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相应的题目。A①10岁男孩独自一人在员工宿舍里写作业,②突然被人从后面蒙住头、绑住双手,③然后翻箱倒柜的声音就传入他的耳朵。B男孩意

更新时间:2023-02-10 08:35:32 阅读: 评论:0

题文

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相应的题目。(4分)A①10岁男孩独自一人在员工宿舍里写作业,②突然被人从后面蒙住头、绑住双手,③然后翻箱倒柜的声音就传入他的耳朵。B男孩意识到□房里进贼了。在事发过程中,男孩没有被吓哭;在窃贼离开后,男孩想法子令自己脱困,之后,男孩十分淡定地继续写作业,近一个小时写完作业后,才下楼将事情告诉父母。(转自2012.3.2《慈溪日报》,有修改)小题1:第一段A句是个病句,请从①②③这三个分句中选择一个加以修改,使整个句子通顺合理。我选择修改第    句,修改后的句子:                       。(2分)小题2:第一段B句中“□”内填入最合适的标点符号是       。(1分)小题3:第二段中的“淡定”当下颇为热门,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替代“十分淡定”,你将会用         。(1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小题1:③然后就听到了翻箱倒柜的声音。(2分)小题1:冒号 :小题1: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等(1分)

点击查看标点符号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小题1:要求学生了解病句的类型、学会使用修改符号对病句加以修改,并学会修改语段。小题1:了解标点符号的常规用法与特殊用法。此处是引起下文,所以用冒号。小题1:只要是表明十分淡定的意思的成语即可。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相应的题目。(4分).....”主要考查你对 [标点符号 ]考点的理解。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书面上用于表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标点符号分类:点号、标号、符号三大类点号:其作用在于: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①句号( 。)②问号( ?)③感叹号( !)④逗号( ,)⑤顿号( 、)⑥分号( ;)⑦冒号( :) 标号:其作用在于: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①引号(“ ”)②括号〔( ) [ ] { } 〕③破折号( ── )④省略号(……)⑤着重号( .)⑥书名号(《 》〈 〉)⑦间隔号(·)⑧连接号( — )⑨专名号( ____ ) 符号:①注释号( * )②隐讳号(×)③虚缺号(□)④斜线号( / )⑤标识号(▲或●)⑥代替号(~)⑦连珠号(……)⑧箭头号( →)

 

初中语文常考的标点符号的用法:(1)引号。①表示文中直接引用的话。引用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直接引用对所引用的原话不能作任何修改,间接引用即所谓的“转述”,可以在文字上有所变动,就不用引号。引用成语、谚语等,用不用引号都可以,以不用为常。②重要的或特定含义的词语,也可以用引号。引号一般用双引号。引文之内又有引文,就用单引号,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再用双引号,依次类推。后引号和点号连用的时候,如果引文是完整照录别人的话,引文末尾的点号就放在后引号之前,如果是作为引文者文句的一部分,点号就放在后引号之后。 (2)破折号。①表示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例如:象梦一样,我踏上了联邦德国的旅途,到了海涅的故乡——莱茵河畔的杜赛尔多夫。 ②还可以表示语意的转折、跃进,或语音的中断、延长。例如: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转折) “团结——批评——团结”,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方针。(跃进) “嘟——”火车进了站。(延长)③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也用破折号。例如: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科学: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 ④破折号还可以用在文章的副标题之前。实际上也是一种注释性用法。例如:网络文学的第一声号角——痞子蔡和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注意:如果解释说明的话插在句子中间,就可以在前面后面各用一个,这叫双用。例如: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象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巴金《灯》) (3)省略号。 ①表示文中省略了的话。 ②表示沉默、语言中断、断断续续、欲言又止等。

本文发布于:2023-02-10 08:35: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7531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男孩   一人   被人   翻箱倒柜   两段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