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材料一:“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示意图” 材料二:2009年春季,在内蒙古中西部、甘肃、兰州出现了沙尘暴天气,近几年来,西北地区遭受沙尘暴袭击 20次之多,直接经济损失 50多亿,80%地区受灾。沙尘已成为全国性的新的环境杀手。北京、南京、天津、哈尔滨等东部城市也成为沙尘光顾的新地。扬沙、沙尘、沙尘暴天气形成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北部过度放牧、垦荒、挖药材等,致使北方沙漠地区的植被以每年60公顷的速度锐减。材料三:据统计,自2008年11月1日以来,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山东、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湖北东北部、陕西北部、宁夏、甘肃东部等北方冬麦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中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8成以上。从总体上看,北方冬麦区降水量之少为30年一遇,特旱区达50年一遇。持续干旱已对当地冬小麦造成较大影响。(1)从材料一可知我国已利用土地资源中比重最大的是 ,因此,我们在利用土地资源时,应坚持“ ”的基本国策。(2分) (2)由材料二可知引起扬沙、沙尘、沙尘暴天气的人为原因有 。针对这些原因,请依据可持续发展观点提出你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 。(2分) (3)由材料三可知位于旱灾影响严重的地区中的主要南北方的冬麦主产区,分析此次干旱产生的原因是 。(1分)(4)干旱不仅是影响中国的自然灾害,也是世界性灾害,请谈谈防御旱灾在生产生活中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哪些?(至少2点) 。(2分)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草地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每空1分,共2分)(2)滥垦植被、过度放牧导致沙源地植被覆盖差,沙质土壤多 在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回答有理即可每空1分,共2分)(3)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持续时间长(或季风气候不稳定)。(1分)(4)①加强对旱情的监测和预报,建立预警机制,科学指导抗旱修水利工程;②合理开采地下水;③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④改变农业种植结构,选择耐旱作物;⑤人工增雨作业;⑥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⑦跨流域调水等(回答意思相近即可,每一点1分,共2分)
点击查看中国的土地资源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1)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草地所占的比例最大,而耕地占的比例很小,所以我国提出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样的基本国策。(2)材料中提到“扬沙、沙尘、沙尘暴天气形成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北部过度放牧、垦荒、挖药材等,致使北方沙漠地区的植被以每年60公顷的速度锐减。所以解决措施可以在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等。(3)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发的国家,主要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因为夏季风的强弱、进退的时间非常不稳定,所以容易带来水旱灾害。(4)防御旱灾所采取的措施有:①加强对旱情的监测和预报,建立预警机制,科学指导抗旱修水利工程;②合理开采地下水;③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④改变农业种植结构,选择耐旱作物;⑤人工增雨作业;⑥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⑦跨流域调水等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材料一:“.....”主要考查你对 [中国的土地资源 ]考点的理解。
中国的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指可供农、林、牧业或其它各利用的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具有质和量两个内容。在其利用过程中,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类别和不同程度的改造措施。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时空性,即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所包含的内容可能不一致。如大面积沼泽因渍水难以治理,在小农经济的历史时期,不适宜农业利用,不能视为农业土地资源。但在已具备治理和开发技术条件的今天,即为农业土地资源。由此,有的学者认为土地资源包括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两个方面。土地资源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在中国较普遍的是采用地形分类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1.按地形,土地资源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这种分类展示了土地利用的自然基础。一般而言,山地宜发展林牧业,平原、盆地宜发展耕作业;2.按土地类型利用,土地资源可分为已利用土地耕地、林地、草地、工矿交通居民点用地等;宜开发利用土地枣宜垦荒地、宜林荒地。宜牧荒地、沼泽滩涂水域等;暂时难利用土地枣戈壁、沙漠、高寒山地等。这种分类着眼于土地的开发、利用,着重研究土地利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已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生产潜力,调查分析宜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方向途径,查明暂不能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分布,探讨今后改造利用的可能性,对深入挖掘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3.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由于中国自然条件复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了现今的各种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一般分为耕地、林地、牧地、水域、城镇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其他用地;
我国土地资源特点:1.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2.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少;3.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4.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我国主要利用的土地类型有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我国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我国土地利用中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从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1.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2.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3.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我国环境问题:1.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2.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3.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4.因乱建设滥占耕地导致的大量农田丧失等等。 土地资源保护对策:1.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2.其他对策:依照政策法令管理;做好开源与节流两项工作;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
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
本文发布于:2023-02-10 07:46: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7464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