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画扇文言文翻译

更新时间:2023-03-04 23:44:00 阅读: 评论:0

苏东坡画扇文言文翻译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你整理了苏东坡画扇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一、原文

东坡官钱塘日,有人诉负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而询之,云:“吾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以来,连雨天寒,所制扇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成,即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资也。“其人抱扇而涕下。始逾府门,人以千钱竞购一扇,立尽。

二、译文

苏东坡到杭州就职时,有人告状说别人欠了他两万块钱未还。苏东坡召见那个欠了钱的人询问,说:“我家凭制作扇子生存,恰巧父亲去世,并且从今年春天开始,天天连着下雨,天气十分寒冷,做好的扇子又卖不出去,并不是故意欠钱的。”东坡仔细看了他很久,对他说:“暂且把你做的扇子拿过来,我来帮你开市卖。”过了一会儿,扇子送到了,苏东坡拿了二十把空白的夹娟扇面,用公文用笔书写草书并画枯木竹石,一会儿就完成了。交给那个人说:“快去外面卖了扇子还钱。”那个人抱着扇子感动流了眼泪,刚越出府门,就有许多人争着用一千钱购买扇子,很快就卖完了。

三、注释

1、钱塘:古地名,今浙江杭州市。

2、东坡官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

3、有人诉负钱二万不偿者:有人告状说别人亏欠了他两万两钱不还的.人。

4、诉:状告,告状。

5、负:亏欠。

6、公:对苏东坡的尊称。

7、吾:我。

8、适:正逢,恰巧。

9、熟:仔细。

10、姑:暂。

11、发市:开市。

12、须臾:一会儿。

13、判笔:公文用笔。

14、涕:眼泪。

15、逾:过。

16、竞:争着。

17、不售:卖不出去。

18、草圣:草书。

19、询:询问。

20、非故负之也:并不是故意欠他钱。

21、以……为业:用……为生。

22、自:从。

23、取:把。

24、竞:抢。

25、为:帮。

四、文言知识

1、释“官”。上文“东坡官”中职。古代的官场就像现代的国家政府一样。

2、“须臾扇至,公添加,如: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翻译:(东坡)用公文用笔书画草和枯木竹石,一会儿就画好了。

3、非故负之也:不是故意欠他钱。之:代词,代“他(债主)的钱”非:不是;故:故意;负:欠。

苏轼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三寸有余(186cm)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乾通六年,赠太师。苏轼是苏洵的长子,嘉祐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

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二品),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六岁。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年—1066年)、弟弟苏辙(1039年—1112年)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与《前后赤壁赋》等。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中《黄州寒食诗帖》书法写得生动活泼,气宇轩昂,用笔由慢渐快,由细渐粗,起伏跌宕,错落变化,苏轼书法字里行间充满内心情致。

相关习题

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某家以制扇为业。

(2)适父死。

(3)至懊恨不胜而去。

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公呼至询之(指代制扇者)B、非故负之也(故意)

C、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其中)D、即以付之曰(把)

3、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4、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

参考答案:

1、

(1)职业。

(2)适逢(恰逢、正赶上)。

(3)离开。

2、C

3、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

4、父亲去世或“适父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23:4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271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言文   苏东坡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