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在备课的过程中深入思考教学中如何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立体几何教学侧重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备课中以高考真题为切入点,以数学方法为立足点,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为落脚点. 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提升核心素养
“以人为本”就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发展和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教会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重要,但是学生能够思维发散,创造性地提出新的问题,更加符合新时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格局.立体几何教学,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的提升是第一任务,学生学会分析立体图形,能主动构造和使用几何模型解题,几何直观素养才算得到提升.
课堂教学要将“知识学习”与“素养提升”并重.
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可发展、可提升的.教师备课中例习题的选择要尽量入口宽泛,讲解时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如立体几何的教学,教师授课时注重多采用“举例”、“建模”、“类比”等方式对知识整合,提升空间想象能力.同时,“补体法”、“分割法”、“等体积法”、“平面化方法”、添加各种辅助线(或辅助平面)等都属于立体几何中的算法问题,是立体几何教学中要提升的“数学运算”素养.
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数学育人”.
数学教学既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即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理性思维分析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数学推理的严谨性影响人的一生,对树立求真务实的价值观非常有利.学生学习了有用的数学、能用的数学和会用的数学,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才能够得到体现.
2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读、写、想等方面的能力,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因此,教师要随时了解周围学生对数学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能。例如:①在听课过程中怎样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路与教师同步。②怎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讲解。③怎样学会归纳要点、重点。④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⑤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听,并积极参与讨论等。“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做出解释,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向老师提出问题,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读”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某种层面上讲,也是为今后“说”的技能打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课外资料,既丰富了知识面,又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
“写”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数学中的一些证明题,有很多学生都知道它的证明方法,知道其中考查的知识点,但总不能够很好地以“写”的形式将其证明过程展现出来。即使写了,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也较为混乱,推理过程也不够严密。这些都是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某一侧面也体现了培养学生“写”能力的重要性。“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决定着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想”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想象”。例如:我们在讲完“圆的有关性质”后,提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体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听、说、读、写、想能力的条件,并不断摸索培养的规律和方法。
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
数学教学中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也是当前数学教育的发展潮流。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其思考空间广阔,思维活动的自由度较大,学生的思维活动易于展开,在思考中能提出更多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更多,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其独特的效果。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能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式”的数学思维和开拓进取精神。
例如,初中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已知圆的直径为13cm,如果直线和圆心距的距离为①4.5cm;②6.5cm;③8cm,那么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为什么?这是一道常规性题,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改造为一道开放式问题:据气象部门预报,一台风中心在直径是60千米的某城市正南50千米处,以北偏东30°方向前进,问该城市是否会遭受台风的袭击?并说明理由。通过这样的改造,常规性题目便具备了开放题的形式,更加具有挑战性。当然此题还可以进一步变换条件,让学生思维朝纵深发展。如该城市遭台风袭击的时间有多长?等等。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了。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课堂学习兴致高,全身心投入,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反之亦然。所以,在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适宜的学习情境,把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来,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只有这样,原本抽象、晦涩的数学概念才会变得形象、生动,学生原本视之为枯燥、艰苦的数学思维活动才会变成得生动有趣。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于小学生学习热情的调动是显而易见的,效果也是显著的。除此之外,在这种情境下的学习对学生良好数学习惯的养成也是很有效的。
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很普遍的。比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排列》的时候,如果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解几个人共有几种不同的排法,想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会高,效果也不会好。而如果老师能够让几位学生到讲台上演示不同的排法,与此同时,我们还在黑板写下几位学生的所排位置。相信在这样的情境教学背景下,学生的参与热情肯定会很高,学习效果也会不错。
引导合作探究,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更是时代的要求。因为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这样的学习方式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在思维碰撞的激辩中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体悟。事实证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非常受小学生欢迎的,效果也是极佳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坚定运用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信念,深入探究适合各自校情、班情的最佳方式方法。
尝试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教师都知道,学生的合作探究是要建立在他们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通常的教学流程是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再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再来就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结果的交流展示,最后才是评价反馈、反思提高。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有不少老师会有这样的疑问:教学流程上大致是一样的,可是不同的教师施教,效果却会出现很大差别,这又是为什么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想有一个很重要因素是不得不考虑的,这个因素就是教师对学生合作探究的各个环节包括合作小组的组建、培养的参与度的问题。
4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梳理数学知识的实质,锻炼学生资助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其在学习过程中依据知识的深入会越来越感觉到枯燥。小学数学作为最基础的学科,其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枯燥感比较低,因此这也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方面。想要让学生们对数学进行充分的理解,首先就必须要为学生梳理数学的本质。数学是一门计算的科学,其主要就是计算和分析,而小学数学更是以计算为主,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以此作为重点,通过锻炼学生计算的方法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举例来说,再讲解“1+2+3”这个连续加法时,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习惯性的从左向右进行运算,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当将此问题转换为“3+1+2”时有些学生可能就会迟疑一下,因此教师必须要教导学生,在进行数学运算的过程中,只要是相同的几个数字进行运算,不论位置如何变化,其结果均是相同的。
教师还可以举例子,让三个学生站在台上,这三个学生相加就是他们的总和,而如果调换了其中某个同学的位置,其总和是不变的,这样就让学生们了解了数学运算中的本质内容之一。另外,教师在选择问题时一定要进行注意,不要照本宣科,应该根据课本的内容进行灵活改变,这样就可以防止学生因预习或看到答案的缘故而影响自主思考的机会。同时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还可以让学生们根据问题的答案提出一个相同的问题,例如运算“10-7+2”,其答案为5,那就让学生运用先减后加的运算方式再列出一个等于5的算式,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如何在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应认识到初中数学知识教学不是填鸭式地一股脑把知识倒给学生,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只有在基础知识清晰明确后,才能从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开始,有目的地挖掘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逻辑关系,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提高,但要注意的是,需要结合初中数学知识教学,同时明确数学不只是逻辑,结合初中数学教材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做到二者有机结合、自然渗透、融会贯通。
(三)如何在思维基本训练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让学生在不断思考中学会和掌握思考方式,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有计划地穿插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其中数学大多数概念都需要理解、想象,是构成判断推理的主要因素,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其次,选择判断能力反映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往往先有直觉判定,并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判断之后才有策略。所以需要教师培养学生正确获取信息的能力,这是判断能力的关键。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文发布于:2023-02-10 09:11: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7575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