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3-04 06:45:00 阅读: 评论:0

备课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备课的基本步骤是什么?任何一节成功的课,必定含有教师再创造的成分,我们不能一概地说创造越多就一定是一节好课,但如果一点不创造,肯定上不出一节精彩的课。所以,在备课时,教师必须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合理有效地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备课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教师备课基本要求

1、备课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任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教材特点,针对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认真组织教学内容。

2、认真钻研教材,广泛参阅文献资料,抓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每个章节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3、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注意结合社会实际,反映本学科发展的科学技术新成就,并能体现自己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4、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科学、合理设计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和板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5、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应与教学日历同步,合理、得当。

6、每次教案应包括学习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适量的作业布置等项目,并附向学生推介的必要参考书目。

7、无论是手写教案还是电子教案均按规定格式编写。

8、教学文件齐全,整体应包括“备课本要求、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授课表、学生平时考核表、教案”,且按此顺序进行装订。

备课须“三知”

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先备好课,而要备好课,必须要 “三知” 。

1、 知教材

这里所说的“知”,既是对全册乃至全套教材内容的通盘了解,也指对具体篇目的.深入理解。

2、 知学生

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要求、基础和爱好,才能更好的选用和确定教学方法,决定讲授内容的详略取舍,才能有的放矢,目的性更强,否则,就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知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有经验的老师一般是非常注重研究课堂教学艺术的。导入新科、讲授新课、课时小结、单元复习都各有方法。

备课应“三寻”

1、寻思路

作者写文章得有思路,教师教学就得有教路,学生学习也得有学路。所以,备课时就要寻找作者反映事物本身及事物之间联系的思路规律,或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或按时间先后顺序;或按时空位置的转换;或按事物不同特点的不同方面,如此等等。

2、寻方法

万事万物有其自身规律,备课须兼顾到学科的特点、文章的思路、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善于总结积累自己的备课经验,已形成自己驾驭教材、设计教法、思维敏捷多问的备课风格。备课规律虽不能以一言蔽之,但备课百遍,能以神悟,久而久之,探得捷径,便驾轻就熟。

3、寻讲练点

讲练点就是学生的疑点,教学的重点。备课就好象构思剧本,可用剧本的情节来比喻课上的双边活动,用剧本的主题来比喻课上的讲练点,剧情必须为表现剧本主题服务,课上的双边活动必须有利于突破讲练点。教师备好课,必须明确大纲提出的该年段的讲练要求,把握每册教材各单元的讲练序列及课文的讲练重点、难点,必须有的放矢,心里有底,免得备课时无所适从,惶惶乎不得要领。

备课要“六忌”。

1、 忌简单照搬

目前,各种教学参考资料较多,这些资料是供教师备课时参考的。如果教师备课单纯为了应付检查,不加思索地抄抄录录,死搬硬套,表面看来备课效率高,其实流于形式,不能适用,是结不出果的花。

2、 忌千头万绪

备课前应先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成竹在胸,切忌在备课时,认为这也重要那也重要,面面俱到,千头万绪。

3、 忌不顾实际

教师备课时,必须心里想着班级的学生,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应该了然在胸,切忌闭门造车,不顾实际。否则,势必降低讲课效果。

4、 忌琐碎设问

有的教师习惯一问到底,备课时,常常把课文内容用几个问题串起来,把重点内容的讨论化成简单的一问一答,无视授课内容的特点,不考虑学生的自学能力,忽略选择突破重难点的最优方法,不顾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这是要不得的。

5、 忌盲无目的

教学目的是备课时努力目标,备课内容应该受教学目的制约。有的教师备课盲无目的,随意发挥,课上,学生被牵着鼻子走,茫茫然,所得甚微。

6、 忌程式定势

根据学生好奇求新和好胜的心理特征,教师备课时,必须因文而异,教法富于变化,努力寻找新颖的教学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不宜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形成定势,这样教学单调乏味,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06:4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204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步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