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阅读下面文章 (18分)儿子的创意毕淑敏 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我看也不看地说:“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比如博物馆里可以卖斋饭,让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比如……”我打断他说:“别比如了,我记得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还侈谈什么建筑!”十几岁的儿子好脾气,不理睬我的挖苦,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我说:“噢,那不成了地下宫殿?”儿子不理我,遐想着说:“博物馆用透明的建筑材料砌成外墙,这样,参观的人们时时刻刻会感到土地的存在,产生一种神秘感,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象征着人类将向宇宙探索……”他在空中比划了一个上大下小的图形。我不客气地打断他:“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水涌出来,积成一个火山口样的湖泊。你想过没有?还有你设计的飞梯,空中的螺旋状,多么危险!还有……”儿子摆摆手说:“妈,您说的问题都是问题。不过那是工程师们的事,不关我的创意。妈妈,您知道什么是创意吗?那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啊!”我叹了一口气说:“好了,随你瞎想好了。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儿子在电脑上完成了他的创意。付邮之前,我说:“可以让我看看你的完成稿吗?”他翻了我一眼说:“您是评委吗?”我只好一笑了之。很长时间过去了,儿子收到了一个写着他的名字并称他为“先生”的大信封。是那家征文发起部门寄来的。我们拆开信,里面是一张请柬,邀请儿子到海外参加发奖仪式。儿子苦恼地说:“现在赶去也来不及了。再说他们也没说清我是不是获奖者。”我说:“还不死心啊?邀请你参加发奖,已是天上的面子。这同电视剧友情出演一样,是助兴之举。”儿子思忖着说:“妈,您说这发奖会不会给所有可能获奖的人都发请柬,到时候再突然宣布谁是真正的得主?”我说:“别想那么多了,重要的在于你已参与。”儿子皱起眉头说:“参与固然重要,得奖也很重要。”我说:“对于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做作业。”不久,接到了征文举办部门的第二封信。信中说,我的儿子没能去参加发奖仪式,他们深感遗憾。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奖牌及资金他们设法转来。儿子放学回来,还没摘书包,我就把信给他。他看了一眼,淡淡地说:“银牌啊?我想我是该得金牌的。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年岁小,一个人到日本去不方便,商量了一下就说,算了,给他个银牌吧。”我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他立刻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说:“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玩啊。”小题1:通读全文,请概括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2分)小题2:儿子说自己很“勇敢”,从全文看,他的“勇敢”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写出其中两点。(2分)小题3:联系选文语境,读读下面划线的语句,说说你分别读出了儿子怎样的个性特点,第③句请列出两点(5分)① 儿子尚未参加创意比赛,就对妈妈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② (儿子)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③ 他看了一眼,淡淡地说:“银牌啊?我想我是该得金牌的。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年岁小,一个人到日本去不方便,商量了一下就说,算了,给他个银牌吧。”① ② ③ 小题4:文中划线的“一笑了之”,从中你能品出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吗?(2分)小题5:请分别列出文中母亲和儿子对“创意”的看法,并就他们其中的一种看法,谈谈你的意见。(3分)小题6:请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回答。(4分)① 儿子如此执着地参加创意征文比赛,其动机竟是为了能去日本买一台游戏机回来玩。对儿子的好玩你是如何看待的?②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你赞同母亲的说法吗?为什么?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小题1: 儿子不顾母亲反对敢于参加创意征文比赛并获银奖。(2分)小题2:(1)敢于参加激烈竞争的创意征文比赛(2)敢于靠自己的力量去日本。(3)勇于做自己想做的事。(4)敢于想别人没想过的事情小题3: ① 自信 (1分) ② 有创意(富有想象力)(1分) ③ (3分)A、自信,不满足于自己得银牌,对自己充满信心,认为应该得金牌。B、天真,把不得金牌归结为是由于自己年龄小,确实是孩子见解C、幽默,语言风趣,有个性,如“算了,给他个银牌吧”,有幽默感。D、豁达:语言中流露出儿子的大度、潇洒,看问题与众不同。小题4: 宽容;民主(平等)(2分)小题5:(1)母亲的看法:创意就是成熟的独特的见解或发明创造,学生最大的创意是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儿子的看法:创意就是富有创造性的意见(敢于想象、善于想象,有创造性的想象)(3)考生的意见:没有统一固定的答案。(3分)小题6: ①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也是激发孩子努力学习的一种动力;玩使孩子更富有创造力。② 成绩并不是学生的唯一,学生还应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创意与成绩并不矛盾,有了好的创意能使成绩更好。(任选一题,4分)
点击查看记叙文阅读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小题1:从文中两个主要人物以及他们主要行为来根据,孩子要参加创意征文大赛,母亲反对,最后孩子获奖。点评:本文虽然故事情节简单,但分段很多,学生难于快速的概括事件。概括情节内容,或依据人物、时间、地点的变化,或依据叙述的角度变化思考,或依据情节发展的几个阶段来概括。小题2:试题分析:从孩子的想法和行为中去概括,一般的孩子是听母亲话的,而文中的孩子敢于反对母亲的意见,想着一个人千里迢迢去日本,敢于参加大人们竞争激烈的比赛。点评:本题不难,但要细心阅读。在阅读时,要根据所提问的问题,找到与问题有关联性的信息,有现成的句子就摘录,没有就自己概括。小题3:试题分析:可从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去分析这几句话,天真爱幻想这孩子们最觉的特点,分析此共性后,还指出文中孩子的个性,如孩子的敢想敢为。点评:本题不难,文中人物形象突出,细节丰富。阅读作品,理解人物形象,要学会评价人物,根据文中人物的言行,分析理解人物的性格与思想品质,才算是懂读作品。小题4:试题分析:母亲虽然觉得孩子想法天真,并没有过于阻止,而是只是以“笑”含蓄地表达自己不赞成孩子的想法,母亲对孩子还是很民主很爱护的。点评:本题不难,文章有故事情节的铺垫,人物形象容易分析理解。人物的表情、行为、语言,在作品中往往是结合在一起写的,作者用这些描写多方面地突出人物形象的特征,要学习多角度描写人物突出人物形象的方法。小题5:试题分析: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比较母亲与孩子看法的不同,简要概括。点评:此题看似容易,但学生很难准确解答,学生对成段的文字概括能力不强,抓不住关键信息点,往往遗漏要点。这方面的能力,平时学习中有待提高。小题6:试题分析:第一句可从孩子的天性来分析,孩子往往把问题想得简单。第二句可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来谈感想。点评:本题不难,学生易于理解所提问问题。阅读文章发表感想,首先要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抓住主要的话题,联系生活,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下面文章 (18分)儿子的创意毕淑敏.....”主要考查你对 [记叙文阅读 ]考点的理解。
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记叙文的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含在具体材料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
记叙文特征: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二、记叙文的分类: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九、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十、记叙文的表现手法: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十一、记叙文的写法: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件及主要经过 5、反映的道理(主题) 6、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顿悟,体会,感想。 7、侧面描写
记叙文表达方式区分:1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2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3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4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5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为了让记叙生动,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还需要辅之以描写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过程流露感情色彩,还需要辅之以抒情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的人和事有意义,还需要辅之以议论表达方式。在记叙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说明,还需要辅之以说明这一表达方式。综合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记叙文变得更有表现力,更具感染力。 叙述人称的特点及作用区分:第一人称:以“我、我们”的角度展开叙述;便于直抒胸臆,增加对人物和事件叙述的真实感和亲切感。第二人称:用“你、你们”直接与读者进行交流。一般多出现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形成面对面的交流,便于直抒胸臆,增加文章的亲切感。第三人称:用“他、他们”的旁观者的身份叙述。能客观展示生活,不受时空限制,能从更多方面自由叙述。
记叙文的阅读题步骤: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中心。2.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3.感受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和句义,领会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5.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深层含义。6.欣赏文章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7.阅读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写的人或事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体会散文“行散而神聚”的特点。8.阅读小说,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故事的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内容概括的形式命题:做这类题目,要抓住核心要素----人物和事件。当然,有时候,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也要体现在答题中,同时,要注意题目是否有字数方面的限制,在字数范围之类,尽可能详细,字数超过要删去次要信息。
2.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记叙的详略:考试中,常以这样的形式考查:“什么内容为何要详写或略写?”,回答的基本格式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人物关系不大,所以略写。或者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中心人物关系密切,能够更好的表达什么中心或更好的表现什么中心人物,所以详写。”
4.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常见的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顺叙的作用是:按事情的发展为序,使叙事的层次更清楚。
倒叙的作用是:构成强烈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文。
插叙的作用是:对主要的情节起纯托或补充作用。
补叙的作用是:起补充、丰富、深化叙述的作用,使叙事更严谨,有时也起到突处强调的作用。
5.记叙的线索:记叙的线索可分为:以人为线,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物思想感情变化为线(考查的较多),以时空转移为线。(这类题时常以填写题目出现)
6.记叙文人物形象刻画多样性:概括描写和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一般是以这样的题型出现:怎样的人物形象?对人物刻画的具体方法?并用例句进行分析其作用是怎样的?(比如:“————”句就是通过什么描写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7.记叙文里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以自然环境描写考查的多)
自然环境的作用: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几种考查的都较多)比如: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渲染了什么气氛?为下文做了怎样的铺垫?)
8.记叙文语言评析:可以从语言本身的风格来评;可以从修辞格来评(这个方面考查的比较多:时常是回答例句用了怎样的修辞?其作用是怎样?
这类题型是:某句话中加点词语为何使用好?答题有三步:第一,这个词表示什么?是表示范围?是限制?或是估计等等;第二,联系本句内容做答;第三,使用了加点词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如果这个词或是句子好也可能是因为运用了什么修辞?首先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再回答其作用。如果是比喻或是拟人必须要回答“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内容?)
9.文段的作用:开头段的作用通常是总领下文或是点题;文中段时常是过渡段;文末段是总结全文,或是深化主旨等。
记叙文写作结尾法:
1、自然收束式。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 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 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考场作文气氛紧张,竞争激烈,不可能过多地讲究什么“式”,什么“法”。只要富于激情,挥洒自如,写到哪里就是哪里,能充分地表情达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 趋势结束全局。在所学的课文中,这样的例子较多,在此不加赘述。
2、首尾呼应式。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 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 《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写了“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确凉衬衫。”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 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卒章显志式。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 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晴式”。如《枣核》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记一辆纺车》结尾写道:“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记一辆纺车。”
4、名言警句式。用名言、警名、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它往往出现在散 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 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驿路梨花》结尾写道:“驿路梨花处处开。”
5、抒情议论式。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 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 文的写作。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 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再如《回忆我的母亲》结尾的两个自然段就是很典型的抒情议论式的结尾。
作文要一气呵成,结尾与前面正文一线相生,不可缺痕。作文的结尾与开头一样,是篇篇各异的,但也 有其规律可循。上面的几种结尾方式仅仅只是一些常用的结尾方式,切忌生搬硬套,真正好的结尾存在于考 生的平时扎实的训练之中,存在于考生的临场发挥,存在于考生的“诗外之功”。
本文发布于:2023-02-10 11:30: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7730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