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浅谈艺术的形象性
作者:王茹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4期
摘要: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形象性,这是构成艺术作品的最基本元素,在历代文人
画家对于艺术的研究上,形象成为审美和艺术范畴里的重要命题。艺术形象在艺术创作中尤为
重要,它直接关乎作品的优劣,抓住了形象倪姓的来源 性这一主脉,就握住了艺术创作中的中心主线。
关键词:艺术;形象性;创作;典型
中图分类号:J5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为什么呢 2(2017)12-0027-01
从历来对心理话剧 于艺术本质的探索,可以得出,艺术的本质特征分为三个方面,即艺术的形象
性、主体性、审美性。其中“形象性”居首要位置。
在最早的美学文献里,老子和《易传》里都有提到一个概念,那就是“象”,并且为之做了
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这二者所讲的“象”还有区澳大利亚地理位置 别,早在老子的《道德经》最高的哲学范畴就是
有关于“道——气——象”的论述,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老子
主张,“象”包含在“道”这种真实的存在之中。显然,老子所谓的“象”主要是依据于“道”,即解
释为“事物的具体形象”而言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而《易传》有所不同。
《易传》突出的就是“象”这个范畴,并且提出了“立象以尽意”和“观物取象”这两个命题,
从而构成了美学思想发展的重要环节。《系辞传》对于“象”的解释为“象也者像也,谓卦为万
物象者,法像万物”,此处的“象”不能等同于审美形象,但是比起前面老子所说的“象”来,
《系辞传》更接近于审美形象,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谈到的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所谓“形象性”一方面可以相对于“逻辑性”来理解,
科学、哲学等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具有逻辑性的,艺术不同于逻辑性的刻板和生涩,它可以运
用形象来具体可感的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所以,任何艺术都不能脱离“形
象”。
那么,为什么“形象”对于艺术来讲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呢?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
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立象以尽意,即:概念不能表现或者表现不清楚、
不充分的,形象可以表现,可以表现得清楚,可物业公司简介 以表现得充分。“象”是具体的、显露的、变化
多端的,艺术归根结底是要表现人的内在的思想情感,这可谓之“因”,艺术作品是思想情感的
物质体现可谓之“果”,艺术形象就是用以承载作家思想情感的用以完成艺术作品的桥梁,是能
“尽意”的必然形式,缺之不可。
龙源期刊网
形象性讲究主观性与客观性统一,即是画家所看到的客观实在与自己内心所感所发之间的
融合贯通,只有当艺术作品与作者内心情感对话和沟通时,形象才能打动人。也就安全责任 是说形象性
的另一层使命就是代替画家说话,用它自己的特性来宣示画家的真实思想。
鲁迅先生说过:画家所画的,雕塑家所雕塑的,表面上是一张画,一个雕塑,其实是他思
想和人格的表现。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
的传世作品《韩熙载夜宴图》,这些充分显示画家对于人物和社会生活深刻的了解和感悟,这
就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之后的结果。
形象性讲究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炸平菇的做法 容和形式,艺术欣赏中,直接作
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形式,但是艺术形式要想打动人、感染人就必须要有好的内容来支
撑,罗丹讲过:“没有任何一件艺术品,单靠线条和色调的均匀,仅仅为了视觉满足的作品,
能够打动人的。”例如《愤怒的丘吉尔》肖像,这张肖像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
争的斗志并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摄影师成功又巧妙的从丘吉尔的诸多姿态中挑选了最切合主题
的动作,由此可见,想要更好的表达内容,在千千万万的形式中选择最优,是很重要的。
艺术形象还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形象想要成功,必须要有独特和鲜明的个性,而这
些个性又具有广泛的社会概括性,正因此,它能够传达大部分人的意志并且为之感同身受,能
够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和代表性。其最集中的表现就是“艺术典型”,艺术典型是艺术形象的凝练
与升华,要想成为真正的优秀的艺术家,作品中必须要有不朽的、充满生命力的形象,比如
《红楼梦》里面的林黛玉,鲁迅笔下的阿Q,和水浒传里面的一百单八将等等。他们不仅有活
生生的个性,而且具有极为深刻的性格内涵,而且反映了特定的时代的特点,在这种典型人物
身上任何人都不可能无动于衷,他会使人震撼,使人警醒。这些典型形象之所以长久以来被人
所熟知,不是因为他们多么具有“个性”,而是作者巧妙地把这些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在他们这
些典型人物身上,我们能或多或少的找到自己的影子。
形象并不只是单单有形的象形,而应该是有形的和无形的形象相结合的形象,只有如此,
才能真正表现宇宙的真理,艺术家在塑造形象时,不仅要从实际出发,造就生活中本来就存在
的形象,还要在创作过程中创造出生活中所没有的但是更能深刻反映本质的形象,达到一种虚
实相生的境界。比如画家郑板桥,他在关于创作的过程中注重“声”“光”“影”,郑板桥说:吾凡
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这就是说画家要以造化为师,造化就是虚实
结合,有无相生的形象。
艺术的形象性的完成,必须经过严谨的构思和不惜劳苦的实践和高度熟练的技巧以及对生
活细致独有的感悟,而这些都是要经过长期艰苦的不断积累、总结、提炼和升华才能获得的。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02:07: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13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