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总觉得自己没有错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是不是觉得自己做的总是对的的?下面是收集整理的为何总觉得自己没有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在与人发生矛盾或经历失败的时候,我们常常不愿意承认是自己在某些方面、某个环节做错了,即便是有凿凿证据的情况下,人们也倾向于否认自己的过错。我们为什么不愿意相信“是自己错了”?
其中一个原因是人们会倾向于选择性地遗忘自己做得不对或不道德的事,这种现象叫“非道德健忘症”。美国西北大学商学院和哈佛商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们会清楚地记得他们做过的好事、正确的事,但对于不那么合情合理的行为则记忆不深刻。这可能是为了保护“道德自己”而下意识做出的选择。所以,当他人说起自己在某些事上做法不妥当时,人们通常会为自己辩解道“我做得哪有你说得那么过分”。当然,并不是所有不道德的行为都会被我们遗忘,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错误行为,我们就不能若无其事地说“我没错”了。
另一个让人觉得“错不在我”的原因是“归因偏差”,指的是人们会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成功等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自己的能力、努力、性格等,但对错误、失败等坏事则更多地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考试没考好,常见的归因是题目太难、时间太紧或打分太严。人的这种认知方式主要是为了维护自尊和直接放形象,把能体现自我价值的事情归功于自己,而损害自尊心的.事情就“与己无关”。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把团体任务的失败归罪于他人而把自己的责任撇清了。
首先,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考虑的。假设我们与别人发生了矛盾,我们会产生诸如愤怒,伤心等等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的产生都是因为这件事而导致的心情变化。先不论事情的孰对孰错,我们先假设对方是对的,你也明白了对方是对的,但你的第一情绪绝不会是欣然接受,很开心的说你是对的,你一定会先有难过的情绪,因为这是出于自我保护的一个本能,你的潜意识必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为了保护自己,自然是默认为自己所存在的个体是正确的。
其次,有的人在乎的并不是事情本身的对与错,他对于事情的对错探究实则没有任何兴趣,他更关注的是自己情绪的变化,如果那个人脾气暴躁,听到批评,他很难会去思考这件事情的对与错,他会优先遵从自己情绪的调配,优先选择对自己情绪进行一个发泄,而这个发泄最好的理由就是坚持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正确性。
再者,或许这个想法比较阴暗,他对矛盾双方的认知存在阶级的概念,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上位者,一个上位者对于下位者而言应该一切都是正确的,下位者对上位者提出的质疑是对阶级与权力的挑战,是对自己地位的威胁。就好像是一个学生,平时成绩很好,是全校的第一名,有时候他就很难容忍在同一道难题上一个成绩普通的学生做对了答案,而他觉得的正确答案确是错的。
最后,有时候在第一阶段的情绪过去后,有些人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但他们绝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有些人自尊心过强,觉得认错是一件掉面子的事。抑或者是另一种可能,名著《三国演义》里的曹操一辈子知错改错却绝不认错,因为曹操作为曹魏集团的最大领导人,他需要的是威信,如果一个***经常犯错,那会让公司的员工认为作为决策者的***能力不足,是个银*蜡样头,那样就很容易在集团内部引起恐慌,最后导致集团的土崩瓦解。尤其是在曹操的那个年代,***神话自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手段,哪一方枭雄没有什么惊破天人的,神乎其神的事?如果这时候让别人发现那个跟神一样的老大其实不过是个凡人罢了,那会怎么样?况且,对他们这种人来说,认错并不是最根本,最根本的是知错改错,能做到知错改错,是否认错又有什么关系呢?
承认自己的不足,本身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
即使自己不对,潜意识也会找各种理由来论证:我没有错,错是别人的。
但我觉得人非圣贤,承认自己的不足,也是一种担当,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
当福原爱接受采访时说起丁宁,她向丁宁请教乒乓球技术,丁宁和盘托出,没有丝毫保留。
她很惊讶,觉得这种机密战术,教给了别人,别人超越了自己怎么办?很坦荡地说:如果是她,可能不会和盘托出。因为她怕别人超越,因为根本原因就是她实力不够。她从心底里敬佩丁宁,从实力到人品。
承认自己不足,并且虚心请教,这种品质也让人肃然起敬。相比丁宁强大的实力和不怕别人超越的自信,福原爱坦荡又谦虚的品质也是另一种光辉。也是值得别人学习敬佩的。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5:2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293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