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
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把思想
品德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中去。语文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教师不仅是
课堂各种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活动的促进者,也是学生的对话者。在
《春》一课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运用CAI多媒体教
学手段,结合教师组织、启发、鼓励、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思维方向、
路线、探求未知领域的知识,使学生尽可能独自去开掘知识宝库,充
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通过知识
的拓展延伸,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和感知课文,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课文
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
第三单元第1课。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学会有感
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语言之美。《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
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
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春》不但在选材上、谋篇上紧
紧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语言的技巧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春》之后继而学习后几篇课文来加深理解人们热爱自然的感情,并
在诵读中体会、学习观察自然的方法,学会用形象的语言描写景物。
因此,学好本文对学生学好后面几篇文章是很有内丹术修炼方法 帮助的。
[教学对象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抒情散文,但具体的学习全篇都是写景
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生了解写景的特点,懂得写
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还要欣赏作品准确生动的语言。通过学习本课,
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
慢和语调的抑扬学习这篇优美的散文。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2.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3.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学习重点]
1.感受作品优美的语言,学习观察、描绘、抒情的写作方法。
2.体会各种修辞方法和运用和效果。学习本文的语言艺术。
[教法设计]
1.本课以合作、探究为主。结合自主等多种方法,培养学
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读少讲。特别是描绘的几幅画面,让学生取代老师的
重复教学活动,并从反复的读写活动中细细品味文中节奏明快、朴实
清新、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学法指导]
“读-讲-读-赏-读”。读书分三个层次:让学生熟悉课文,让学
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深刻领悟作者表达的感情和文章遣词用
语的妙处。夹在读书之中的“讲”与“赏”分别是指:“讲”,清除
文字、词语等障碍,理清文章的结构;“赏”,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
础上,运用实例赏析,体会作者选用词语和句子的妙处和所抒发的感
情。运用此法,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精要的指点下,在回环往复的读书
中,自己体悟,加深理解。
[媒体设计]
本文是篇美文,可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
中得到熏陶。采用多媒体设备,欣赏配乐朗诵的录音,或给学生的朗
诵配上音乐,提供春的精彩画面。
[预习指导]
1.扫清文中的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搜集整理一些关于“春”的古诗句;了解朱自清其人其事。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1、(导语)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
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
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请你给大家举一两个例子。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朗诵佳句。
课件展示,图文结合,欣赏感受诗的意境、春的神韵,为课文教
学做情感铺垫。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绝句》,韩愈的《初春小雨》,白
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忆江南》,杜牧的《江南春》等等------
2、(导语)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共
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
请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朱自清——生平经历、渊博知识、走遍世
界、作品成就等等。意在引发学生对作者的敬佩之情。
课件作恰当展示: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
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幼年在私塾读书,
受中国传统文化描写桃花的古诗 的熏陶。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清华大
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代表作有《荷
塘月色》、《绿》、《背影》。
二、诵读欣赏:
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学习文学作品,更要在诵读
中体会其美感。
1、朗读指导: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熟悉课文,这是朗读好的
前提;细心体会,理解课文,这是朗读好的基础;以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
作品的美感。
2、四人小组朗读交流:指正读音,互相间合作讨论朗读情感的
处理。
3、学生代表朗诵展示,配以音乐《秋日私语》。
三、结构之美:
《春》的结构严谨精美,作者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描绘,
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其构思布局,颇巨匠心。
问:美文都有一个精美的结构,《春》的结构严谨精美,你能发
现文章结构的精美之处吗?
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理清课文的思路,讨论内容写在白纸上。
[明确]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
春风图——风唱春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颂春
盼春
绘春
四、品味探究: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感情。
《春》的语言秀雅生活拮据 清新,朴实隽永,令人感受到那“味道极正而
且醇厚”的情致。
●合作探究:
1、问题设计:
a、你最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说说喜欢的理由。
或文中哪个句子、哪个词语运用最妙?说说理由。
或这幅春景图中,有人有物,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远有近,
有高有低,你能说说这样描绘景物的妙处吗?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
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白萝卜汤做法 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
[明确]
(1)小草偷偷象棋基础 地从土里钻出来。
“钻”字用得好,“钻”字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破土
而出的挤劲。
“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
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偷偷地”要轻读,将
“钻”换成“长”或“蹿”就平淡了,既没有了那种顽强的生命力,
语言也不生动形象了。
(2)“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
末?
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烈,突出小草嫩
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读时第一字重读,后两
字要轻。将“嫩嫩地,绿绿的”放回原来的位置,作比较,体味不同
的效果。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土豆肉丝的做法 雪。
用比喻写花色的美,不直接说出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
而用“火”、“霞”、“雪”作比喻,不仅使色彩更鲜明,而且激起
读者丰富的想象力。
(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叫)着。
“闹”字不仅有声音,而且有热闹的气氛,绘声绘态,表现出一
派明媚的春光,烘托出一片热闹的气氛。
(5)花散(开)在草丛……
“散”有“分散”的意思,写出了野花之多。
(6南方水果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
不寒杨柳风。”母亲的手抚摸地感觉:温暖、亲切、慈爱、幸福、深
含感情。
(7)四幅春景图写法和特征把握。
名称
特征
角度
写法
修辞
春草图
嫩、绿、多、软
由物到人
正面与侧面
结合
拟人
春花图
多、艳、甜
由高到低
虚实结合
排比、比喻
春风图
和悦
触觉、嗅觉、
视觉、听觉
多感官描写
拟人、比喻
春雨图
细密、轻盈
由物到人,
由近到远
动静结合
排比、比喻
本文发布于:2023-04-14 22:09: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11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