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普制造的萨拉热窝事件,并未达到他企图挽救塞尔维亚民族危机的目的。这一事件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A.个人恐怖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B.恐怖主义不会造成灾

更新时间:2023-02-10 08:16:41 阅读: 评论:0

题文

普林斯普制造的萨拉热窝事件,并未达到他企图挽救塞尔维亚民族危机的目的。这一事件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A.个人恐怖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B.恐怖主义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C.恐怖活动可以迅速地解决一切政治纷争D.恐怖主义不会威胁世界和平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A

点击查看日本的明治维新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一战爆发导火索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14年代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点燃这个火药桶,它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是恐怖活动是当今世界不安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凭借暗杀,爆炸,投毒等恐怖主义行为不是正确的行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决反对。我们应理性爱国,采取正确的行为,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和识记能力,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问些很多,如环境问题,恐怖主义,金融危机等,我们要合作共赢,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民的生产和社会生活,同时又使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尖锐,最终一战和二战爆发,一战和二战的教训告诉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倍感珍惜。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普林斯普制造的萨拉热窝事件,并未达到他企.....”主要考查你对 [日本的明治维新 ]考点的理解。

日本的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大久保利通: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家。1863年萨摩藩抗击英国侵略军时,任萨军总指挥官,虽遭失败,却因敢与列强对垒而声名大振。1868年1月3日与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岩仓具视等人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明治新政府成立后,历任参与、总裁局顾问、参议、大藏卿等职,成为政府主要领导人,领导了“奉还版籍”、“废藩置县”等资产阶级改革。1871年12月任岩仓使节团副使赴欧美考察,1873年回国。对内推行地税改革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同时强化中央官僚机构,集中大权在手,进行专制统治,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特点:1.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2.改革借鉴了许多西方的先进成果;3.改革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道路;4.日本的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日本明治维新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对比: 日本明治维新同中国戊戌变法的对比: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与影响:1.改革内容:政治上:废藩置县,设立府、道、都、县,由中央任命藩知事,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废除封建领主土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军事上: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火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文化上: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2.影响:(1)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2)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跻身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从此,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3)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明治维新时期派出的“岩仓使节团”

打开日本国门的条约——《神奈川条约》:神奈川条约为1854年3月31日(嘉永7年3月3日(旧历))江戸幕府与美国所缔结的和亲条约,日本通称为《日米和亲条约》(《日美和亲条约》)。签约代表,在日本方面全权代表为林复斋(大学校长)、美国方面全权代表为东印度舰队司令长官马休·佩里。条约中主要规定日本必须开放下田与箱馆这两个港口与美国通商,并保证遇难的美国士兵得到安全保障。

本文发布于:2023-02-10 08:16: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7501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