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的童年》观后感之以色列(通用6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他乡的童年》观后感之以色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五集来到以色列,抛开和这个国家相关的那个无解的战争,以色列现在以创业之国继续闻名于世。是风投,共享经济和创业者的乐园。片中从探寻缘由的角度访问和拍摄了很多学校以及教育学者:怎样的小时候造就了勇于创业的一代。
少年CEO们在开会
以色列人均专利数第一,大学生比例第一,而犹太人最重要的三件事,教育,教育,教育。学校是教育的最主要场景,片中拍摄的学校里有个很有意思的角色“教育小丑”。打扮成小丑的老师不定期会在学校里随意活动,她就坐在你旁边,用小丑的规则,而不是陌生人应有的边界和孩子们互动,可能是靠着你,把你从椅子上慢慢的挤下去了,可能是和你一起傻傻抖动一个鲜艳的飘带,无厘头的事情,让你在安心和愉快中放松自己,就像和小丑一起“出丑”,也许我们不喜欢学校不是因为学校本身,而是因为不喜欢在学校里的我们自己吧。因为小丑而爱上在学校学习的自己,喜欢上学校中的生活。这个点子也是很有创意了。
孩子们非常愿意和教育小丑互动
说回到创业,以色列年轻人创业成风,片中接受采访的leechy公司,CEO16岁,技术骨干有14岁的,电路设计/元器件焊接,外壳切割,样品组装,测试都在大厅里自己动手完成,我猜后续如果一切顺利,后续还需要自己做路演,自己找投资什么的。会经历所有这些创业的过程。CEO清晰的阐释:创业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伴生部分,并不会代替学校学习,创业工作是在课余完成的。而另一个16岁的孩子则对学校相对刻板的书本学习激进的表达了不满,认为学校也应该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旨,无论学校教的怎么样,他们的口才是真的不错。
14岁的中学生在创业公司做自己的产品
以色列人看待失败的方式也是很有趣,在以色列文化中,失败并不是结局,是再次尝试的开始。以色列的英雄是在失败后仍然敢于不断尝试的人。片中展示了3个高中生尝试登月,但没有成功,但仍然获得了举国上下的赞赏。以色列整个社会和文化都表现出,对努力后未达到预期的这个结果不看重,而是鼓励再次尝试。我想这是成为创业之国的第一个原因。
民间登月虽败犹荣
片中采访的以色列知名教育学者德隆用一个简单的游戏来扩展思维的边界,任意两个东西,每个参与游戏的人提供一个线索来建立他们之间的联系,越超出常规越好,但必须有逻辑。可以想象经常做这儿游戏的人,对日常事务一定会有独到而合理的看法。
辩论也是犹太教的一部分,即便是对圣经,也要翻来覆去的辩。以色列人习惯思辨和质疑,不在意已有的答案,这种思维模式看待已存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才会很自然有创新的种子萌发吧。这是我理解的第二个原因。另外可能也是这种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可以用发展的目光,幽默心态的对待悲伤的过往。
用幽默来对抗悲伤
片中介绍了以色列人性格中的“chutzp虎刺巴” ,指直言不讳,准确坦率的说出意见和感受,直面问题,提高沟通效率,找到解决方案。无论家人朋友师生甚至军队上下级之间,大家都这样做,这样的效果很容易想象,一定是对问题敏锐,让机构灵活,对小体量的组织结构来讲是非常有效的信息同步方式,如果把组织比作一个生命体,就相当于拥有很多双眼睛,很多双手,很多条腿。这种方式也非常适合小的创业团队。我想把这个归为以色列成为创业之国的第三个原因。
以色列的创业团队往往很小,他们也没有太大的市场来实验产品效果,对这一点片中的人有很清醒的认知,阿里投资特拉维夫的创业团队,把产品迁移到中国市场进行商业化,让以色列分部自主运转,而阿里并不派监管角色来特拉维夫指手画脚。以色列人特别强调了这一点,我想这是出于对民族整体体现出的孕育智慧的能力的傲娇吧。承认自己的优势,了解自己的局限,寻求广泛的合作,让自己的种子结出果实。这是我找到的第四个原因。
以色列以比北京小的面积消化了350倍于原国民的新犹太移民
以色列是个太特别的国家了,全民属于同一个民族的共性认知和重视个性化发展让这里显得,怎么说呢,和而不同。宗教学校会鼓励孩子用纸箱制作圣城模型,学校也有特别的透明积木投影制作耶路撒冷的街道和城堡,幼儿园就开始熟悉它,学习它;每间学校包括幼儿园都有防空室,每三个星期演习躲避空袭,而防空室平时作为暗室教学使用;这里用真的工具让孩子制作玩具,包括像锤子榔头这样的“危险品”;从少年时期就开始鼓励创业,社会和家庭无比包容;全民皆兵的军队中年轻人继续学习并组队演练,军方甚至成立创新部门,给这群高中毕业生创意竞合平台。
所有的事情都在生存模式中展开,思考也是,明天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唯有把握当下。这需要质疑的精神,需要寻求解决的力量,需要容忍失败并接受不断尝试的包容,因为这就是以色列的教育和生活。
和我们四平八稳百年树人的教育,五年规划百年富强的目标相比,以色列很不一样。他们就像一个不打烊的魔术工坊,随时给你惊喜。虽说不谈政治,但是直觉现在的中国和以色列体现出的强大互补性,让我对未来两个国家的合作充满想象。
精英教育特别强调受教育者的智力、强调基础,有机会接受所谓精英教育的人占同龄人的比例很小,在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下。1999年大中专院校在扩招前,中国的大中专教育录取率低、选拔严格,通过者大多智力拔群,毕业后有“铁饭碗”和干部身份,都是精英教育。
精英教育不是物质追求,不等于特权意识,精英的产生离不开艰苦的历练。精英教育不是指单纯通过考试分数来培养“考试型”人才,而是以综合素质提高来衡量学生的培养目标。
我从百度百科拷贝来的解释,不尽其意。
这一集的题目叫做《揭秘英国最难进的贵族私校,体验贵族绅士养成之路》,走访了很多英国的私立学校,英国其实也是只有约有7%的人接受私立教育,因为阶层,因为费用,因为社会背景,但社会就是这样的,在当下的中国你也要接受和承认。
教育的本质其实是不变的,在任何一个地方,想要培养的就是一个人成为优秀的人。里面有一个教育者讲的很好,抵达卓越的路有上千条,作为家长,秘诀就是了解你的孩子,选择适合你的孩子的学校。
体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在英国的私立学校中,体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老师的期望值是在体育中孩子玩的快乐,能够体会到团队的协作和竞争,沟通,没有小孩子是不会玩的,没有孩子是不喜欢体育课的。他们会有机会接触和学习相对稀少的运动,譬如马术,在国内的这个算作三线城市的地方,也有人带孩子学习马术,但我相信就如老师讲到的,小朋友被送到马场,然后上马,并不太愉快的度过几十分钟,没有体会到骑马的真正快乐。有人拿《还珠格格》和《唐顿庄园》相比较,一个清朝的皇室,一个英国的勋爵,骑马都有展现,但又不同,这是文化的区别。一个在这里学习的中国女孩,因为学习成绩和压力,来到这个私立学校,她喜欢骑马,她在真正的学习马术,她和马匹之间是有交流和情感的,真正的爱某一项事情,灵魂都会有光。我们也在努力,不管处于社会的哪个阶层,都在努力让孩子可以得到力所能及的最好的教育,社会在进步,机会也在变多。
学会提问和思考
在威斯敏斯特公学,君君问,面试学生最重要的是什么?答案是世界上有什么让你感到兴奋?如何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自信的表达自己,能够对这个世界充满热爱,充满好奇,除了知识,还有很多。叮当今年去面试私立学校的时候,大概是做了一张卷子,老师问了一些简单的问题,这和中国环境有关,叮当同学最后上了公立学校,也很开心,不用我辅导作业,偶尔关注一下,学习成绩一般,但我已经不为此感到焦虑,着急的是我在他小时候做了一些不太好的陪伴,和自我情绪的控制对他的影响。
我们在开始做有趣的游戏和对话,希望有进步。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批判性思维,学会提问,我觉得这很重要,提问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东西,欠缺的就要有所弥补,从而得到治愈。
精英教育的目的
在英国,精英教育追求卓越,相信社会进步的力量依靠精英的力量,做那个最好的,不同于北欧等国家,信奉平等和公平,信奉不让一个掉队,即便如此,英国的精英教育的精华,在于专业课程之外,广泛的兴趣爱好,在于让学生变成一个有趣的人,变成一个充满好奇的人做一个体魄强健,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个体。
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学方式,不仅仅教会孩子知识的能力,也增长见识的能力,让每一个未来的精英都有意识去参与社会,去改变这个社会。
里面有句话说,永远不要为你的出生感到羞耻,你的未来没有任何上限,你要做自己。无论在哪个地方,一个开心的孩子大笑,在英国,在阿富汗,在非洲,在印度,在世界上任何的地方都是一样的,这和贫穷富有没有关系。
好学者殊途同归。
前段时间刚刚好听过樊登老师讲过的《一个民族的重生》,我自己翻出来的一本买来未读的书《我的应许之地—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恰好又重温这个纪录片的这一集,一切都刚刚好。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我们是怎样看待失败的?不论是大人的还是小孩子的。
我们学会的是知识?还是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比北京还小的国家,是地球上最大的移民吸收国,被称为全球教育排名第二的国家,教育的理念与传统与未来都值得看一看。
从传统的宗教幼儿园,全新的科学幼儿园,基布兹的小学,公立私立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走上社会,每个年龄段的人对于学习的理解和接受都似乎不同,又似乎相同。
快乐和包容的教育,教育的理念影响着教学的过程和结果。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可以无规则的去尝试和创造,可以使用超出我们认知范围的物品来做东西。
在小学里,可以爬树,可以和小动物玩,可以和教育小丑一起做游戏,可以一起上欢乐的音乐课,当一所学校有喜悦,有色彩,有坦诚,有乐趣,怎么会不愿意去呢?
在初中高中,14,15岁的创业者,16岁的CEO,这是一群看上去不像孩子的人,不是因为知识储备,而是因为性格,他们不一定会成功,但他们会成为为自己人生做出正确决定的人。
高中毕业去服兵役,也是一个融合学习的过程,权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步入社会之后,失败被无限的包容,当然包容的不是失败,是再次尝试,被鼓励不断的尝试和创造。社会的英雄不是那些某种意义上成功的人,而是那些失败了很多次还勇于面对和尝试的人。
是什么奠定了这样的社会教育氛围?是2000年的流浪还是这艰难的建国过程中的危机意识?犹太民族认为最重要的3件事,就是教育,教育,教育。我觉得我们也是,但是犹太妈妈们和中国妈妈们有什么区别呢?(这是不是说明了教育无论在哪里,妈妈确实是主力军)做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做为接触孩子家长相对频繁的我来说,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为孩子焦虑过,字没有写好,拼音没有写对,不敢表达自己,害怕孩子失败等等。以色列的妈妈也很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是她们更愿意去相信自己的孩子,即便没有成为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但是只要他成为他自己就可以。当我们在不断的觉醒,学会相信孩子,相信他可以掌控和安排好自己的一切,让孩子在自己的事情上有更多控制权,对于孩子,只希望他成为他自己就可以。
包容失败,鼓励创新,以色列的教育密码,这是这一集的标题,也许这是君君想要展示给我们的,但这一定也是被认同和验证的,这个勇于创新创业的国度一定是因为有一个不一样的童年。现在在做的乐高课程,反过来想,会觉得庆幸,因为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这就是一个不断失败,不断思考,不断遇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创新是被无限鼓励的,成果是没有唯一性的。所以我觉得这一代的孩子们还是幸运的。既有传统文化的照拂,又有新生文化的滋养,虽然依然有应试教育的弊端,但总归是幸运的,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尝试,更丰富的人生,可以为自己的未来做出更好的选择。
回到这四个问题,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我们是怎样看待失败的?不论是大人的还是小孩子的。我们学会的是知识?还是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希望我自己的孩子,永保好奇的心,永远热爱学习,能够体验失败里的喜悦和乐趣,能够真正的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做好自己,做自己喜欢的自己。现实告诉我,还要更努力!
“到时间该睡觉了。”
“为什么该睡觉了?”
“那里是一棵树”
“为什么是棵树?”
“那里是一座山”
“为什么是座山?”
这真是一段有意思的对话,也许你刚刚经历过,假如你有孩子的话。
我打算买一本《塔木德》回来看看,节目里说这一本关于辩论的书,但我看了简介,这是一本神奇书。
谈起日本人,最先想到的就是他们的自律和做事严谨。纪录片的第一期讲的是日本的教育,导演走访了日本人家庭和幼儿园,全面的展示了他们对教育的模式和理念。其中有几个是我印象深刻的:
1、从小培养整理习惯
导演走访的第一个日本家庭,妈妈在孩子两岁的时候为他做了一个迷你厨房,*片可以看到小厨房里整整齐齐的,所以玩具餐具都用收纳篮装好。当爸爸对孩子说,“我们今天要出门哦,请收拾一下你的玩具”。孩子立马起身把手上的玩具车放到旁边的收纳盒里,在我惊讶于孩子的懂事时,爸爸又来了一句,“你的'回答呢?你要说好的”。后来就是妈妈爸爸陪着孩子一起收拾玩具,当孩子调皮的把皮球丢进收纳盒里时,妈妈温柔的说,“不要扔,走过去放进去”,孩子可能get到好玩的点,连续把剩余玩具丢进收纳盒里。这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个有耐心的妈妈,妈妈抱着孩子捡起他乱丢的玩具放在他手上,让孩子重新轻放玩具。(暗戳戳记笔记,将来我也会陪孩子一起收拾玩具的!)
爸爸说在日本社会团体行动很重要,为了培养孩子有这方面的意识,所以从小开始,大人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给孩子一个很好的引导。
除了在家培养整理习惯,幼儿园也有,班级门口的地面印有鞋子的*案。每位小朋友进教室之前需要脱鞋,然后把鞋子摆在*案上。
2、学会在意和照顾
教室的自动门不能自动关紧,需要人为手动关紧。导演一开始以为是自动门坏了呢,结果校长的一番话让我陷入了沉思并深感佩服。校长说,这是故意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在意和照顾他人。因为冬天的时候离这个门近的孩子会觉得冷,进来的孩子会把门关严,如果没有关严实,离门近的孩子可能会冻感冒了。还有另一个目的是,教育孩子从小做事要做彻底,要严谨,要把最后一步做到完整。如果没有做完整,可能会影响到他人。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做事严谨且漂亮的国家。
3、更强的生活感
在幼儿园的一角有马棚,里面养了一些马,导演都震惊了。因为在城市里,一般孩子很少能看到和接触动物(除了去动物园)。幼儿园里养了马,孩子可以给小马喂草,更幸福的是,当天过生日的孩子可以骑马坐一圈,当做生日礼物,哈哈这个我着实羡慕ing。校长说这是为了给孩子更强的生活感,让他们看到真实的东西,就能够学的更多。
幼儿园的门口和办公室都有摆放一些洋葱或昆虫等各种各样的东西,甚至会让孩子亲自种洋葱,然后挂成一排,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为什么在幼儿园摆放这些东西呢?因为希望孩子能对大自然有更多的想法,刚开始孩子看到这些有的会拿起来,有的会咬一口,这都是他们体验自然的过程。先看然后触摸然后再感觉,再去想,最后再去问,这是一个循环,也是孩子们的体会。
《他乡的童年》是一部关于童年与成长的纪录片,周轶君将走进日本、芬兰、印度、英国、以色列等国家的课堂、校园、家庭,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老师、家长亲密接触,去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也从不同社会的文化、历史出发,去对教育做一个深刻思考。最后回到中国,探寻我们中国人对于成长的认知与追求,为中国家庭提供世界的教育智慧。
《他乡的童年》第一期带我们走进了邻国日本。纪录片从采访一户普通的日本家庭开始,以他们的女儿若松花果的视角切入,展现了莲花幼儿园的一系列日常。在幼儿园里,老师先是组织了一场晨练,带领小朋友们在院子中奔跑嬉戏,一起燃烧能量,感受身体中生命的苏醒。接下来是剑道练习,老师一边让孩子进行腹式呼吸,一边要求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喊出洪亮的声音。虽然有的小朋友蹲马步时摇摇晃晃,可是看到周围还在努力坚持的伙伴就咬牙坚持下来。这群小朋友已经完全脱离了我印象中幼儿园小朋友吵吵闹闹、只知道玩闹的样子,反而给人以训练有素的感觉。由此可见,日本的确奉行着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教育体系。但根据园长的解释,这与我们臆想中的集体主义有着微妙不同,它更强调集体的“共振”。它并非想完全扼杀个性,而是要求每个人都找准自己在集体中的定位,顺从集体号召,从而创造出能够包容差异的“回响”。除了要学会自觉地与集体“共振”以及遵循集体的步调之外,小朋友还需要学会的一件事就是谅解和换位思考,学会如何与集体中的他人相处。、
另外一家幼儿园是藤幼儿园,这家幼儿园更注重原生态和自由的教育理念,鼓励园内的小朋友接近大自然、注重幼儿培养***思考的能力。园内还有很多独到的设计,比如极其符合日式美学的环形建筑,为了让孩子们大胆地去爬树而放置的绳网,不平整的草坪,园长办公室前的洋葱和昆虫。这家幼儿园的推拉门特意做成一次性无法关闭,必须第二次才能严丝合缝,用这种设计能确保每个孩子最后进屋要随手关门。但是这种规矩的设计并没有让孩子们感觉到不适,相反他们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体会到了集体的意义。
再看我们中国的家长或者幼儿园,给孩子定了各种各样的规矩,我觉得这些规矩更多地是为了我们大人自己可以更好地“管理”孩子,比如说我们会要求孩子吃饭的时候不可以说话、不可以交谈,我们会要求孩子一定要按我们设定好的游戏规则去玩,我们会要求孩子在课堂上不可以东张西望,可是孩子们并不理解这些规定有什么意义。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更应该思考我们的教育理念到底是什么,该制定什么样的规矩,怎样去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怎样让幼儿亲近自然……对于教育,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学习。
教育,是中国各个阶层共同焦虑的话题,无数家庭穷尽所有把孩子送去国外,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常年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周轶君感受到同样的焦虑。轶君走访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国等五个国家,最后回到中国,踏上一趟关于教育哲学的思考之旅。没有竞争的芬兰教育,怎样告诉孩子什么是成功或失败?贫富差距极大的印度,怎样用网络教育弥合孩子之间的差距?集体意识浓厚的日本怎样让孩子理解个人和团队的平衡?影片从小孩的角度去体验课堂,从家长的角度去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也从不同社会的文化、历史出发,去对教育作一个深刻思考。探寻的旅途上,轶君同时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也经历了一次重新审视自身的旅程。
今天看了第一集,日本篇,纪录片选取了三个幼儿园,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突出特色。有的鼓励小朋友大声喊出来,每天大量时间在户外运动。有的训练孩子的秩序感和集体感。有个在园内设计各种圆形,鼓励孩子玩,通过设置一些障碍,给孩子养成做事情做彻底的习惯。
节目的后面着重介绍了一个催泪活动,因为日本人过于考虑他人的感受,长期压抑自己,给孩子不能流眼泪的心理暗示,所以很多成年人流不出眼泪,一个催泪老师根据不同人群设计不同的催泪方案,鼓励大家流眼泪,释放自我。
我对日本人的生活很好奇,好奇他们怎么做到那么干净,把室内室外都弄的那么干净,应该是比较花时间的,比如一个房间,即使很注意的维护,还是容易弄脏变乱。也好奇日本人的坚持忍耐精神。在家庭和工作中,都有极强的忍耐力,精益求精。
我以前做过专利的工作,即使是一篇低质量的专利,写一篇也很费脑细胞,而日本人的专利质量全球第一,*片做的特别细致,里面的那么多*,单是一个*片,就能让我很头疼。所以对他们的工作状态充满好奇。
日本人的克制,忍耐和坚持,是从小培养的,家里和学校都是刻意去培养这种特质,但是这些精神都是反自我的,都是有点压抑的,人在完全舒展的情况下长大的话,就像自由生长的树,姿态是千姿百态有美有丑的,日本的教育有点削弱孩子的个性,隐藏真实的自我。这样环境下长大的人,虽然外表整洁,做事一丝不苟,但是内心不容易获得幸福感。计较极端的情况是出现一些报复性反弹,即家里弄的极度脏乱不堪,也有人为了保持自己最舒服的姿态,选择宅在家里不社交不工作。
甘蔗没有两头甜,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日本的教育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合适的人才,但是在人性方面被压制了。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5:0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292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