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绪论
1.1.1导航与导航系统的基本概念
1.导航
导航的基本含义是引导运行体从一地到另一地安全航行的过程。
导航强调的是“身在何处,去向哪里”是对继续运动的指示。导航之所
以定义为一个过程,是因为它贯穿于运动体行动的始终,遍历各个阶
段,直至确保运行达成目的。应当说大部分运行体都是由人来操纵的,
而对那些无人驾驶的的运行体来说,控制是由仪器或设备来完成的,
这时的导航就成为了制导。近年来人们将定位于导航并列提出。事实
上定位提供的位置参量是一个标量,只有将其与方向数据联合起来成
为矢量,才能服务于运行体的航行。因此定位与测角、测距一样是导
航的技术之一,通过定位可以实现导航。也可以说定位是静态用户
要求的;但对动态用户而言要求的是导航。
2.导航系统
导航系统是用于对运行体实施导航的专用设备组合或设备的统称。
导航系统是侧重于实现特定导航功能的设备组合体,组合体内的各部
分必须按约定的协调方式工作才能实现系统功能,而导航设备一般是
指导航系统中某一相对独立部分或产品,或实现某一导航功能的单
机。
1.1.3导航及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分类
导航是一门基于“声、光、电、磁、力”的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实现导
;.
'.
航的技术手段很多,按其工作原理或主要应用技术可分为下述类别:
(1)天文导航——利用观测自然天体(空中的星体)相对于运行体
所在坐标系中的某些参量实现的导航称为天文导航。
(2)惯性导航——利用牛顿力学中的惯性原理及相应技术实现的导
航称为惯性导航。
(3)无线电导航——利用无线电技术实现的导航称为无线电导航。
(4)地磁导航——利用地球磁场的特性和磁敏器件实现的导航称为
地磁导航。
(5)红外线导航——利用红外线技术实现的导航称为红外线导航。
(6)激光导航——利用激光技术实现的导航称为激光导航。
(7)声纳导航——利用声波或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特性和水声技术
实现的导航(用于对水下运行体的导航)称为声纳导航。
(抽烟的英语 8)地标或灯标导航——利用观测(借助光学仪器或目视)已知位
置的地标或灯标实现的导航称为地标或灯标导航。
2.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分类
无线电导航是导航中的一大分支,是当今应用最广、发展最快、在导
航家族中站主导地位的一类导航技术。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无线电导
航系统分类:
(1)按用户使用时相对依从关系分类
○
1自备式(或自主式)导航系统。这类导航系统仅依靠装在运行体
上的导航设备就能独立自主地为该运行体提供导航服务。
;.
'.
○
2他备式(非自主式)导航系统。这类导航系统必须有运行体以外
且安装位置已知的导航设备相配合才能实现对该运行体的导航。这些
居于运行体之外的配合实现导航功能的导航设备及其附属设备通常
称为导航台站,而装在运行体上的导航如何给文档加密 设备通常称为该导航系统的用
户设备或载体设备。可见、他备式(非自主式)导航系统是由台站和
用户设备共同组成的,所以它的用户设备必须依赖于台站,这与自备
式导航系统明显不同。
(2)按无线电导航台站安装地点分类
○
1地基无线电导航系统。这种导航系统的导航台站安装在地球表面
的某一确知位置上。
2空基无线电导航系统。这种导航系统的导航台站安装在空中某一特○
定载体上。
3星基无线电导航系统。这种导航系统的导航台站安装在人造地球卫○
星或自然星体上。
(3)按无线电导航系统最大作用距离分类(参考数据以航空导航为
主)
○
1近程导航系统。作用距离在500km以内。
○
2远程导航系统。作用距离在500km以上,活在地球上任何地点都
是该系统的有效作用范围。
(4)按系统提供的导航参量(或位置线形状)分类
1无线电测角导航系统(直线位置线)。○
2无线电风水传说 测距导航系统(圆位置线)。○
;.
'.
○3无线电测距差导航系统(双曲线位置线)。
○4复合式(测角/测距、测距/测距差)无线电导航系统
(5)按系统中主要观测的电信号参量分类
○
1振幅式无线电导航系统。关于梦想的古诗
○
2频率式无线电导航系统。
○3相位式无线电导航系统。
○4脉冲式无线电导航系统。
○
5复合式无线电导航系统。
第二章中波导航系统
2.3系统技术实现
2.3.1地面设备
中波导航机是一种连续波发射器,通过直立天线全向发射中频信号,
以地波形式传播,其天线水平面方向图为圆形垂直面方向图为半8字
形。中波导航机主要有无方向性天线、功率放大器、调幅器、激励器、
识别信号键等组成。其中激励器产生频率为150—1700kHz的信号,
经调幅和功率放大器放大,通过无方向性天线辐射到空间去;音频振
荡器产生频率一定且收识别点马键控制的音频信号,对高频信号的幅
度进行调制,用于实现台识别;识别信号键产生的识别键控制信号,
还可以直接控制激励器工作,产生等幅报信号。中波导航机天线通常
采用“T型”或“T宠型”天线,辐射信号以地波形式传播。
中波导航机为了给无限电罗盘提供测向信号,它只需全向发射连
;.
'.
续等幅波中频信号即可。但为了给飞行人员提供台识别信息,就需要
在发射的连续等幅波信号中调制识别信号。这个识别信号是一组莫尔
斯码它由码元“点”、“划”组成,“点”是宽约为125ms的脉冲,“划”脉冲的
宽度是“点”脉冲的三倍。为了能在“点”、“划”期间产生音频信号以便飞
行员的耳机中出现音响,需要用这些“点”、“划”脉冲控制一个音频振荡
器工作,所以所产生的键控音频信号再去调制中频中频连续波信号,
这样中波导航机发射的信号就成为了键控调幅波,即在发“点”、“划”期
间,导航台发射调幅信号,在“点”、“划”之间发射等幅信号,信号始终
连续发出,测向不会中断。
中波导航机除主要为无线电罗盘提供测向信号外,还可作为应急
通信电台使用,实施单向对空联络,这时他可发等幅电报(直接键控
激励器)、调幅电报进行地空通话。进行地空通话是,只需要将语音
信号对高频信号直接调频,经天线辐射出去即可。
第四章伏尔系统
4.1概述
伏尔是甚高频全方位测向(VeryHighFrequencyOmnidirectional
Range)英文缩写VOR的汉语译音名称。伏尔系统是一种由机载设
备直接导出导航参量近程无线电导航测角系统,属于他备式主动导航
系统,导出的导航参量是飞机相对于伏尔信标台的磁方位角(即飞机
磁方位角)。目前已是空中交通管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陆地上无
;.
'.
线电近程导航和飞精密进近的国际标准系统。
4.1.1系统组成、功用和配置
伏尔系统由地面设备和机载设备两大部分组成。地面设备是伏尔信
标,工作在108-118MHz甚高频波段,在360范围内发射方位信号,
故又称为全向信标;与之配套的机上设备称为伏尔接受机,采用无方
向性接受天线,测量的角度信息用表头予以指示或传送给机上计算
机。
伏尔系统的功用是通过机载伏尔接收机接受地面伏尔信标发射的
信号,经处理获得飞机相对于伏尔信标台的磁方位角,在空中给飞机
提示飞机方向,以引导飞机沿着预定的航线飞行,,在现代飞机上,
可以预先吧沿着航线的各个VOR地面台的位置、发射频率、应飞的
航线等逐项输入飞机管理系统或自动飞行系统,在计算机的控制下,
飞机就按输入的数据自动飞行,并最终到达目的地。该系统通常用于
航路导航,也可在机场用于引导飞机归航和非精密进近。
伏尔信标通常架设在某航路点或机场终端区域。伏尔信标从用途
上可分为航路伏尔和终端伏尔。航路伏尔(VOR-C)台址通常选在
附近区域无障碍物的航路点上,如山的顶部,以尽量减少因地形效应
引起的测角误差。在一条“空中航路”上,根据航路的长短,规定的航
路宽度和伏尔系统的精度可以设置多个VOR-C台,每个VOR-C台
可辐射无限多的方位线或径向线作为预选航道,飞机沿着预选的航道
可以飞向或飞离VOR-C台,并指出飞机偏离航道的方向(左或右)
和角度,实现飞机安全巡航。VOR-C台还可以作为航路检查点,为
;.
'.
实行交通管制服务。终端伏尔(VOR-T)安装在机场跑道附近或跑道
次着陆端中线延长线上,引导飞机归航和进场着陆。
第五章地美仪系统
5.1概述
地美仪是测距器(DistanceMeasuringEquipment,DME)英文缩写西瓜单词
的汉语译音名称。DME系统是一种无线电测距导航系统,是目前民
用航空广泛运用的一种近程航空无线电导航系统。
5.1.1系统组成、功用与配置
DME系统是询问-回答式脉冲测距系统,主要由设置在地面的应
答器和机上的询问其构成。DME系统的功能是采用询问-回答式脉冲
测距方式,测量飞机相对于地面应答器所在位置的距离(斜距),用
于飞机提供距离导航信息。
DME系统的地面应答首字下沉怎么设置 器架设在航路点或机场的已知地理位置,
为DME机载设备提供测距应答信号,既可用于航路导航,也可以用
于机场终端区域的导航,为了某些特殊用途,DME应答设备还可以
安装在大型军舰或大型飞机上。
;.
'.
第六章塔康系统
6.1概述
塔康是战术空中导航(TacticalAirNavigation)引文缩写TACAN的
汉语译音名称。由于该系统的有效作用距离在近程范围内,且只用于
航空导航,所以又称为航空近程导航系统。
6.1.1系统组成、功用与配置
塔康系统组成一般包括两大基本设备,即塔康信标和机载设备。完善
的塔康系统配置除信标和机载设备外,还配有信标监测器,信标模拟
器和塔康指示控制设备等。塔康信标以旋转天线方向性图的形式向作
用空域发射无线电信号,为安装塔康机载设备的飞机提供方位测量信
息,同时作为测距应答机,接受并回答机载设备发来的测距询问信号。
塔康机载设备接受塔康信标发射的方位信号,实现方位角的测量,同
时作为测距询问机发射和接受测距信号,实现距离数据测量,所测得
的距离和方位数据既可以通过机载设备指示器直观显示,也可以通过
导航计算机计算获得位置坐标数据,供显示或助航。
塔康信标监测器是用于监视和测量塔康信标主要性能指标的配
套设施,是保证信标可靠工作的重要专用仪器组合;塔康信标模拟器
是检查、测试和校准塔康机载设备主要性能指标的专用设备,它模拟
产生塔康信标发射的方位信号和距离回答信号等,并准确提供方位距
离射频信号电平等数据,方位和距离变化率,具有完善的测试和控制
功能;塔康指示控制设备,有时也称为塔康机载设备测试仪,它是测
;.
'.
试塔康机载设备收/发主机的必备配套设备,能为测试塔康机载设备
提供指示控制等全套从属部件及适当的接口,可以方便与塔康信标模
拟器配合,对机载设备主机进行全王国维 面测试。
塔康系统的功能是为飞机提供方位角和距离导航信息实现为飞
机指向极坐标定位,可用于建立航线、归航、空中战术机动和作为位
置坐标传感器。
塔康信标通常架设在机场或航路点的已知地理位置,为塔康机载
设备提供方位信号及测距应答信号。,所以常称为塔康地面信标(或
塔康地面设备)。为了某些特殊用途塔康信标还可装在大型军舰、大
型飞机上,称为舰载塔康信标、机载塔康信标。
第七章俄制近程导航系统
7.1概述
俄制近程导航系统勒斯波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除具有塔康
系统的极坐标定位功能外,还有地面监视和进场着陆引导以及空/空
相对导航等功能,是一个多功能综合导航系统。
7.1.1系统组成、功用和配置
俄制近程导航系统组成与塔康系统类似,也是由地面设备和机载设备
两大部分构成,完善的系统配置还包括地面设备模拟器和机载指示控
制设备等。地面设备及其附属设备构成台站,通常称为俄制近程导航
台。俄制近程导航系统机载设备也是勒斯波恩系统机载设备的重要组
;.
'.
成部分。勒斯波恩系统机载设备是一部极坐标定位功能机载设备和地
面监视功能机载应答器以及俄制仪表着陆功能的机载设备,空/空导
航定位功能的机载设备多合一的综合体,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机载多功
能系统,不仅具有复合显示器,还和其他导航系统有接口关系,可进
行程序控制。机载综合设备的基本功能包括:○1与俄制近程导航地面
设备配合实施区域导航;
○
2与俄制仪表着陆航向、下滑信标及测距应
答器配合引导飞机精密进近着陆;3实现飞机之间的相对导航。可见,
○
这个机载综合设备具有一机多用的能力,是机上电子设备综合的一个
典型应用范例。
俄制近程导航系统主要具有三大功能:一是极坐标定位功能。
该功能类似于塔康正常工作模式的极坐标定位功能,在这种工作方式
下,飞机利用已知地面台进行主动测距、测向和台识别,实现极坐标
定位。二是地面监视功能。该功能相当于地面监视二次雷达,即俄制
近程导航系统可以再地面通过平面位置显示器(PPI)显示飞机相对
台站的位置,并可识别飞机,这一功能是塔康系统所不具备的。三是
空/空相对导航功能,及飞机与飞机之间能够进行相对导航定位。俄
制近程导航系统地面设备如同塔康信标一样,一般配置在机场或航路
点。
第八章罗兰-C系统
8.1概述
;.
'.
罗兰一词是英文“远程导航”(LongRangeNavigation,LORAN)
词头缩写的译音。罗兰—C系统是由美国最先研制使用的双曲线远程
无线电导航系统,由用户设备直接导出位置等导航参量,属于陆基、
低频、中远程、主动精密无线电导航系统。
8.1.1系统组成、功用与配置
罗兰—C系统主要由地面设备和用户设备两部分组成。地面设备
包括发射台链、工作区监测站和台链控制中心。发射台链是由一组发
射台形成的网络,用于向用户提供无线电导航信号;工作区监测站和
台链控制中心用于监视和控制系统的工作情况与信号质量,使其满足
系统的要求。用户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接收机,接受来自发射台的导
航信号,进而获取位置和信号与其他导航信息。
罗兰—C系统利用沿地波传播的中长波信号,通过测量来自两个
基台的无线电信号相位差获取两基台的距离差,从而获得以两基台为
焦点的双曲线,得到两条这样的双曲线就实现了双曲线相交定位。罗
兰—C系统信号覆盖区可深达水下,不仅可用于船舰、飞机、车辆等
导航和定位,也可以用于水下潜艇的导航和定位。
罗兰—C系统同一发射台链中的发射台组具有共同的时间基准并
位于同一地理区域。为了实现用户的定位,一个发射台链至少由三个
发射台组成,其中一个发射台称为主台,其余的各台称为副台。通常
主台都用英文大写字母“M”表示,副台用大写字母“W”、“X”、“Y”、“Z”等表
示,台链中副台的数量一般不超过5个。台链中个发射台之间位置相互关系,包括发射台之间的距离和方位,称作台链的配置。台链配置
;.
'.
形状取决于主要感兴趣的服务区域。为了使得在感兴趣的那些区域具
有标胶好的位置先交角和较高的信噪比,从而得到较高的定位精度,
常见的台链配置有三角形,Y形和星形三种。
第九章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系统是以人造卫星作为导航台的天基无线电导航系统,能为
全球陆、海、空、天的各类军民载体提供的全天候,24小时连续高
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密时间信息。与地基无线电导航系统相比,
由于卫星导航系统具有收外界条件限制较小、导航定位精度高等优
点,因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和应用范围不
断扩大,使传统的地基无线电导航系统受到了被替代的威胁。
9.1全球定位系统
研究人员在对人造卫星所发射的无线电信号进行监听时发现,当地面
接收站的位置一定时,在卫星通过地面接收站视野的时间内,所接受
的信号的多普勒频移曲线与卫星轨道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意味着固
定于地面的接收站只要测得卫星通过其视野期间的多普勒频移曲线,
就可以确定卫星的轨道。反过来,若卫星运行轨道是已知的,那么根
据接受站测得的多普勒频移曲线,便能确定接收站在地面的位置。于
是研究人员提出了研制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议。
9.1.1系统组成、功用与配置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至今为止世界最具有代表性的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系统通常是由卫星组成的空间部分,监测站和控制站组成的
;.
'.
控制部分及各种类型用户接收机组成的用户部分三大部分构成。
1.空间部分
GPS星座有24颗工作卫星组成,军分布在6个倾角为55的轨道上,
每个轨道有四颗卫星,此外,四颗有源备份卫星在轨运行。卫星运行
在地球表面以上约20230km的近圆轨道,运行周期为12h。这种由
多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可在全天任何时间为地球任何地方提供4-8颗
仰角在15以上的同时可观测卫星。如果将遮蔽仰角(在此角度之上
的卫星才能被用户观测)降到10,最多颗观测到10颗卫星;若将遮
蔽仰角进一步下降到5,那么最多可同时见到12颗卫星。
2.控制部分
GPS控制部分由一个主控站、5个全球监测站和三个地面控制站组
成,主要任务是跟踪所有的卫星以进行轨道和时钟测定、预测修正模
型参数、同步卫星时间和为卫星加载数据电文等。
(1)主控站
主控站从各监测站收集对卫星的跟踪数据,计算卫星的轨道和时钟
参数,然后,将这些结果送到3个地面控制站中,以便最终向卫星加
载数据。此外,主控站还担负对卫星的控制和系统运行管理等任务。
(2)监测站
监测站均配装有精密的绝钟和能够连续测量到所有可见卫星伪距的
接收机。所测伪距每1.5s更新一次,利用电离层和气象数据,每15min
进行一次数据平滑,然后发送给主控站。
(3)地面控制站
;.
'.
地面控制站有时也称作地面天线(GA)。地面控制站与卫星之间有通
信联络,主要有地面天线组成。由主控站传来的卫星星历和时钟参数
以S波形射频链上行注入到各个卫星,上行注入每天一次或两次。
如果某地面站发生故障,那么在各卫星中预存的导航信息还可用一段
时间,但导航精度却会逐渐降低。
3.用户部分
用户设备用于卫星信号的捕获、信号处理、数据调节、坐标转换、导
航计算、人/机接口等工作。现已为GPS的用户研制出多种类型的接
收机,从最简单的单通道便携式接收机到性能完善的多通道接收机。
不同类型和不同结构的接收机适应于不同的精度要求,不同的载体运
动特性和不同的抗干扰环境。一次定位时间也从几秒钟至几分钟不
等,这取决于接收设备的结构完善程度。尽管各种类型的接收机的结
构复杂程度不同,但必须完成下列基本功能:选择卫星、捕获信号、
跟踪和测量导航信号,校正传播效应,计算导航解,显示及传输定位
信息。
第十章自主无线电导航系统
自主无线电导航系统是一种不需要运行体之外的设备配合,由用户自
主完成导航任务而独立配备的无线电设备或与其他设备的组合。多普
勒导航系统和无线电高度表等都是典型的航空自主无线电导航系统
自主无线电导航系统因其具有的不依赖外部设施、能够主动完成导航任务的特性,使其具有了隐蔽导航、远程使用等优越能力,从而在军
;.
'.
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0.1多普勒导航系统
多普勒导航系统作为频率测速推算导航系统,它能连续地输出飞机相
对于某航路点的位置,是一种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自主式无线电导航系
统。系统的基本测量部件是多普勒雷达、通过测量载体的运动过程中
发射到地面并反射回来的信号频率偏移或变化,计算出地速和偏流
角,并在航姿系统的辅助下完成飞机位置的推算功能。由于可以提供
精确地地速测量,多普勒导航广泛应用于飞机的导航定位,使许多军
用、民用飞机自主远程导航的必选设备之一。
10.1.1系统组成与功用
多普勒导航系统以多普勒效应为基础,采用频率测速基本原理,可自
动连续地测量雷达载机相对地面运动的地速和偏流角,进行导航参数
计算,是一种用推算法定位的自主无线电导航系统。
多普勒导航系统由多普勒雷达、航姿系统、导航计算机、显示控
制装置等组成。其中航姿系统包括航向姿态基准、陀螺磁罗盘或惯性
平台,负责提供航向信息。
多普勒雷达是多普勒导航系统的核心测量部件,它由工作频率在
13.25-13.4GHz的收发机和多个天线组成,通过发射并回波信号,
测量各个天线波束上首发信号之间的频率偏移,解算出载体坐标系中
三个轴向的速度分量v
x
,v
y
,v
z
。这三个速度分量是对飞机坐标系来说
的,但在推算法导航中应求的三个速度分量应以地平坐标为基准,而
;.
'.
多普勒雷达本身不能提供坐标转换的信息。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是将
天线在飞机前后纵倾和左右滚动时稳定起来,即当飞机姿态变化时,
天线纵轴总是指向飞机的航迹方向,实现“航迹稳定”,在这种情况下
相对地平坐标速度分别等于载体坐标系中各轴向的速度,这时天线相
对飞机是可动的,称为“可动天线系统”多普勒雷达。而对于“固定天线
系统”的多普勒雷达,其天线系统固定在飞机上。飞机坐标速度分量
与地平坐标速度分量是不相等的,必须引入航姿系统的角度信息进行
坐标转换,即利用飞机的纵向俯仰角,横滚角,航向角进行换算。导
航计算机就负责将雷达测量的载体坐标系中的速度分量转换到地平
坐标系,,并根据给定的起飞点地理坐标值,完成推算导航定位任务。
导航计算机输出的导航信息以及飞行控制数据送往指示器或直接送
给自动驾驶仪,实现导航及飞行考研能报几个学校 控制。
;.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05:51: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15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