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方法

更新时间:2023-04-14 14:26:45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14日发(作者:皮诺草)

六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六种高效的学习方法1、注意力稳定性理论:必须有目的地预习

注意力稳定性。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稳定,而是周期性起伏变化,通俗讲就是如

果课堂上课45分钟,真正有效时间大约不到20分钟。

因此,要成为学霸,有效的课堂时间必须用来听重点,听难点,听方法思路的,而

要机动车检测 做到这一点,有目的地提前预习非常重要,必须要带着问题听讲。很多人不明白这

一点,关于历史的名言 要么不预习,要么稀里糊涂预习,虽然瞪大眼睛听讲,最后只能自证智商确实

存在差异!

课堂听重点太重要了,特别是对于N多年没踏入课堂的人来讲,集中精神听讲基本

不可能,时不时就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坐立难安,尽管大多数时候在开小差,但

我对上课内容吸收非常高效,这归功于有目的的预习,带着问题听课,一旦老师讲解

到问题内容,自然就全神贯注!

2、记忆衰退理论:必须及时复习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社会实践活动作文 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

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上面曲线告诉我们及时复习非常重要,但实验又证实,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也非常重

要,并非复习就有效果,正确的时间点进行复习就会事半功倍!

什么才是最佳的时间节点?

实验给出的建议是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

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很难再遗忘。

但对于较为繁重的学习,这近乎不太可能,自考君个人的实践是:即时复述很关键

(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12小时或睡前温习很重要(最好是通过题目巩固),1天

后、2天后、8天后三次复习,效果通常就已经非常不错。

3、记忆编码理论:必须动手构建知识树

认知心理学研究指出,记忆效果取决于信息编码方式,“深层次”加工比“浅层次”

加工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提取。换句话说,记忆和理解取决于如何加工信息。

加工深度很难衡量、定义,因时而异,但有效的深加工肯定是在记忆内容和已知信

息间建立联系,而建立知识树是最为有效的方式,通过树形结构把知识串联、和组织!

以年初的考试学习为例,书本不是一个个知识点的无序堆积,而是一个树形结构,

一个节点就是一个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建立并完善这课知识树,在学习中不断调

整、增删节点,不断发展、壮大这棵知识树。

知识树一旦被搭建出来,每一个节点就是一次思考,每一次思考就是与周边知识节

点的一次连接,知识之间的联系就越来越紧密,知识树也就越来越有条理,越来越有

生命力,很多问题自然而然就能触类旁通、融会贯通,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一团浆糊,

毫无头绪!

4、内隐语言理论:打破学习错觉

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学得好,是错将熟悉当做知道。

比如我们学习一个章节内容,画了重点记号,甚至还做了笔记,这时我们可能会认

为学得很好,对知识点也了如指掌,但如果合上书做个简单的自我检测,瞬间就会忘

掉三四成我眼中的学生会 。

再比如,问自己一个经典问题:“什么是囚徒困境”?心里是不是很快闪出“两个

人”、“博弈”、“策略”等关键词,觉得对这个问题很熟悉,但如果我要求用你完

整描述出来,你真的知道吗?

在学习中,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复习时,我们的内隐语言抓住了几个关键点,就会产

生学习错觉,误以为都知道,但知识点不是孤岛,是由逻辑关系构成的,这需要外部

语言去描述、串联,唯有经过外部语言检验,才是真正的掌握理解!

因此,必须将内部语言转换成外部语言。认知心理学推荐生成与测试两种办法:

生成效应是指向同学、朋友、家人解释解释所学知识,在解释过程中,主动思考组

织知识,构建出知识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有经验的同学都知道,很多灵感都是在给别人讲题中产生,甚至是请教别人时恍然

大悟,另外做讲座之类的对掌握知识非常有用!

5、情绪绩效理论:压力是资源

考场发挥和临场心态是非常重要的,那一刻的个人心态抵得上几个礼拜、几个月甚

至几年的苦功!

这里涉及到情绪绩效理,即情绪唤醒水平和绩效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的关系,情绪

太低或太高都会损害绩效。所以适当的压力是有好处的,完全没有压力或压力过高都

会影响发挥。

6、合理休息,休息也是学习的一种

有很乡风文明建设 多关于学习时间与效率的研究,这些研究证实:超过2小时学习效果就逐渐递

减,超过4小时根本就没有效果了。因此合理的休息与高效率的学潮汕海鲜砂锅粥 习同等重要,长时

间无效学习尤其会让人四年级英语试卷 心生厌恶。

要想长期能够保持稳定的学习效率,就不能一次过度消耗甚至透支,要确保每次学

习时精力都能够恢复。

对于长期的学习,明智的做法是,控制每天的高强度学习时间,避免精神疲劳或逆

反心理,简而言之:

1)短期内,要合理调配好学习与休息,避免过度透支精力和兴趣,要细水长流。

2)长期看,长时间的坚持学习,能够让身心能逐步适应,之后可逐渐增加学习量和

学习强度。

此外,研究还证实,学习之后休息或睡一会,能有效提高记忆效果。

提高成绩的有效方法一:计划性

制定计划,是学习成绩提高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学习要有计划性,制定计划可以

是长期的计划,也可以是短期的,最好是长期和短期都有,发展离不开计划,中国制

定“五年计划”,才有了长远发展,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计划”,比如长远计划为

一年:我今年要达成哪些目标,今年要做多少套题,今年要突破哪个科目的短板等。

短期计划为一周:具体根据长远计划去细分,再根据一周计划去分到每日计划,每

日计划可以在当日起床时制定,洗漱好后花几分钟想一想:今天要干什么?今天要做哪

些题,今天要掌握多少知识点......

规划好年度计划到每日计划后,要落实到位,学会鞭策自己,要求自己。当日计划

当日成,当周计划当周成,对于计划,要有不到南山不回头的决心。

积累下来,也许以前让你遥不可及的梦,原来距离自己这么近。

二:先预习

一篇文章、一道解题、多疑才能多知。

养成预习的习惯,在学习新知识时,提前预习,收获最大,你知道了你有什么疑惑,

对哪些不懂,哪些需要问,哪些需要注意,知道了这些点后再去听老师的讲述,会有

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比其他没有预习的同学要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知识的核心要点。

当其他人听得一脸蒙的时候,你已经知道你要听哪些要点了,这样不仅能培养自主

学习能力,也能掌握学习的主动,让自己更有自信。

三:再复习

温故而知新,对于当日学过的知识,要及时的巩固,人的记忆遗忘规律是这样的,

在第一天时,遗忘速度是最快的,如果没有及时复习,就会只记得大概的25%,随着

时间的推移,遗忘会越来越弱,到了第6天,记住的就基本不会遗忘。也就是说,如

果学的新知识,到第六天还没有被遗忘,那么表示你已经很好的记住它了。

在计划中,复习回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将所学的知识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每

周回顾,每月回顾,才能将大部分知识点牢牢地悟透彻。

具体做法:可以在每天临近睡觉的时候,将一天所学的知识点过一遍,到了第二天

会发现很有效果。

四:记录错题

被誉为“高考神话”的衡水中学里,基本上每一个学生都用错题本。

用经济术语来说错题本就是投资最小收益最大的项目。

每一科都备一本错题,将平时考试中所错的题目记录在对应的本子上,在考试前,

把复习中心放在错题本上,精准定位,迅速回顾自己不足的短板。

可以说错题本就是精华本,记录了所有自己犯过的错误和不足。

当错误能够被摆上台面,说明成功就还有救。

五:解题思路

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解题思路,可以多请教老师,一般出题人都会根据固定思路出

题,只要把握的到解题思路,哪怕解错了也会有得分。

解题思路需要大量的刷题才能培养,在解题时多想想,1怎么做出来的2为什么这

么做3整个的解题方法4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5变成另一道习题会座右铭小学生 解吗

同时多问问老师同种类型的题目是怎么答的,如果错解了,是解题思发成语接龙 路错了还是其

他问题。

学习的四种误区囫囵吞枣

这是贪多求快的心理在作怪。读书好比吃饭,匆匆忙忙地狼吞虎咽只会造成对知识

的消化不良,细嚼慢咽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才能吸收好。

如果吃得很快,刚吃到嘴里还没品尝就咽下去了,就算吃完了也不会知道是什么滋

味,也不好消化。朱熹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

味也”。

浅尝辄止

这是蜻蜓点水的心理在作怪。对于已经学会的东西,还要身体力行地去运用,更何

况对于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还没有真正学会的东西呢?浅尝辄止是无法学会的,更不

用说笃行了。

正确做法应如王阳明所说:“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

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

专找捷径

这是急于求成的心理在作怪。“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虽然对工程项目可以赶工期、

提进度,学习也可以赶时间、大香蕉75 提效率,但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和材料是不能省略、不可

缺少的。

缺工省料,会造成知识体系的大厦基础不牢,极易坍塌。有一个笑话,说一个富翁

大修土木,想建一座三层楼的房子,他看见工匠们打了很深的地基,又在地面上立柱

砌砖,连忙跑过去,对工匠们说:“我要的是第三层,下面的第一、二层我不要,你

们这样做不是太浪费了吗?”我们学习可不能像他一样啊。

遇难即止

这是畏首畏尾的心理在作怪。“攻书不畏难,难终成易;求学莫怕苦,苦后变甜。”

古人读书遇到的困难比现在人要多的多,却保持着求知若渴的劲头和不畏困难的精神,

“寒夜读书忘却眠”,甚至“挟策就枕”。

北宋名臣范仲淹年少时“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思想家顾炎武每逢外出

“则以一骡两马,捆书自随”。对遇到的问题他们不怕苦思冥想,提倡“书从疑处翻

成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比前人,我们有何困难值得畏惧呢?

“活到老,学到老”。让我们趁着还有不少时间,端正学习态度,多学习,爱学习

吧!


本文发布于:2023-04-14 14:26: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07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医学术语
标签:学习的方法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