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静电力F=kQ1Q2/r2(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7.电场力F=Eq(E:
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3.电场力做功:Wab=qUab{q:
电量(C),Ua数学日记50字 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a-b}4.电功:W=UIt(普适式){U:
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8.电功率:P=UI(普适式){U:电路电压(V),I:
电路电流(A)}9.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t:通电时
间(s)}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13.电势
能:EA=q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
起)}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
荷的整数倍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
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
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场强度:E
=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the对应词 ,q:检验电荷的
电量(C)}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
Q:源电荷的电量}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
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6.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
E:电场强度(N/C)}7.电势与电势差:UAB=A-B,UAB=WAB/q=-EAB/q8.电场力做
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
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
的距离(m)}9.电势能:EA=q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A:A点的
电势(V)}10.电势能的变化EAB=EB-EA{带电尿酸高是什么原因 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
的差值}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
功的负值)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
差)(V)}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S/4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
:介电常数)常见电容器〔见第二册P111〕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
EK或qU=mVt2/2,Vt=(2qU/m)1/2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
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
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
at2/2,a=F/m=qE/m注:(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明列子 异种
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
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
线垂关于马的诗句 直;(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见图[第二册P98];
电磁学
物理概念规律名称
公式
备注
真空中:F=k
库仑定律
介质中:F=k
k
=9.010
9
Nm
2
/C
2
为介电常数
定义式:E=F/q
电场强度
点电荷:E=kQ/r
匀强电场:E=U/d
电场力
电场力的功
电势差
2
q
为检验电荷,
Q
为产生电场的点电荷
F
=
Eq
W
=
qU
U
=
W
/
q
电场力做功跟电荷运动的路径无关
W
为电场力做的功
点电荷电势
电势能
U
=
kQ
/
r
=
qU
定义式:C=Q/U
r
为电介质中的点到点电荷
Q
的距离(取无穷远电势为零)
为电势能的增量
电容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是介电常数,
k
是静电力常量
S/4kd
串联电容
并联电容
C
=
C
1
+
C
2
...
电流
I
=
q/t
电量
q
=
It
电阻定律
R
=
L/s
电阻率=
RS/L
串联电阻
R
串
=
R
1
+
R
2
+…+
R
n
串联的总电阻值大于每一个分电阻值
①两个电阻并联:
R
并
=
R
1
R
2
/(
R
1
+
R
2
)
并联电阻②
n
个相同电阻(
R
)并联:
R
并
=
R
/
n
③并联的总阻值小于任一支路的阻值
电动势=
U
外
+
U
内
U
外
为路端电压,
U
内
为内压,当外电路断开时:
E
=
U
外
部分电路:I=U/R
欧姆定律
全电路:I=/(R+r)
=U+Ir
闭合电路的常用规
律
=U+
(
U/R
)
r
=IR+Ir
电功
电功率
根据这三式,可以得到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三种不同方法
W
=
UIt
=
I
2
Rt
=
U
2
t/R
对水瓶座女生的特点 于非纯电阻电路:
P
=
UI
=
I
2
R
=
U
2
/R
普遍式:
Q
=
IRt
2
①计算电功只能用
W
=
UIt
②计算电功率只能用
P
=
UI
③计算电热只能用
Q
=
IRt
④
W
>
Q
2
焦耳定律纯电阻电路中:
Q
=
W
=
UIt
=
Ut/R
=
Pt
磁感应强度
磁通量
安培力
2
B
=
F
/
IL
,
L
⊥
B
=
BS
B
=
S
当
B
与
S
成角时:=
BSsin
F
=
ILB
(
B
⊥
L
)或
F
=
ILBsin
L
是有效长度是
B、L
间的夹角
洛伦兹力
f
=
qvB
(
v
⊥
B
)
f
=
qvBsin
为
B、v
间的夹角
电磁力矩
M
=
BIS
(平面
S
平行磁感线时)
S
是线圈面积,对
N
匝线圈:
M
=
NBIS
普适公式:=N/t
法拉第电磁
感应定律
导体切割:E=BLv(B
、
L
、
v
N
是线圈匝数,
L
是导体有效长度
三者相互垂直)
自感电动势
感抗
=
L
I
/
t
X
L
=2
fL
L
是自感系数(自感或电感)
容抗
X
C
=
1/2
fC
最大值:
交变电动势、电流
m
=
BS
I
m
=
m
/R
S
为线圈面积,为角速度,
R
为全电路的总电阻(线框从中性面开始转动)
m
瞬时值:
e
=
正弦或余弦交流电
的有效值
sin
ti
=
I
m
sin
t
U
m
=
I
m
R
为电路电压最大值
理想变压器
U
1
、
U
2
、
I
2
、
I
2
与
n
1
、
n
2
分别为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与匝数
周期:T=2
振荡电路周期频率
频率:f=
L
为线圈的自感
C
为电容器的电容
电磁波波长=
c
/
f
f
为频率,
c
为波速,为波长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05:15: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15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