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枢密韩太尉书阅读附答案

更新时间:2023-03-04 04:49:00 阅读: 评论:0

上枢密韩太尉书阅读附答案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上枢密韩太尉书阅读附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上枢密韩太尉书阅读附答案 篇1

《上枢密韩太尉书》阅读原文: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枢密韩太尉书》阅读题目: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充乎天地之间, 其气之小大——称:相称,符合

B.思之至深,以为文者 之所形——气:人的气质、修养、精神力量

C.太尉以才略 天下——冠:位居第一

D.将以 治其文,且学为政——益:好处

2.选出与例句中“其”指代内容相同的一项( )

例句: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A.称其气之小大

B.听其议论之宏辩

C.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

D.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3.下列各句中,与“而辙也未之见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著名的文论,作者首先具体地说明了“养气”的新含义,强调了后天的学习和修养。还论述了怎样“养气”的问题,篇末才点明文题。

B.全文以“气”为线索而展开。最后点出求见太尉的原因,是为了安邦兴国,抚四夷,使天下无忧矣。

C.刚19岁的苏辙写了这封信求见韩琦,通篇之中少见为求幸进而谀颂显达,为得功名而摇尾乞怜的俗相。相反,他以“百氏之书”为“古人之陈迹”,意欲施展才干追配古人的岸然自命之气溢于言表。

D.全文采用相互对照的写法,突出自己的游历。文章行间茂密,无懈可击,风格纡徐淡泊、秀杰清落。

5.翻译下列句子。

(1)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枢密韩太尉书》阅读答案

1.D

2.D

3.B

4.B

5.(1)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

(2)这两个人,难道单靠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就能到此地步的'吗?

(3)况且一个人的学习,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1.D

2.D

3.B

4.B

上枢密韩太尉书阅读附答案 篇2

1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辙生好为文 ( ) ②称其气之小大 ( )

③浩然之气 ( ) ④故其文疏荡 ( )

19、翻译句子“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2分)

20、文中作者所持的观点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21、从孟子和司马迁的事迹中概括出“养气”的两种途径。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2分)

答案:

18、①喜好 ②相当,配合 ③正大刚直之气 ④疏朗宕荡 (2分,对两个得1分,意对即可。)

19、难道(他们)曾经拿起笔来故意学做这样的文章吗?(2分,意对即可。)

20、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2分)

21、(1) 孟子通过后天的内在修养养胸中之气;(2) 司马迁通过后天的外在阅历养气。(2分,对一处得1分,意对即可。

上枢密韩太尉书阅读附答案 篇3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足(3分)

A. 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称: 相称,符合

B. 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 气: 人的气质、修养、精神力量

C.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冠: 位居第一

D. 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益: 增加

7.下列其字的用法与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指代内容相同的一项 (3分)

A.称其气之小大 B.听其议论之宏辩

C.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 D.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2)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9.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气指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养气。(5分)

答案:

6.D (益:更加)

7.答案:D. 自己(A.孟子 B.欧阳公 C.欧阳公)

8.答案

(1)(我)认为文章是气的表现,但是文章并非通过学习写作技艺就能写得好,而气经过自身的内在修养却能得到。

(2)太尉如果认为可以教育好就请您屈尊指教我,这更是我的幸运了。

9.答案:

①气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综合气质。

②气可以通过游历名山大川扩大见识

③结交英雄豪杰

④拜见大家等方式加强修养得到。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04:4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8197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太尉   答案   上枢密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