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题。(18分)(1)最近孩子睡觉特别早,而且总是说梦话,像是在和一个人聊天的样子。(2)自从孩子的妈妈去世后,我明显地感觉到她变得不愿说话了,从前那个好动的女孩子一下子变得文文静静。我多么希望她还像以前那么淘气啊,到处翻弄她收藏的“破烂”,自己玩“过家家”,把自己的屋子弄得像个猪窝。现在,她的屋子干干净净的,却少了一份孩子该有的活泼。(3)在妻子离去的日子里,我的心常常被思念撕咬着。但我尽力不让女儿看到我的悲伤,总是趁洗脸的时候,把泪水偷偷地运送出去。但孩子似乎一下子懂事了,她怕我伤感,很少和我提起她的妈妈,甚至,连书桌上那张她妈妈的照片也被她放到了相框背面,正面依然是阳光灿烂的她自己,在花丛中翩然如一只欲飞的蝴蝶。(4)我给她租各种动画片光碟,在电脑上下载游戏,想尽办法让她玩。可她好像突然对这些都没了兴趣,每天回来就埋头写作业,然后就嚷嚷着要睡觉。(5)对于女儿的这些变化,我有些不安,担心长此以往孩子会生病。周末,我领她去吃肯德基,她一个劲儿地问我几点了。我对她说,今天是周末,作业可以明天写,今天多玩一会儿。她却用不容商量的口气对我说,八点半必须到家。到家后,她看了看表,连澡都没洗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被窝。我有些疑惑,女儿小小的心里似乎藏着什么秘密。(6)我想孩子的心理一定出了问题。我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说这是典型的忧郁症,是失去了最亲近的人导致的。医生建议我多陪陪孩子。那样有利于她早日从伤心的泥沼中爬上岸来。(7)她生日那天,我领她去滑旱冰,难得看到她那样高兴。看着女儿像一只羽翼渐丰的雏燕,学着飞翔,我的眼里蓄满了泪。孩子,这才是你应该过的生活。那些生活的苦难,不应是你这样一颗幼小的心灵该承受的啊!(8)可是她并没有忘记她的睡觉时间,滑了一会儿,她就问我几点了。我故意骗她说刚刚七点。她玩得很开心,笑容灿烂,如圣诞的烟花。(9)回到家的时候,她看到闹钟显示已经十点多了,马上问我是不是她的闹钟出了毛病。我点着她的小脑袋。笑着说:“小傻瓜,爸爸骗你的。今天是你的生日,又是周末,就是想让你多玩一会儿……”没想到还没等我说完,她就“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令我手足无措。(10)“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看不到我。会很伤心的……”她伤心地哭着说,“在医院最后一次看妈妈的时候,妈妈对我说,每天晚上九点都会到我梦里来看我,我们还拉了钩呢。”(11)原来,这就是孩子的秘密!(12)我眼前浮现出妻子临终前那张苍白虚弱的脸上尽力露出的微笑,看到她艰难地伸出她的小指,和女儿拉钩,许下她们相约的诺言:每天晚上九点,在梦中,不见不散。(13)为了这个约定,女儿始终坚持晚上九点之前睡觉。(14)我为女儿铺床的时候,一眼便看到了她的妈妈。原来,女儿把妈妈的照片放到了相框的背面,是为了能在睡觉的时候更近地看到她啊!梦真是一件神奇的宝贝!白天丢掉的,可以在梦里捡回来;现实中没有的,可以用梦补上。(15)夜里,我蹑手蹑脚地去女儿的小屋,小心翼翼地给她盖被子。我怕惊动她,她现在一定在和她妈妈玩耍,或者赖在妈妈的怀里缠着妈妈给她讲故事。我看着她甜甜的微笑着的脸,在那个梦里,慢慢绽放成花朵。小题1:读完全文,如果给文章加一个标题,你是选“孩子的秘密”,还是选“梦是夜的花朵”,请说明理由。(3分) 小题2:为了让女儿找回阳光灿烂的自我,父亲主要为女儿做了哪些事?(3分) 租光碟、下载游戏、 、 、 小题3:从语言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4分)(1)我的心常常被思念撕咬着。(2分) (2)我看着她甜甜的微笑着的脸,在那个梦里,慢慢绽放成花朵。(2分) 小题4:本文在写作上较明显的特点是多处使用伏笔,请找出一处,并说说使用伏笔的作用。(3分) 小题5:知道了女儿的秘密后,父亲感到了困惑:是让女儿留在虚幻的梦中,还是引导她从梦中走出来?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100字左右。)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小题1:示例1:我选“孩子的秘密”这一标题,因为全文围绕“孩子的秘密”来写,这个题目概括了主要内容,且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示例2:我选“梦是夜的花朵”,这个标题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女儿用梦寄托对母亲的思念,靠梦境享受母爱的美好,运用比喻,富有诗意。且结尾和标题相照应。小题2:带女儿吃肯德基,带女儿看心理医生,领她去滑旱冰。小题3: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中“撕咬”一词极富表现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失去妻子的痛苦,表现了我对妻子的挚爱和思念之情。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女儿甜甜的微笑的脸比作花朵,形象地写出了女儿在梦中与母亲亲近玩耍时的幸福和快乐,非常美好,很有感染力。小题4:第一处:最近孩子睡觉特别早(总是说梦话,像是在和一个人聊天的样子。)或者:八点半必须到家。(到家后,她看了看表,连澡都没洗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被窝。)第二处:相框(连书桌上那张她妈妈的照片也被她放到了相框背面)第三处:秘密(女儿小小的心里似乎藏着什么秘密。)作用:①为下文情节发展设下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为下文作了必要的铺垫,使行文不突兀等。小题5:示例一:我觉得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是需要父亲用细腻、深沉和智慧的爱去用心呵护的。本文的孩子每天晚上九点和母亲在梦中相约不见不散,这是她每天最大的快乐。所以我觉得这位父亲应该和孩子母亲一样,不需要打破孩子的梦,为孩子营造一个没有伤痛、没有阴影的爱的天堂,让这梦成为她心灵的慰藉。示例二:我觉得应该让孩子勇敢地从梦中走出来。因为是梦就会醒,与其让孩子生活在虚幻的梦境中,不如让她早一点学会面对。过程中暂时也许有痛苦,当她坚强地面对无情的现实后,就能在挫折中成长,在历练中走向成熟。
点击查看记叙文阅读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小题1:这道题要求在所给出的两个标题中选择一个作为文章的标题,读完文章过后,我们发现,实际上“孩子的秘密”、“梦是夜的花朵”这两个标题都可以,“孩子的秘密”这一标题,因为全文围绕“孩子的秘密”来写,这个题目概括了主要内容,且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梦是夜的花朵”,这个标题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女儿用梦寄托对母亲的思念,靠梦境享受母爱的美好,运用比喻,富有诗意。且结尾和标题相照应,所以说,这个标题也很贴切。点评:解答本题,读清题干有些什么具体要求。就这个题目而言,给出了两个题目,让选择一个,并说明理由。其次,读懂文章。要搞清楚文章重点写了什么事件,关键词是什么。第三,掌握拟题方法。给记叙类文章拟标题我们一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用叙事线索做文章的标题,用主要人物的姓名做文章的标题。用典型的情节或场景做文章的标题。用文中有代表性的词句,比如中心句、点题句、主要人物的关键言语等。最后要检查一下拟的标题能不能概括文章的内容或指向或暗示内容的大致方向。语言是否简洁,一个好的标题不应该过长,力求用最少的语言蕴涵最多的信息。以上两个要求是基本的,在做到这两个要求的基础上,力争形象生动这第三个要求。小题2:试题分析:为了让女儿找回阳光灿烂的自我,父亲带她去吃肯德基;因为女儿的异常举动,父亲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在女儿过生日那天,为了让女儿开心,父亲带女儿去滑冰。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找出关键信息。概括故事内容时,人物、事件、结果等这些信息都不能缺少,且语言要简练。小题3:试题分析:(1)“我的心常常被思念撕咬着”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撕咬”一词极富表现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失去妻子极度痛苦的心理,表现了我对妻子的挚爱和思念之情。⑵“我看着她甜甜的微笑着的脸,在那个梦里,慢慢绽放成花朵”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女儿甜甜的微笑的脸比作花朵,形象地写出了女儿在梦中与母亲亲近玩耍时的幸福和快乐,非常美好,很有感染力,也表明女儿对妈妈深深的爱和想念。点评: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小题4:试题分析:“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多处埋下了伏笔,第一处:最近孩子睡觉特别早(总是说梦话,像是在和一个人聊天的样子。)或者:八点半必须到家。(到家后,她看了看表,连澡都没洗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被窝。)第二处:相框(连书桌上那张她妈妈的照片也被她放到了相框背面)第三处:秘密(女儿小小的心里似乎藏着什么秘密。)作用:①为下文情节发展设下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为下文作了必要的铺垫,使行文不突兀等。点评: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字准确的表述。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多角度:条分缕析。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只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而且高考题已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用术语: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二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三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小题5:试题分析:知道了女儿的秘密后,父亲感到了困惑:是让女儿留在虚幻的梦中,还是引导她从梦中走出来?其实两种看法都可以。“让女儿留在虚幻的梦中”,因为女儿现在还太小,而且正是需要母爱的时候,况且又有那样一个跟目亲的约定,这样正好可以排遣她心中的痛苦,就仿佛母亲还没有去世一样,就让她继续做那个美丽的梦吧!也可以引导女儿走出梦境,接受现实,让她坚强地面对生活,这样也有利于她在挫折中成长、成熟。不管赞同那种做法,一定要说明自己的理由。点评: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父亲的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文章和材料的内容说出具体的理由。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阅读下文,完成题。(18分)(1)最近孩.....”主要考查你对 [记叙文阅读 ]考点的理解。
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记叙文的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含在具体材料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
记叙文特征: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二、记叙文的分类: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九、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十、记叙文的表现手法: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十一、记叙文的写法: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件及主要经过 5、反映的道理(主题) 6、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顿悟,体会,感想。 7、侧面描写
记叙文表达方式区分:1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2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3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4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5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为了让记叙生动,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还需要辅之以描写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过程流露感情色彩,还需要辅之以抒情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的人和事有意义,还需要辅之以议论表达方式。在记叙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说明,还需要辅之以说明这一表达方式。综合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记叙文变得更有表现力,更具感染力。 叙述人称的特点及作用区分:第一人称:以“我、我们”的角度展开叙述;便于直抒胸臆,增加对人物和事件叙述的真实感和亲切感。第二人称:用“你、你们”直接与读者进行交流。一般多出现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形成面对面的交流,便于直抒胸臆,增加文章的亲切感。第三人称:用“他、他们”的旁观者的身份叙述。能客观展示生活,不受时空限制,能从更多方面自由叙述。
记叙文的阅读题步骤: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中心。2.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3.感受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和句义,领会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5.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深层含义。6.欣赏文章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7.阅读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写的人或事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体会散文“行散而神聚”的特点。8.阅读小说,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故事的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内容概括的形式命题:做这类题目,要抓住核心要素----人物和事件。当然,有时候,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也要体现在答题中,同时,要注意题目是否有字数方面的限制,在字数范围之类,尽可能详细,字数超过要删去次要信息。
2.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记叙的详略:考试中,常以这样的形式考查:“什么内容为何要详写或略写?”,回答的基本格式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人物关系不大,所以略写。或者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中心人物关系密切,能够更好的表达什么中心或更好的表现什么中心人物,所以详写。”
4.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常见的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顺叙的作用是:按事情的发展为序,使叙事的层次更清楚。
倒叙的作用是:构成强烈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文。
插叙的作用是:对主要的情节起纯托或补充作用。
补叙的作用是:起补充、丰富、深化叙述的作用,使叙事更严谨,有时也起到突处强调的作用。
5.记叙的线索:记叙的线索可分为:以人为线,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物思想感情变化为线(考查的较多),以时空转移为线。(这类题时常以填写题目出现)
6.记叙文人物形象刻画多样性:概括描写和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一般是以这样的题型出现:怎样的人物形象?对人物刻画的具体方法?并用例句进行分析其作用是怎样的?(比如:“————”句就是通过什么描写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7.记叙文里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以自然环境描写考查的多)
自然环境的作用: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几种考查的都较多)比如: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渲染了什么气氛?为下文做了怎样的铺垫?)
8.记叙文语言评析:可以从语言本身的风格来评;可以从修辞格来评(这个方面考查的比较多:时常是回答例句用了怎样的修辞?其作用是怎样?
这类题型是:某句话中加点词语为何使用好?答题有三步:第一,这个词表示什么?是表示范围?是限制?或是估计等等;第二,联系本句内容做答;第三,使用了加点词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如果这个词或是句子好也可能是因为运用了什么修辞?首先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再回答其作用。如果是比喻或是拟人必须要回答“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内容?)
9.文段的作用:开头段的作用通常是总领下文或是点题;文中段时常是过渡段;文末段是总结全文,或是深化主旨等。
记叙文写作结尾法:
1、自然收束式。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 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 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考场作文气氛紧张,竞争激烈,不可能过多地讲究什么“式”,什么“法”。只要富于激情,挥洒自如,写到哪里就是哪里,能充分地表情达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 趋势结束全局。在所学的课文中,这样的例子较多,在此不加赘述。
2、首尾呼应式。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 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 《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写了“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确凉衬衫。”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 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卒章显志式。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 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晴式”。如《枣核》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记一辆纺车》结尾写道:“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记一辆纺车。”
4、名言警句式。用名言、警名、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它往往出现在散 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 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驿路梨花》结尾写道:“驿路梨花处处开。”
5、抒情议论式。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 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 文的写作。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 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再如《回忆我的母亲》结尾的两个自然段就是很典型的抒情议论式的结尾。
作文要一气呵成,结尾与前面正文一线相生,不可缺痕。作文的结尾与开头一样,是篇篇各异的,但也 有其规律可循。上面的几种结尾方式仅仅只是一些常用的结尾方式,切忌生搬硬套,真正好的结尾存在于考 生的平时扎实的训练之中,存在于考生的临场发挥,存在于考生的“诗外之功”。
本文发布于:2023-02-10 11:29: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7728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