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的内容

更新时间:2023-03-05 01:02:00 阅读: 评论:0

戊戌变法的内容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戊戌变法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戊戌变法的内容1

【相关阅读】

光绪与康有为、梁启超合影。这张照片是康有为利用相片合成技术伪造的,梁启超终生未曾与光绪谋面。“戊戌变法”的主要资料

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是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期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无奈变法受到清朝廷内保守势力尤其是慈禧太后的反对,最后演变成为政变,维新派人物被杀。维新运动失败,使中国损失一批热心于国家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将中国推上***的道路。

新政内容主要涵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体制。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赠送康有为自我的著作《日本变政考》和《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还有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揽要》的译本和其他有关各国改革的书。这令光绪倾向以明治维新为改革的蓝本的。

1、教育改革

举办京师大学堂所有书院、祠庙、义学、社学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堂;各省会设高等学堂,郡城设中等学堂,州县设小学鼓励私人开办学堂设立翻译、医学、农务、商学、路、矿、茶务、蚕桑速成学堂;派皇族宗室出国游历,挑选学生到日本游学废八股、乡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设译书局颁发著书及发明给奖章程,保荐格致人才。

胡孝文:慈禧并非一开始就不支持戊戌变法

慈禧眼中的戊戌变法

2、经济建设

设铁路矿务总局、农工商总局,并在各省设分局;广泛开设农会,刊印农报,购买农具,订立奖励学艺、农业程序,编译外国农学书籍,采用中西各法切实开垦;颁发制器及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在各地设立工厂;在各省设商务局、商会,保护商务,推广口岸商埠;开放八旗经商的禁令,名其学习士农工商自谋生计

3、军事

改用西洋军事训练;遣散老弱残兵,削减军饷须支,实行团练,裁减绿营,举办民兵;颁发兴造*炮特赏章程;筹设武备大学堂;武科停试弓箭骑剑,改试学科

戊戌六君子:杨深秀、康广仁、林旭、刘光第、谭嗣同、杨锐

4、政治

裁减冗员;设置京卿学士,以集思广益;准许地方官与士民上书;改上海《时务报》为官报,创设京师报馆;开放新闻自由;按月分类列名每年收支;康有为还有好些未发表的新政,如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制订宪法,***会,军民合治,满汉平等,皇帝亲自统帅陆海军,改年号为“维新”,断发易服,迁都上海等。根据康有为所讲,自军民合治以下的'新政都得到了光绪的同意。

戊戌变法的内容2

甲午战争之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资本和商品输出的加强,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被瓦解,一些人提出了“实业救国”,得到了广泛支持。请政府为了提高财政收入,取消了开设工厂和矿山的限制,并开始鼓励开设,于是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的机遇。在这些改变中,康有为和梁启超提出了仿效日本明治维新的方法来改变当时的政局和时局,以达到强国、摆脱西方压迫和封建势力的思想,形成“戊戌变法”。

一、“戊戌变法”的倡导及内容

1895年5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参加科考的康有为和梁启超师徒写成了上皇帝的万言书,主要内容为:提出对待列强的掠夺拒绝和谈,以战争来争取主权;将首都迁到西安以躲避战乱;加强练兵以对付列强;实施变法以强国。组织了当时科考的学子和热心市民集合在都察院门前要求代奏,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这件事得到了光绪帝的认同,康有为进入政界,接触到了光绪帝。

光绪帝也希望有新生力量来摆脱慈禧,决心在维新派帮助下实行变法,其主要内容为:政治上裁撤闲衙冗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作风;臣民不论大小,皆可上书言事。经济上鼓励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预决算。八旗子弟自谋生计,取消供养。

二、“戊戌变法”的倡导者及六君子

“戊戌变法”的倡导者为康有为及徒弟梁启超,主要参与者为被害的“六君子”有谭嗣同、刘光第、杨锐、刘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位,具体介绍如下:

康有为:(1858-1927年)广东南海县人,是光绪年间进士。1879年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上述光绪变法,因受阻而未成;1895年,联合组织“公车上书”,进入权力机关;1898年“戊戍变法”未成而逃往日本;辛亥***后成为保皇*,反对共和制,一直策划溥仪复位,1917年和张勋发动***,拥立溥仪再次登基,在段祺瑞的讨伐下失败;1923年迁居青岛;1924年,冯玉祥将溥仪赶出紫禁城后康有为到天津“觐见”溥仪;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广东新会人,光绪年间举人。后期师从康有为,参加“公车上书”成为维新派的领袖之一,“戊戍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逃往日本。曾与孙中山关系密切,并试*立会,后在康有为的反对下作罢,继续加入保皇派运动。1911年11月,袁世凯组成责任内阁,梁启超任法部次官;1913年袁世凯称帝,梁是极力的鼓吹与扶持者之一,担任司法部长;后对袁世凯失望,1914年与蔡锷等密谋反袁;1916年应军阀陆荣廷的邀请,担任抚军及政务委员长,从此陷入军阀之争中;1917年3月,支持段祺瑞的对德宣战,受到段的厚爱,进入政治顶点。同年11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段祺瑞下台,梁启超辞职,结束了政治生命。1918年底赴欧,了解西方思想,后期回国宣传,但未能达到目的。

谭嗣同:(1865年—1898年),籍贯湖南浏阳,出生于北京,是一官宦子弟。1888年,开始学习王夫之等的著作,汲取了民主和唯物思想,同时学习了西方思想。1896年2月结交了梁启超,同年担任江苏候补知府,并开始办学、著书。1897年2月回到湖南,在当时巡抚的支持下,倡办时务学堂。1898年6月,被征召入翰林院;同年9月5日,被光绪授予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变法;9月变法失败,谭嗣同密会袁世凯希望袁带兵除掉荣禄等顽固派,被袁告发而被捕,9月28日就义,年33岁。

刘光第:(1959—1898年)四川富顺县人,光绪九年进士。为刑部广西司主事,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在“戊戍变法”中光绪授予四品卿衔,与谭嗣同、杨锐、林旭合称“军机四卿”,参与维新新政,总览朝中纳谏大权。变法失败后被杀,年39岁。善于文学及书法。

杨锐:(1857—1898年)四川绵竹人。在参加院试时,受到张之洞欣赏。优贡朝考考取知县,后任张之洞幕府。在法国侵略中国时,说服张之洞启用冯子材为广西帮办抗法。百日维新的“军机四卿”之一,力主维新,变法失败后就义,年41岁。

林旭:(1875—1898年)福建福州人。1893年福建乡试第一,后两次恩科会试不中,入职于内阁中书,学习西学后发起组织在京福建籍维新人士提倡维新。“百日维新”的“军机四卿”之一,力主维新,变法失败后就义,年仅24岁。

杨深秀:(1849—1898年)山西闻喜人。光绪进士,精通中西数学。担任过刑部主事、郎中,后任山东道监察御史。1877-1878年山西出现大旱,回山西赈灾,得到称赞,同时编纂闻喜县的县志、山西通志等多种书籍,并组织开办新学。1882年张之洞主政山西时受到重用,后回京在刑部任职,主张变法强国。参与百日维新,力主维新,变法失败后就义,年49岁。

康广仁:(1849—1898年)广东南海人,康有为的弟弟。20岁曾在浙江担任小吏,后做过保甲差、文闱差。反对科举,未参加应试,创办《知新报》,并广开学校,培养维新爱国志士。

三、“戊戌变法”的意义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当时清朝掌控实力的为守旧派,而变法触及了守旧派的利益,受到了压制,而“戊戍六君子”是资产阶级***的有力推动者。

“戊戌变法”使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在中国的成为主流,也让后人看到和平改良的道路行不通,使后期的民主***成为改变当时中国的选择。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1:0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276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戊戌变法   内容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