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4-14 01:54:32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14日发(作者:wps201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质课教案设计(优秀3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质课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

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铿锵有力、振兴中华”等词

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

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在12岁的时候,就立下了这样远

大的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预习展示,字词过关。

1、出示文中词,两人小组过关读。加点字的读音易错,要特别注意。

2、小组展示读。

3、齐读。

4、指导书写易错生字:

三、课文朗读,把握内容。

1、指名轮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随机正音,指导读出语气,在读中理解

“租界”、“中华不振”、“耀武扬威”、“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

语的意思。

第1页共11页

2、概括课文的三部分内容。浏览课文,你觉得课文写了几件事?能概括出

来吗?

(1)初到沈阳,听伯父说不能到租界去,因为当时中华不振。

(2)周恩来和同学闯进租界,看到外国人轧死了中国人,中国巡警不但不

为中国人撑腰,还加以训斥,围观者也敢怒不敢言。

(3)在修身课上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目标。

四、精读感悟,领悟周恩来立志原因。

(一)第一部分

1、找出周恩来初到沈阳后和伯父的对话,并用心读一读。

2、出示对话部分,师生分角色朗读。

3、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

4、同桌分角色朗读。

(二)第二部分

过渡:听到伯父说不让自己到租界去,还说是因为“中华不振”,周恩来

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到租界看个究竟。于是在一个星期天,周恩

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梦见杏子 。

1、周恩来和同学闯进租界,先看到了什么与租界外不同的景象,又看到了

什么令人气愤的事情,用()和标出来。

2、指名读周恩来和同学在租界里看到的景象。

3、出示租界外老百姓的生活图片,想象周恩来此时的心情。(伤心、难

过,为中国这么落后)

4、出示第八段中周恩来看到的令人气愤的事情,指名学生朗读。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

一个领略的近义词 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

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

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

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5、把“哭诉、得意扬扬、原指望、谁知、不但不、反而、只能”变红,再

第2页共11页

请学生朗读,听着朗读,你脑海了浮现出了什么画面?

6、边读边想象画面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请大家运用这种方法,自己读一

读这段话。

7、把你看到的画面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齐读。

8、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

为什么洋人轧死了中国人还得意扬扬?

为什么中国巡警不惩处洋人,反而把中国妇女训斥一通?

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却“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9、这无数的问题其实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什么?(中华不振)

你们的疑问也一定是周恩来的疑问,此时此刻,周恩来才真正理解了他初

到沈阳后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了。

(三)第三部分

1、从租界回来,周恩来常常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想什么呢?

2、在修身课上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时,同学们踊跃回答,有

的说……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

怎样叫踊跃回答呢?师生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理解“踊跃”的意思。

3、通过教师引读感受周恩来的抱负和胸怀。

当魏校长请一直静静坐着的周恩来回答时,他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

答——生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出示)读!

同学们,周恩来为什么而读书?(生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请同学们清晰而坚定地回答,周恩来为什么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

而读书?”(生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请同学们铿锵有力地回答,为什么而读书?(生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书!)

是的,12岁的周恩来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

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第3页共11页

五、总结全文,感悟三件事的内在联系,寻找读写结合点。

1、周恩来在修身课上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目标,你觉得

原因是什么?

2、课文写了三件事,你觉得它们前后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吗?

听伯父说不让去租界是周恩来闯进租界去的一个原因,在租界里看到的这

件事不但让周恩来真正懂了了“中华不振”的含义,还是他树立“为中华之崛

起而读书”这个远大志向的直接原因。

3、是啊,一个人树立一种读书目标总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读了这篇课文,

你是否也要好好想想“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呢?那就请仔细想想,你是为

什么而读书的,或者说从今天起你准备为什么而读书?

4、我想,你之所也树立这样的读书目标,一定也有原因,那就让我们好好

思考一下,然后仿照课文的写法,以“为而读书”为题,写一写自己的故事。

六、布置作业。

1、以“为而读书”为题,仿照课文的写法,先详细写一两件事,然后引出

自己树立的读书目标,写自己的成长故事。

2、继续深入阅读课外书《少年周恩来》,为下周阅读课的读书交流做准

备。(已经提前一周布置学生阅读这本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质课教案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风和日丽、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

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2、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

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4、了解伟人的成长过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

展示学习的收获。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第4页共11页

(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回头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小时候

为什么读书?

(二)同学介绍搜集周总理的资料

(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

看有关周总理小时候的录像资料,特别是讲他在修身课上回答校长的情

景。

(四)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

(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

释。

(2)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待会在全班交流。

(3)边读边思考,课文写海子的现代诗 了几件事?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

之崛起而读书“?

2、生字中“嚷、惩、铿、锵”是后鼻韵,“范、巡”是前鼻韵。“范、

惩”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3、反馈交流兔子简单画法 ,词语方面重点检查“焦点、耀武扬威、得意扬扬、铿锵有

力、诸生“等词语的意思。

4、学生提出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5、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

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

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

父说的话的含义;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

崛起而读书”。

(五)学生反复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读课文。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

感。

(六)课堂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第5页共11页

教学流程

(一)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的第一部分。思考:你从这部分中体会到了什么?

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指名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尤其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

时,“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为什么

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

吗。.。.。.”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

3、尊重学生自身的体会,不要强求学生所有的体会都一样。教师相机的作

出指导。如:从“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体会到周恩来对这些事情

的关注。“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

的土地吗。.。.。.”体会到周恩来是一个善于观察周边的事情。

4、全班朗读这部分,注意要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二部分,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2、学生读完课文后,想象当时的情景,四人小组演习当时情景。给学生提

供当时的情景: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警察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

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3、学生演完后,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这样欺凌

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社会现实:贫穷落后,受到列强的欺

凌。深刻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

3、学生想一想当时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沉思什么呢?写一写当时他沉

思什么?

4、全班交流写的内容。

第6页共11页

5、读这部分,你从周恩来小时候身上体会到了什么?

(四)课外延伸。

1、阅读关于写周恩来总理故事的书,从而进一步了解伟人。

2、将你所了解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本

等形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质课教案设计篇三

一、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

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

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

向。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文章。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会水到

渠成的解决学生“为什么而读书”这一古老而又崭新的问题,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周恩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远大wps加水印

志向的过程,深入地体会周恩来树立志向的情感历程,培养学生的理解、感

悟、朗读和的能力。

2、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

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中华崛起)咱们把这两个词语连起来读一读!(生读)

“中华崛起”是什么意思?

中国一天天繁荣、强盛起来,听到这样的消息,你有什么感觉?(兴奋、

激动……)那我们就兴奋、激动地再来读读这两个词!(生读)

有一位少年,他就是以“中华崛起”作为自己读书奋斗的目标,他是谁

第7页共11页

呢?(生答:周恩来)

看来,课前大家是认真预习过课文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5课(板

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直奔文章主要事件

那么,你对周恩来有哪些了解呢?谁愿意交流一下?(生交流)是啊,周

恩来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

担任政府总理。正是因为周恩来从小就树立了这样的读书目标――为中华之崛

起而读书,所以他才能大有作为。那么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才促使他立下这

样的远大志向呢?相信大家认真读过课文之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现在,谁愿意来给大家读读课文?(指名读课文)

那么其他同学就认真听,边听边思考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好了,开始读

吧!(生读课文)

1、课文当中有几个比较生僻的词语,我们再来读一读。(出示生字卡片)

(灯红酒绿耀武扬威衣衫褴褛惩处铿锵有力)

2、交流: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才促使他立下这样的远大志向呢?

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租界地)

你知道租界地是什么地方吗?(生交流)

师补充:所谓的租界地就是一国以租借的名义,在别的国家取得土地,他

有土地的使用权,而土地的所有权仍属于原来的国家。而我们课文中所出现的

“租界地”是帝国主义国家强行占有我国的土地,他们想打着租界的幌子,其

目的是把我国的土地据为己有。

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这件事?(7、8两段)

三、研读课文,体会中华不振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地再读7、8两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事情发生的过程

中在场的都有哪些人?他们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选择给你留下印象最

深的,一会儿起来交流一下。也可以边读边把相关的句子划下来。

1、场的都有哪些人?

中国妇女

第8页共11页

洋人

中国巡警

旁观的中国人(“我”属于旁观的人)

2、择印象最深的交流

A、中国妇女:

为什么她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怜)(板书:可怜)你能把课文中描

写这位中国妇女的句子读一读吗?(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

着什么……)

“衣衫褴褛”是什么意思?(生答:就是衣服很破旧)这说明了什么?

(她家里很穷)那么她在哭诉什么呢?(生答:她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

了)是啊,可能今天早晨他们出门的时候还是高高兴兴,有说有笑,可是现在

却被洋人的汽车无情地轧死了,她怎么能不伤心?怎么能不悲痛?怎么能不哭

诉?现在,她仅仅是希望中国巡警能给她一个公道,但结果呢?换来的却是什

么?――是中国巡警的一顿训斥!大家看,多么可怜的中国妇女啊!

B、洋人:

洋人的哪些表现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的

站在一旁)(板书:得意扬扬)

你知道“得意扬扬”是什么意思吗?那我们通常做了什么事的时候才会

“得意扬扬”?(生答)是啊,当我们考试取得好成绩,妈妈表扬了我们,这

时候我们才得意扬扬;当我在故事比赛中夺得了冠军,这时候也有些得意扬

扬……那么,洋人是做了什么好事吗?(不是)是啊,他把中国妇女的亲人轧

死了,还得意扬扬,此时此刻,他可能在想什么?(生回答)

同学们,你们看啊,多么令人气愤啊!多么令人恼怒啊!此时此刻,你心

中对这位洋人有着怎样的情感?(气愤、恼怒……)当我们这些情感上升到顶

点,就有可能化为一个字――什么?(板书:“恨”)是啊,多么可恨的洋

人!(板书:可恨)

C、中国巡警:

你能说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理由吗?来,把课文中描写这个中国巡警的

第9页共11页

句子读一读。你认为这位中国巡警应该怎么做?(生答)可是他却恰恰相反,

来,咱们一齐读读这句话,注意把其中的一对关联词“不但不……反而……”

重读,好,开始!作为一个具有中国国籍的中国人,中国巡警不但不帮着咱们

自己人申冤,反而替洋人撑腰,真是(板书:可恶)可恶之至!而且课文当中

还有一处写到中国巡警,他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那些巡警的?(生答:耀武

扬威)(板书:耀武扬威)“耀武扬威”是什么意思?(很神气、很威风)你们

能做个“耀武扬威”的样子给老师看看吗?是啊,那些中国巡警在租界地上就

是这样的“耀武扬威”!他们是依仗着谁的势力才会这样啊?(帝国主义),这

不由得使老师想起了一个成语叫――狗仗人势!这些中国巡警在我们自己的土

地上,竟然依仗着洋人的势力“耀武扬威”、胡作非为,的确可恶!

D、围观的中国人:

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

头……)同学们,假如当时我们就在现场,亲眼目睹了整个事情的经过,作为

我们――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气的中国人,你觉得,你想怎样做?或者你觉得

你应该怎样做?(生答)

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看来你们都是些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中国人!

那么,当时那些在场的中国人他们都无动于衷吗?(不是的)你是从哪儿看出

来的呢?(生答: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板书:紧握拳头),是

啊,他们也气愤、他们也恼怒,但是他们却只是“敢怒而不敢言”,只能把无

边的怒火攥在紧握着的拳头中,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又感怎样呢?意思是

说――是啊,谁也不敢怎样,也只能是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罢了!当读到这

儿,我们不能不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什么?谁来说?(生答:耻辱、

羞辱、可悲……)是的,大家说的太好了,这真是一群“可悲”的中国人!(板

书:可悲)

补充资料: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一位“可怜”的中国妇女、一个“可

恨”的洋人、一些“可恶”的中国巡警再加上一群“可悲”的中国人,共同导

演了这样一出令人气愤、令人恼怒的一幕,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能从课文中找

出这样一个词吗?(中华不振)(板书:中华不振)

第10页共11页

是啊,与我们讲课开始所说的“中华崛起”刚好相反,中华一日比一日衰

败、落后!当时,我们国家正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清政府腐败无

能,相继与帝国主义国家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使的我们国

家越来越贫困,越来越落后,贫困就要挨打,落后就要受欺负,所以才在我们

国家的境内出现了外国人的租界地。正如老师前面所说:他们是打着租界的幌

子,实际上是想把我们中国的土地据为己有,英国、法国等许多国家在中国都

有租界地,并且他们在租界地内开设夜总会、建设跑马场秋天脱发 、公园等,正如课文

中所描写的一样,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来,我们一齐读一读!(齐读:

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

象我们课文当中所写的这样的例子,在当时的中国是时有发生。

第11页共11页


本文发布于:2023-04-14 01:54: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306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画展前言
下一篇:扁鹊治病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