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习俗坐月子
坐月子可以追溯至西汉《礼记内则》,称之为“月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产后必须的仪式性行为。
从社会学和医学的角度来看,“坐月子“是协助产妇顺利渡过人生生理和心理转折的关键时期。
现代医学认为产后女性的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各个系统都需要调整和恢复;中医认为产后女性的身体处在”血不足,气亦虚“的状态。
山西民间传统
坐月子,山西民间传统的做法是:三日之内不准下床,一月以内不许出房门,也不准上街,而只准在室内吃、住。
坐月子期内 ,民间是比较讲究的 ,主要是要照顾好产妇与婴儿的身体,怕闹出月子病来。
坐月子期间,产妇要比平时多加衣服,前额要用帕子遮住,怕受风。坐月子期内,吃食要有节制,尤其是不能食太饱,饱了会伤脾胃,弄成终生不愈的症状。在山西农村,大多给产妇吃小米粥、鸡蛋、挂面、面条,大米与其它食物都很少食用。
坐月子期内,禁止产妇多说话,说多了怕弄成舌疾;禁止产妇干活,怕干多了弄成劳疾;禁止产妇用冷水洗手,怕弄坏关节。同时,禁止生人进入产妇房中,生人进房怕“踩生”,弄成婴儿的'疾病。产妇房中,连自己家里人一般也不许进入。只许产妇的母亲、婆婆、丈夫等照料产妇的人入内,连产妇的父亲、公公,都得到产妇足月之后才好见面。
梅州客家人坐月子的风俗
客家妇女生孩子后,要守在房内调养,直到满月后(一般为30天)才出房门。坐月子期间,产妇享受最优厚的待遇:周全的服侍、好的饮食、充分的休息,成为全家人都围着团团转的中心人物。
坐月子期间,一般每天三正餐三点心。所吃的东西,都比较讲究,一要富有营养利于补身子的,利于增加奶汁;二要选择“温、热、平”性的食物,禁食寒、生、冷食物,一般不吃青菜,吃干菜。产妇所吃的食物中,最普遍和最有特色的是鸡子酒(含姜、鸡、酒)。姜要老姜,多用于煮鸡、煮蛋。梅州人煮鸡用油锅将姜炒熟,再加上糯米酒,用文火煮熟。产后的当天就要吃鸡子酒,最好是一只能祛风驱寒化瘀活血的大公鸡(叫“雄鸡”),此后一般食阉鸡,若有未生蛋的小鸡更好。客家妇女坐月子期间,一般要吃十来只至三十只鸡、十多斤老姜和三十斤以上的糯米酒。
坐月子期间,产妇除料理婴儿之外,不做其它家务劳动。
坐月子期间,洗澡用某种树叶(如龙眼树叶、枫树叶、拔子树叶等)或树根熬过的水洗澡,这是为了消毒和祛风。
禁忌
⒈坐月子不能吹风,因为产后气血虚弱、筋骨松弛,风寒湿邪易趁虚而入,引起感冒、风湿、关节酸痛、腹泻等疾病。因为纸尿裤换下产生的异味和细菌传播,必须注意开窗通风,在通风的时候,产妇需要避风,同时,还需要注意,用尿布桶来收纳使用后的纸尿裤,控制细菌和异味的二次传播影响宝宝健康
⒉洗头需要注意使用40摄氏度的温水并且尽快吹干,否则容易感冒。
⒊不能流泪或长时间大量阅读,否则会伤害视力。所以阅读时姿势要正确、时间不要太长、光线要充足,不看悲伤、火暴或是情绪激烈的内容,最重要是不影响休息,因为若没有适度的休息,容易造成出血难止、腰酸腹痛、精神不济。
⒋尽量不沾水。可以吃稀饭,并且对产妇肠胃很好。
⒌不能吃生冷的食物。因为产后体质较差,生冷食物吸收不好容易影响身体恢复和通过母*影响婴儿肠胃。
客家妇女如此重视坐月子,一是“传宗接代”,二是因为妇女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在旧时农村妇女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必须保证她们过好坐月子关,不要削弱体质,更不要留下病根。正因如此,在客家农村,许多七八十岁的妇女,腰板硬朗,手脚灵便,依然可以从事主要农村劳动。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22:3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267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