害程度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等级》GB-5044-1985中分为极度危害、高

度危害、中毒危害、轻度危害、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有害物质一氧化碳属于Ⅱ级

-高度危害,甲醇属于Ⅲ级-轻度危害。毒物危害物质要严防毒物泄漏,做好职工卫生

防护。

该工程项目的循环冷却水站杀菌灭藻所用氯气属于Ⅰ级-极度危害,根据国家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局等八部委2003年第2号公布的《剧毒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中

将液氯列为剧毒物质。虽然用量少,但要严格按照剧毒物品的有关安全规定加强管理。

4.4腐蚀管理

腐蚀行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的化学灼伤。腐蚀性物质作用于皮肤、眼睛或

进入呼吸系统、食道而引起表皮组织破坏,甚至死亡;二是腐蚀性物质作用于物质表

面如设备、管道、容器等而造成腐蚀、损坏;该项目生产过程中的甲醇、硫化氢虽属

于腐蚀品,但可以发生化学腐蚀。该项目除盐水所用盐酸和烧碱属于腐蚀性物质。腐

蚀容易造成管道、容器、设备、连接部件等损坏,轻则造成跑、冒、滴、漏,毒性物

质缓慢泄漏,重则由于设备强度降低发生破裂,造成毒性物质大量泄漏,导致急性中

毒事故发生;腐蚀对电器仪表受损,动作失灵;使绝缘损坏,造成短路;产生电火花

导致事故发生;腐蚀对厂房建筑、基础、构架等会造成损坏,严重时可发生厂房倒塌

事故;但腐蚀发生在内部表面时很难发现,会形成更大隐患。

4.5煤粉尘的危险、有害豆腐鲫鱼 特性

煤粉尘属于可燃粉尘类,既具有爆炸危险性,对人的健康又具有危害性。当煤的

粉尘与空气混合后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若遇有火星、电弧或适当的温度,其氧化

反应即在瞬间完成,产生的热量和火焰迅速传给相邻的粉尘,有引起周围的粉尘燃烧

放热。一般的燃烧火焰传播速度只是在每秒零点几米,而密集的粉尘燃烧时,火焰传

播速度可达几十米乃至几百米,粉尘一旦着火燃烧,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便在瞬间完成,

立即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温度迅速上升,空气急剧膨胀,接下来便会发生可怕的爆炸,

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时多次爆炸,因初始爆炸回将沉积的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形成更

多的爆炸混合物,而再次爆炸。连锁爆炸会给企业带来惨重损失。

生产过程中,煤粉尘不仅容易引起火灾爆炸,而且在煤粉尘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吸

入粉尘,就会引起肺部组织纤维化、硬化,丧失呼吸功能,导致肺病。尘肺病时无法

治愈的职业病;尘肺病还会引起刺激性疾病、急性中毒或癌症。

4.6硫尘的危险、危害特性

硫属于易燃物质,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会有剧烈反应,硫是不良导体,在储

运过程中易产生净电荷,可导致硫尘起火。硫的粉尘或蒸汽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当粉状硫燃烧温度达到190℃时,其浓度达到35㎎/m3时具有爆炸性,

一遇到火花或接触热体表面就可能引起燃烧和爆炸。硫被人吸入后在肠内部分转化为

硫化氢而被吸收,故大量误服可导致硫化氢中毒。急性中毒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由头痛、头晕、乏力、呕吐、供济失调、昏迷等,硫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对

皮肤有弱刺激作用。

4.7噪声与振动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甲醇生产过程中有很多大型压缩机、磨煤机和高速旋转的各种输送材料的泵和高

压放空管等。这些设备发出的噪声能引起职业性噪声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

及消化系统等疾病的高发,会使操作人员的失误率上升,严重的会导致事故发生。大

型运转设备额定振动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会造成一定危害。它不仅会导致人的中枢神

经、植物精神紊乱、血压升高,同时也会导致设备的零部件损坏。

4.8高温和低温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在甲醇生产过程中既有高温反应设备,又有低温介质。如煤气化反应温度高达

1500℃,变换反应温度也在190-460℃之间,合成甲醇反应温度也在225℃左右。

在生产中所用低压蒸汽的温度在150-160℃之间,中蒸汽温度在400℃左右,而甲

醇洗涤设备内的介质温度在-39--49℃范围内,空分装置中的液氧和液氮温度在

-183.1–195.6℃之间。

高温对人除能造成灼伤外,还能影响人的体温调节、使人中暑等高温作业人员的

高血压病发病率较高。高温还可能抑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操作注意力分散,肌肉工

作内能力降低,有导致工伤事故发生的危险。高温可使火灾危险性增大。当人体与低

温设备或介质接触时可引起人员的皮肤冻伤。

4.9反射性伤害

拟建的甲醇生产装置中煤粉储运系统、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煤粉仓如果使

用放射性粒位计。放射性60Co在生产过程中也是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危害因素之

一。作业人员在安装、检修过程中,如果防护不当,容易造成对操作人员的射线伤害。

4.10设备或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4.10.1工艺设备、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以煤为原料合成甲醇的工艺设备、装置大多具有高温、高压、低温和大型化的特

点。因此这些设备必须能满足工艺的要求,应由有资质的单位制造和安装,根据安全

要求应有相应的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阻火器、防爆阀等)

和防护装置,对危险性大的设备还应有指示性安全措施如超限报警、故障报警、状态

异常报警等,对特殊设备还应有紧急停车装置。

4.10.2电气设备的危险、危害因素识别

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绝缘、电气隔离、屏护、电气安全距离等安全措施,要保

证这些措施安全可靠。

4.10.3锅炉及压力容器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煤气化、甲醇、硫回收生产工艺装置和空分、冷冻、热点站等辅助生产装置中的

设备多数为中压和低压设备,还有很多用于输送介质的压力管道。如果操作失控或安

全附件失灵,因超压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锅炉及压力容器的制造和安装必须由相应资

质的单位承担,安全附件应齐全可靠。否则一旦发生事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

失和重大人员伤亡。

4.11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4.11.1机械伤害

生产过程中,高速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机械零部件,因防护不好或无防护,当人与

其接触时,会使人遭受打击、挤压、绞卷等伤害。

4.11.2坠落及坠落物的伤害

操作人员登高作业、巡回检查时,如果警惕性不高,或防护栏不规范等原因,易

发生高空人体坠落事故。高空作业人员不慎失落工具或设备零件等,会给下面人员造

成坠落物打击伤害。

4.11.3车辆伤害

厂内的部分原料和产品时靠汽车运输的,车辆行驶中,车上人员如果不慎发生有

坠落或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害的可能;车上装卸人员如果站立位置不当,有被机

动车撞伤、压伤的可能。

4.11.4过程失控

过程失控是指装置失效或屏蔽措施失效,发生能量、有害物质的意外释放和泄漏,

从而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它主要具体在设备故障(含缺陷)、人员操作失误和

管理缺陷三个方面,并且三者之间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显然都是一些随机现象或

行为,很难预测它们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出项,但却是决定危险、危害发生的

条件和可能性的主要因素。

5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在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

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于

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危险物质指一种

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发生

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判定单元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所依据标准是《重大危险

源辨识》GB18218-2000。当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上述标准中的规

定的临界量时,该单元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0万吨甲醇项目,工艺流程复杂,生产过

程连续,原料和产物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的特点。如水煤气、氢气、甲醇以及酸性

气体硫化氢,都属于《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中所列的危险物质。

这些物质在突然泄露、操作失控或自然灾害等情况下,存在着发生火灾、爆炸、人员

中毒窒息等严重事故的潜在危险。因此,从危险物质方面看,该工程项目的生产装置

具备了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必要条件(第一要素)。鉴于此,应进一步对生产过程中危

险物质的种类和每种危险物质的具体数量(第二要素)进行认真的分析计算,以便最

终科学地确认该项目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

5.2工程项目危险物质的数量计算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分析可知,存量最大的危险物质甲醇主要分布于合成装置区、

中间罐区、精馏装置区、甲醇成品罐区、甲醇管线内,甲醇又以成品罐区、中间罐区

储罐最为集中。

5.2.1甲醇中间罐储存数量

本工程项目合成工序设计每小时生产甲醇1670吨(2008m3),中间罐区设2台

1500m3的甲醇贮罐、设计贮存时间为1.4天。精馏工序设计每小时生产甲醇62.5

吨(78m3),中间罐区设2台800m3的甲醇计量罐,每班用一个计量罐。

甲醇中间储罐基本情况见下表

项目

尺寸

容积

储存物质

储存量

粗甲醇储罐

13500

112968

1500m3

甲醇1007.25t

粗甲醇储罐

13500

112968

1500m3

甲醇1007.25t

精馏中间储罐

10500

11297

800m3

甲醇537.20t

精馏中间储罐

10500

11297

800m3

甲醇537.20t

甲醇中间罐最大贮存容积为:

Vmax=15002+8002=4600(m3)

因此,甲醇中间罐最大贮存重量为:

Vmax=0.85Vmax=0.850.794600=3088.9(t)

5.2.2甲醇成品储罐区贮存数量

本工程项目设计每小时生产精甲醇1500吨(1875m3),成品罐区设2台

15000m3的甲醇储罐。为降低甲醇的蒸发损耗和减少环境污染,该甲醇储罐采用内

浮顶罐。

甲醇产品储罐区贮存数量情况见下表

项目

尺寸

容积

储存物质

储存量

甲醇成品储罐

3200022500

15000m3

甲醇10072.5t

甲醇成品储罐

3200022500

15000m3

甲醇10072.5t

成品罐区甲醇最大贮存容积为:

Vmax=150002=30000(m3)

因此,成品罐区正常情况下甲醇最大贮存重量为:

Vmax==0.85Vmax=0.850.7930000=20145(t)

5.3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物质构成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见下表

设施场所

物质类别危险性特征

闪点<

成品罐区

CH3OH

28℃

的液体闪点<

中间罐区

CH3OH

28℃

的液体

3088.9t

2

20

20145t

2

20

现存量

临界量/t

生产场所

贮存区

辨识结果

已构成重

大危险源

已构成重

大危险源

根据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危险

性质以及可能引起重大事故的特点,确定以下2个危险场所为重大危险源。

1#重大危险源:插头英文 甲醇成品储罐区,贮量为30000m3,计20145t。

2#重大危险源:甲醇中间罐区,贮量为4600m3,计3088.9t。

此处对该工程项目重点部位分别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而予以明确,可以提高

在安全生产问题上的重视程度。当然,从区域安全生产管理的角度看,由于两个重大

危险源集中在拟建项目生产区域500m范围内,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0的规定,以全厂作为一个单元考虑时,可以把整个生产装置区域作

为一个重大危险源。

6其他重大危险源辨识

6.1其他重大危险源构成条件

该工程项目生产规模大,所配套的压力容器、锅炉和压力管道等都是大型设施、设备。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

的指导意见》中对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构成重大危险源条件作了如下规定:

6.1.1压力管道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

(1)长输管道

①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1.6MPa的管道;

②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大于等于200km且管道公称直径≥

300mm的管道。

(2)公用管道

中压和高压管道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mm。

(3)工业管道

①输送《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中,毒性程度为极高、高度

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的管道。

②输送《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中

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性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

100mm,设计压力≥4MPa的管道;

③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m,设计压力≥4MPa的管

道,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6.1.2锅炉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

(1)蒸汽锅炉

额定蒸汽压力大于等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t/h。

(2)热水锅炉

额定出水温度大于等于120℃,且额定功率大于等于14MW。

6.1.3压力容器

属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

(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

(2)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MPam3的压力容器。

6.2其他重大危险源情况

6.2.1压力容器

主要压力容器见下表

单元设备名称规格

气化炉4680,H=31640

压力/

MPa

4.00

4.00

4.00

4

3.8

3.8

3.8

3.8

3.8

3.8

3.8

3.8

3.45

3.45

3.45

3.45

8.3

8.38.3

温度/℃

1500

900

900

210

450

数量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合成气冷却器3400,H=50000

输气管3000,H=12000

洗涤塔3800,H=15200

煤气预热器1300,A=190㎡

煤气换热器1300,A=161㎡

变换器水冷器1400,A=929㎡

变换系

第一变换炉34009200

第二变换炉400011400

变换器分离器Ⅰ立式26006200

变换器分离器Ⅱ22007200

变换器分离器Ⅲ20006600

甲醇洗涤塔3200,H=47450

H2S浓缩塔3600,H=48000

变换气水洗塔2600,H=54500

变换器冷却塔300010000A=2000

甲醇冷却塔Ⅰ17005200

入塔气预热器2400,H=20163

甲醇合成塔3800,H=14000

甲醇分离塔4000,H=6330

净化系

6.2.2锅炉

该工程项目采用3台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额定蒸发量:130t/h

过热蒸汽出口压力:9.8MPa

过热蒸汽出口温度:540℃

给水温度:192℃

排烟温度:145℃

设计效率:≥88%

6.2.3压力管道

主要压力管道情况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7

管道名称

煤粉输送管道

煤气输送管道

合成气输送管道

甲醇输送管道

蒸汽输送管道

氧气输送管道

氮气输送管道

输送介质

氧、煤粉

CO、CO2、

H2

CO、H2

甲醇(液气)

水蒸气

氧气

氮气

温度(℃)压力(MPa)

540

3040

5.8

5.8

8.3

8.3

9.8

4.628.02

6.3其他重大危险源辨识

其他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见下表

构成重大危险源条件

(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

压力容器;

(2)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

100MPam3的压力容器。

额定蒸发量:

蒸汽锅炉: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

发量大于等于10t/h

出口压力:9.8

MPa

输送《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

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中规定的火灾危

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性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

且公称直径≥100mm,设计压力≥4MPa的管道;

见主要压力管道

一览表见主要压力管道

一览表拟采用设施设备

情况

辨识

结果

构成

重大

危险

构成

危险

构成

重大

危险

130t/h,过热蒸汽重大

6.4重大危险的分布

根据上述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结论,对照合成甲醇生产工艺流程和工程项目总平面

布置图,可确定各重大危险源所处的厂区位置,其分布情况见下表:

序号

类别

危险性特征

数量t

设施、场所

1#重大危险源

2#重大危险源

CH3OHCH3OH

闪点<28℃的液体

闪点<28℃的液体

(1)中毒介质甲醇、高度介

质硫化氢的三类压力容器;

(2)易燃介质水煤气、氢气、

硫化氢,,最高工作压力≥

0.1MPa,且PV≥100

MPam3的压力容器。

额定蒸汽压力为9.8MPa,

201453088.9

储罐区

中间罐区

3#重大危险源压力容器生产装置区

4#重大危险源锅炉大于2.5MPa,且额定蒸发

量为130t/h,大于10t/h

输送火灾危险性为甲类可燃

性气体水煤气、氢气、硫化氢

3台130t/h

热电站区

5#重大危险源压力管道气体,且公称直径≥100mm,

设计压力≥4MPa的管道,设

计温度≥400℃的管道。

生产装置区

7主要危险源分布情况

主要危险源分布情况见下表:

区域或磨

设备

危险

火灾

爆炸

中毒

电气伤害

机械伤害

车辆伤害

高处坠落

+

+

+

+

+

++

+

+

+

+

+

+

+

+

+

+培根随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煤系

换工

成工

馏系

间罐

品罐

分系

冻系

热点

环却

装车

电系

站冷

统装序脱序系统区区统统

水栈统

噪声伤害

粉尘伤害

灼烫伤害

冻伤

窒息

破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表示存在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05:56: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15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