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关系
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是反映工业产品总量的两项重要指标。
这两项指标之间既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共性的特点,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和不
同。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
首先,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核算的范围是一致的,都是工业生产的范
围,所反映的都是工业企业本期生产活动的成果。
其次,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都遵循最终产品的核算原则。
它们核算的均是企业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包括企业生产
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的产品价值,以避免企业内部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
再次,工业增加值总量计算的基础来自于工业总产值,是工业总产值与工
业中间投入的差额价值。
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工业增加值所反映的是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不包括原材料等一次性
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量和付给各部门的劳务支出,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
加的价值量,与其他部门没有重复计算。
工业总产值所反映的是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包括原材料等转移到
产品中的价值量,是工业企业生产的总周转量。
虽然在企业内部产值没有重复计算,但企业之间产值允许重复计算。
附件一:
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主要有生产法和分配法,理论上二者的计算结果
应该一样,可实际操作过程中,结果稍有差异,一般来说差异不会很大。
针对计算增加值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搞准增加值的统计,现将工业企
业计算方法增加值的两种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1/10
一、生产法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
增值税要搞好增加值的统计,关键在于搞准中间投入及增值税两个指标的统
计。
(一)工业中间投入
1、定义:
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
动力和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2、计算原则:
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①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
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②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
资产转移价值。
③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
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
3、分类:
(1)工业中间投入按企业支付对象可以分为中注册邮箱号 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
入。
中间物质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其他
实物产品和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货
物运输及邮电业)的服务费用。
中间劳务投入指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如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学
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的服务费用。
(2)中间投入按照具体内容分为如下五大项:
2/10
①直接材料(包括:
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其他
直接材料等)。
②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
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中
的非个人支出、其它)。
③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
办公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运输费、保险费、租赁费、修理费、宣
传费、咨询费、诉讼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
产摊销、坏帐损失、研究开发费、技术转让费、业务招待记账凭证模板 费、职工教育费、土
地损失补偿费、其它等)。
④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
业务费、运输费、装卸费、包代开头的四字成语 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差旅费中
的非个人支出、租赁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物料消耗、其它等)。
⑤财务费用(或利息支出)。
日常统计中计算中间投入是按第二种分类计算。
4、计算方法:
计算工业中间投入的具体方法可以分为二种。
一是正算法,即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投入的部分
分别相加,再加上直接材料和财务费用(或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
计。
二是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其中属于
增加值的项目(大体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劳动保险费、职工待业保险费
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
间投入合计。
3/10
在实算操作过程中,可采用倒算法计算。
5、资料来源:
计算中间投入的资料来源,可分别根据企业“产品成本表”、“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明细表归纳整理填报。
(二)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
减免税款—出口抵内销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年末未抵扣数。
二、分配法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
额+营业盈余
三、增加值计算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一)关于“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
末期初差额”的计算该指标的计算与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保持一致。
若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该部分成本,则计算工业总产值时要包括这部
分价格;否则,不包括。
由于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时间不一致,在计算工业总产值时往往难以取得
同口径的“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取“错月使
用”的办法进行处理。
即使用上月会计核算的“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格代替本月
数,至年底一次性调整。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该指标应为本期折旧,
而不是累计折旧。
所以在计算该指标时要用“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的期末数减期初数取
得。
(三)“修理费”的计算“修理费”是指本企业对外支付的修理费用,属中间投
入,不包括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互相修理。
(四)计算工业总产值、中间投入所使用的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使用“生产
者价格”,即工业品出厂价格;计算中间投入使用“购买者价格”。
4/10
“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分别为当期的平均生产者、购买者价格。
(五)实物收入与中间投入的界限企业提供给劳动者的产品和服务应该计
入“劳动者报酬”还是计入“中间投入”,要根据这些产品和服务的用途而定。
如果是主要用于本企业工业生产过程,就计入“中间投入”;如果是满足劳
动者自身的需要,对劳动者的实际生活有改善和提高,就计入“实物性收入”,
即属“劳动者报酬”范畴。
(六)如何划分计入“中间投入”中的“保险费”和计入“工业增加值”中的“保
险费”企业所投保险到底是计入“中间投入”还是计入“工业增加值”,要视保险对
象而定。
如果是为本企业劳动者个人所投保险,如劳动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
险、社会统筹保险等等,就计入“劳动者报酬”,属“工业增加值”;如果是为本企
业的产品、财产等所投保险,就计入“工业中间投入”。
(七)“大修理费用”的处理按新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工业企业不再提取
大修理基金,当期发生的“大修理费用”与中小修理一样摊入成本,所以本期固
定资产折旧中不再包括大修理费用,即“大修理费用”应计入“中间投入”,而不
应计入“工业增加值”。
如果个别企业没有执行新财会制度,仍然计提有“大修理基金”,那么在计
算工业增加值时,本期固定资产折旧中仍要包括本期大修理基金,本期工业中
间投入中不包括该部分“大修理基金”。
(八)“废品废料”的处理该指标是指当年生产的已出售的废品废料价值量
以及未计入产值的副产品的销售值。
该部分价值应计入“工业总产出”,同时计入“工业增加值”。
其资料可从销售部门取得或取自会计明细表“废品废料价值”和“副产品价
值”。
若企业已将这部分价值计入“工业总产值”,在计算总产出时就不再计算。
附件二:
5/10
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工业总产值是工业统计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指
标,总产值指标出现错误将影响工业增加值、增加值率、工业产销率等综合指
数计算的准确性,因此应重视产值的计算。
由于多数企业是由财务人员兼职统计工作,在实际计算中容易出现以下几
种不正确做法:
(1)用产品销售收入或生产成本代替工业总产值;(2)不遵循生产的原则(产品不
是本企业生产的);(3)企业对用自备原材料生产和用订货者来料加工,这两种不同
情况下如何计算工业总产值不加以区分;(4)期末期初半成品及在制品差额漏统;(5)
工业总产值出现负数。
究其原因,多数是因为对工业总产值的概念、计算原则及计算方法不够了
解造成的,现就这方面的问题谈一些基础知识,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
助。
一、工业总产值的定义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
产的工业产品总量。
根据计算工业总产值的价格不同,工业总产值又分为现价工业总产值和不
变价工业总产值,不变价工业总产值是指在计算不同时期工业总产值时,对同
一产品采用同一时期或同一时点的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作为不变价,又称W定价
格"。
采用不变价计算工业总产值,主要是用以消除价格纪律教育 变动的影响。
目前,采用的是1990年不变价。
现价工业总产值指在计算工业总产值时,采用企业报告期内的产品实际销
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价格)。
二、计算工业总产值的原则
1.工业生产的原则。
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计
算工业总产值时都应包括在内。
6/10
2.最终产品的原则。
凡是计人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
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
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对外销售,那么也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也应包括在
企业总产值内。
3.工厂法的原则。
工业总产值是按企业最终产品来计算的,所以不允许同一产品的价值在企
业内部重复计算,但是允许企业之间的重复计算。
三、工业总产值的构成工斜月 业总产值包括:
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
额。
1.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是指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需再进行加工,
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的价值总和。
本期生产成品价值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
本期生产成品价值的计算公式:
本东邪西毒经典台词 期生产成品价值=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数量*本期不含销项税的产品实
际销售平均单价。
凡报告期内产品销售价格有变动,或同一种产品在同一时期有几种销售价
格的,应分别按不同价格计算总产值。
若一个生产周期完成时,还不能确定按哪一种价格销售,可按报告期实际
乎均销售价格计算。
实际销售价格是指产品销售时的实际出厂价格。
7/10
另外,工业总产值中有些项目,如自制设备、提供给本企业基本建设和生
产福利部门的产品和工业性作业等,没有出厂价格,可按实际童话故事范文 成本价或加工费
计算。
2.对外加工费收入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接的工业品加工(包
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产品)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承接的工业性作业所取得的
加工费收入。
计入工业总产值的对外加工费收人应不含销项税,可根据"产品销售收入"科
目的相关资料取得。
3.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是指企业报告期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
末减期初的差额价值。
该指标核算与各企业的会计核算口径一致,未设半成品科目的企业可不计
这部分价值,产品产量统计和中间投人的计算也应与之保持同口径。
四、计算工业总产值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
1.用产品销售收入、生产成本等财务指标代替工业总产值。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统计人员对工业总产值的概念不清。
工业总产值是针对企业当期生产的产品和对加工费收人的价值进行统计,
体现的是报告期的生产总量;而产品销售收入是企业销售产品和对外提供劳务等
主要经营业务取得的收入总量。
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总产值是以报告期生产量作为计算依据,而产品销
售收入是以当期取得的对外销售的产品作为基础。
前者强调的必须是报告期生产的产品,后者在时间段上既包括报告期内
的,也包括报告期外的。
只要统计人员了解了总产值的概念,就可以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
2.将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价值计入总产值。
8/10
此类问题多发生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基
层统计人员在计算工业总产值时,没能遵循工业生产的原则,特别是从事计算
机软硬件制造的企业,更容易出现将本企业外购未经加工的产品按全价计入本
企业的工业总产值。
3.对接全价或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不加以区分。
一般此类问题的发生,是因为有些统计人员不能正确区分在什么情况下按
加工费计算,什么情况下按全价计算。
区分的标准是看企业进行生产所用的原材料是企业自备的,还是由订货者
提供的。
在按加工费计算总产值时也分订货者来料加工和工业性作业两种情况。
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出具有新的实物形态的产品,该产品具有新的使用
价值;而工业性作业是在报告期内以生产性劳务形式表现的产品价值,它只是恢
复或增加原来产品的使用价值。
两种情况下所取得的加工收入,都应包括在总产值内,且按加工费计算,
不能按全价统计。
4.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漏统。
企业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漏统情况,主要发生在对半成品及
在制品进行核算的企业,特别是容易在生产周期较长或报告期内半成品数额较
大的企业发生。
在这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凡会计上对半成品及在制品进行核算的企业,
在计算工业总产值时就应包括这部分的价值,否则,就不包括。
5.工业总产值出现负数。
造成工业总产值填报中出现负数的原因,一般是当企业发生退货时,企业
的统计人员往往习惯按会计上的处理方法,在总产值中扣除退货产品的价值,
当退货数额较大时,就出现了负数。
9/10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违背了生产的原则。
当企业发生退货时,只要不是因产品本身出现质量问题而发生的退货,就
不允许在己上报过的总产值中冲减。
企业内发生退货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当企业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发生退货
时,由于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属于不合格产品,发生退货的数额不得计入工业总
产值;另一种是因非质量问题而发生的退货,退货数额只允许在生产期内进行冲
减,但不得在退货发生时冲减报告期内的当月工业总产值。
10/10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05:18: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15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