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材料一: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选自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选自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1)材料一是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其中体现其性质的是哪一方面的内容? (2)明治维新对日本有哪些积极影响? (3)材料二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一事件?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维新派的目的是什么? (4)不论是变法还是改革,对该国的历史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由此你得到了说明启示?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经济方面的内容(答这方面的具体内容也可)。 (2)使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同时,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惟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3)“公车上书”;变法图强或救亡图存。(4)启示:①改革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②一个国家或民族只有在不断改革中进取;③改革是顺应时 代发展的大事;④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可以从明治维新措施的某一方面去谈:如:我们要善于学习 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强国;重视教育、发展科技、科教兴国等。可以从戊 戌变法的措施或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思想方面去谈。如:维新派通过变法改变中国贫弱(落后)局 面,是进步的;学习他们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等。(答对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点击查看日本的明治维新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 材料一:政治方面,“废藩置.....”主要考查你对 [日本的明治维新 ]考点的理解。
日本的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大久保利通: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家。1863年萨摩藩抗击英国侵略军时,任萨军总指挥官,虽遭失败,却因敢与列强对垒而声名大振。1868年1月3日与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岩仓具视等人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明治新政府成立后,历任参与、总裁局顾问、参议、大藏卿等职,成为政府主要领导人,领导了“奉还版籍”、“废藩置县”等资产阶级改革。1871年12月任岩仓使节团副使赴欧美考察,1873年回国。对内推行地税改革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同时强化中央官僚机构,集中大权在手,进行专制统治,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特点:1.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2.改革借鉴了许多西方的先进成果;3.改革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道路;4.日本的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日本明治维新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对比: 日本明治维新同中国戊戌变法的对比: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与影响:1.改革内容:政治上:废藩置县,设立府、道、都、县,由中央任命藩知事,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废除封建领主土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军事上: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火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文化上: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2.影响:(1)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2)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跻身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从此,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3)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明治维新时期派出的“岩仓使节团”
打开日本国门的条约——《神奈川条约》:神奈川条约为1854年3月31日(嘉永7年3月3日(旧历))江戸幕府与美国所缔结的和亲条约,日本通称为《日米和亲条约》(《日美和亲条约》)。签约代表,在日本方面全权代表为林复斋(大学校长)、美国方面全权代表为东印度舰队司令长官马休·佩里。条约中主要规定日本必须开放下田与箱馆这两个港口与美国通商,并保证遇难的美国士兵得到安全保障。
本文发布于:2023-02-10 08:04: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7491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