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
在学习声现象一节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发声体在振动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说明桌子在振动,你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4)若把图①和图③两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起的图是 ,原因是 .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答案
(1)发声体在振动;(2)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3)空气可以传声;(4)③;真空不能传声.
点击查看声音的传播知识点讲解,巩固学习
解析
(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把不容易观察的现象转换成容易观察的现象叫转换法;(2)利用转换法解答,把发声体的振动转换成一些较明显的小物体的振动;(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介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4)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它说明发声体在振动;(2)桌子振动幅度比较小,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3)敲击右面的音叉,左面的小球跳起来了,说明空气可以传声;(4)因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若把图①和图③两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起的图是③.故答案为:(1)发声体在振动;(2)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3)空气可以传声;(4)③;真空不能传声.点评:此题是一道验证声音的产生、传播的科学探究题,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注意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的科学运用.
考点
据考高分专家说,试题“在学习声现象一节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主要考查你对 [声音的传播 ]考点的理解。
声音的传播
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声的介质。任何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声音传播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传播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介质状态固体隔墙有耳液体说话声吓跑游鱼气体人与人相互交谈
声波水波类比水波(铅笔轻点水面)声波(击鼓)振动源铅笔鼓面传播介质水空气现象形成一圈一圈的波动向外传播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外传播
理想化实验法研究声的传播: 理想化实验法就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因素,进行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在物理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由于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可能直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或探究的物理规律。应用这种科学方法探究和认识物理规律时往往分两步:(1)根据实验目的尽量创造条件.设计并操作实验,为探究或验证某一物理规律取得可靠的实验事实; (2)在获取可靠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假想在理想状态下进行实验,并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实验结果(或结论)。如在“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实验现象是:随着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弱。但最后还是能听到声音,主要原因是实验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以及周围的固体还能传声。这时推理就显得很重要了,它能够突破实验条件的限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得出结论。例 关于下面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入耳处减弱 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解析 在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玻璃罩里面空气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里面闹钟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小,如果玻璃罩里面的空气被抽光,我们就无法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进一步研究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B是用转换法表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C项实验表明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D项中蝙蝠利用回声定位,故A正确。答案 A
本文发布于:2023-02-10 06:27: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7365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