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在家我和两个儿子讨论自己的学习发现:“不喜欢数学的孩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孩子说看不懂、听不懂,另一类说数学老师特别凶。” 能力和意愿对学习动机的产生有着关键的影响,孩子很难理解现在辛苦读书和20年后人生有何关系。但上课时,当下的感受却直接影响着孩子是否能够专心听讲,所以不管大人还是孩子在上课时都要保持好心情。 “老师通常不会对成绩好的学生很凶。”哥哥说。 我问:“是不是你们学校的老师经常会被学生惹得发脾气呢?” 弟弟说:“少数同学的上课态度确实不好,有些人在上课时基本没在听课,,还有两三个人直接趴在桌上睡觉。有意思的是,我看他们每天放学后都去补习或请家教,无效的事情重复做,然后累得上课时无法专心听。” 个个说:“听不懂的人在上课时心情一定不好,想要保持愉快就只好发呆了!” “一发呆就更加听不懂了、学不会了,所以他们只好继续补习......” 听到这两个孩子冷静分析同学们在上课时的身心状态,我有很深的感慨,家长和老师们真该听听孩子的心声:不是坐得越久成绩就越好啊!学习更有效率一点儿不好吗? 对于一个自控能力还不成熟的学生而言,想在上课时高度集中精神是需要消耗能量的,睡眠、饮食、运动三项缺一不可。如果体力耐力和基础认知能力都没有达到正常的水平,只要学习内容的复杂程度稍微提高,学生很快就会出现放弃的心态。 看不懂或听不懂与孩子的理解能力有关系,数学逻辑能力并非只要求计算速度要快,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语文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几何能力和抽象思考能力。 孩子只要关心自己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学习的机会就无处不在;可惜现在家庭教育中经常和孩子认真聊天的家长并不多,很多家长下班回家只问孩子作业写好了没,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交谈,等孩子年纪越大和父母无话可说。 家长应该积极地培养孩子正向思维的习惯,别让错误的爱变成讨厌学习的理由。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家长不单只是关注孩子的身体方面的成长,心理方面的成长变化家长也一定要引起注意,孩子到了青春期一些行为习惯一旦养成想要改变过来就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本文发布于:2023-02-10 05:47: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7305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