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世界已跨入新的世纪,可天下仍不太平,让我们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吧!某校九年级班的学生要

更新时间:2023-02-10 08:17:19 阅读: 评论:0

题文

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世界已跨入新的世纪,可天下仍不太平,让我们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吧!某校九年级(2)班的学生要举办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图文展,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准备活动】(1)你可以从哪些途径收集关于世界大战的资料?(至少说出2种途径)(2分)【活动展示】第一组:表解历史战争名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止时间1914.7——1918.111939.9——1945.9导火线 无交战双方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同盟转折性战役凡尔登战役 战争性质 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战后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第一组收集的表格信息有残缺,请你在上表表格中将内容补充填写完整。(5分)第二组:文汇历史(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的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            ——法国作家巴比斯《战火》战后初期的西欧,经济凋敝,困难重重。英国有一半以上的工业瘫痪,法国居民每天仅配给200克面包,联邦德国工人一月的工资只能买一条香烟。  ——《世界历史》(3)从第二组收集的两段材料中,你得出什么认识?(2分)第三组:图说现实           图3 北约空袭之后的利比亚              图4 本.拉登被击毙后,基地组织仍然活动猖獗(4)第三组收集的图片(图3和图4)分别反映出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2分)第四组:历史启示(5)反思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写出一点即可,2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访问他人、查阅网络资料、阅读书报杂志、观看影像资料、考查遗址遗迹等(任答两点得2分)(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交战双方:同盟国与协约国(或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转折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或斯大林格勒会战、或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战争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或帝国主义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战后格局:雅尔塔体系(或美苏两极格局)。(每点1分,共5分)(3)战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或战争的残酷);战争造成经济损失(或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每点1分,共2分)(或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2分)(4)战争问题(或地区冲突、霸权主义、干涉别国内政)(1分);恐怖主义问题(1分);(5)远离战争,热爱和平;战争是残酷的,世界发展需要和平;国际社会的矛盾与争端应该通过和平谈判,友好协商解决,而不应该诉诸武力。(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2分)

点击查看日本的明治维新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1)这一题是在考查历史研究的方法,这需要平时积累,比如访问他人、查阅网络资料、阅读书报杂志、观看影像资料、考查遗址遗迹等,都是关于史料搜集的方法。(2)“将内容补充填写完整”这一类题目是在考查考生对一些重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按照表格当中的示例进行模仿填写的能力,一定要注意表格中已有的内容是怎么填写的,所谓“依样画葫芦”,这样填写的答案才更符合题目要求。(3)法国作家巴比斯《战火》的材料,根据其中的“成堆的尸体”、“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可以得出是反映了战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或战争的残酷)。《世界历史》中的“经济凋敝,困难重重”、“工业瘫痪”、“居民每天仅配给200克面包”、“工人一月的工资只能买一条香烟”等信息可以得出战争造成经济损失(或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 (4)图3“北约空袭之后的利比亚”反映出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因素是战争问题(或地区冲突、霸权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图4“本.拉登被击毙后,基地组织仍然活动猖獗”反映出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因素是恐怖主义问题。(5)反思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得出的启示可以从战争的原因、战争的危害、战争所带来的问题等角度思考作答,比如要远离战争,热爱和平;战争是残酷的,世界发展需要和平;国际社会的矛盾与争端应该通过和平谈判,友好协商解决,而不应该诉诸武力;等等。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主要考查你对 [日本的明治维新 ]考点的理解。

日本的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大久保利通: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家。1863年萨摩藩抗击英国侵略军时,任萨军总指挥官,虽遭失败,却因敢与列强对垒而声名大振。1868年1月3日与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岩仓具视等人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明治新政府成立后,历任参与、总裁局顾问、参议、大藏卿等职,成为政府主要领导人,领导了“奉还版籍”、“废藩置县”等资产阶级改革。1871年12月任岩仓使节团副使赴欧美考察,1873年回国。对内推行地税改革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同时强化中央官僚机构,集中大权在手,进行专制统治,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特点:1.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2.改革借鉴了许多西方的先进成果;3.改革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道路;4.日本的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日本明治维新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对比: 日本明治维新同中国戊戌变法的对比: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与影响:1.改革内容:政治上:废藩置县,设立府、道、都、县,由中央任命藩知事,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废除封建领主土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军事上: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火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文化上: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2.影响:(1)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2)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跻身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从此,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3)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明治维新时期派出的“岩仓使节团”

打开日本国门的条约——《神奈川条约》:神奈川条约为1854年3月31日(嘉永7年3月3日(旧历))江戸幕府与美国所缔结的和亲条约,日本通称为《日米和亲条约》(《日美和亲条约》)。签约代表,在日本方面全权代表为林复斋(大学校长)、美国方面全权代表为东印度舰队司令长官马休·佩里。条约中主要规定日本必须开放下田与箱馆这两个港口与美国通商,并保证遇难的美国士兵得到安全保障。

本文发布于:2023-02-10 08:17: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7503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世界大战   太平   让我们   两次   硝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