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及准备的习惯 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课前要自觉准备好学习用具:课本、写字笔、学具盒、计算器,最好还要备有铅笔、草稿本、作业本、练习册,并且把这些常用的用具装在一个专用文件夹里面,以便每次能迅速的拿出来。 课前还要调整好上课的状态,数学老师要善于通过课前的情景导入,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迅速进入数学思维状态。 2、勇于举手发言的习惯 举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很常见的行为,目的是希望发表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也是老师进行教学反馈的手段之一。 对于学生来说,举手还有另外的作用,提醒自己注意,创造展示自我们的机会,调动上课的积极性。 举手能体现学生的精神面貌,老师应鼓励全班同学积极举手,通过举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举手大有学问,应该提倡正确的举手姿势,举手时身体要坐正,右手放在身体的右前方,或者左手放在身体的左前方,眼睛看着老师。 发言是学生发表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汇报交流的成果,通常有单独发言和集体发言两种形式。 同学们在集体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不必高声回答,只要能说给自己听到即可,但必须简洁明了。 对于学生的单独发言要求流畅连贯完整,说话有头有尾,语速不快不慢,语调抑扬顿挫,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有力。 发言时要对着同学们,说给同学们听,眼睛要充分与同学们接触。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可供培养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3、勤于动手的习惯 勤于动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习惯,常常见到有些学生在做一些容易的题目时,想到了,也说对了,但动手做起来就错了。 最初这些学生总能给人一个感觉就是“聪明”,其实这些学生眼高手低,是非常浮躁的。 如果不加以引导,让其形成动手的习惯,最终会成为不会听、不会看、不会读,只会瞎说的能力低下的人。 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计算具有很强的周密性,解决数学问题具有很强的程序性和严密性。 在数学学习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容易不等于简单”,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在动手训练和操作的过程中,才能做到知行统一,手脑并用,周密性和严密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加强。
本文发布于:2023-02-10 05:47: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7305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