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回答问题,其实是一种检验,考查自己的临场发挥能力、思维的缜密程度,以及面对问题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这些品质对于考试都是至关重要的,培养他们的主要途径正是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 纠正坏习惯:上课不认真思考.不积极主动地回答老师提问的坏习惯。 你知道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好处吗?看着那些成绩不错的学生,一个个争着抢着把手举起来,你认为他们仅仅是为了配合老师吗?其实,学习是自己的事,他们正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课堂上回答问题是对自己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检验,它可以考查你的听课效果、临场发挥能力、思维的缜密程度,以及面对问题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和勇气,等等。可见,积极地思考、回答问题是多么的重要。 学习习惯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呢? 第一,题意要审清 无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是简单还是复杂,都要认真地审清题意,这样才能把问题回答准确。有的同学课堂上答题不准确,常常不是由于对知识的理解存在问题,而是由于没有审清老师所提问题的题意。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思考,确定回答的要点,这样才能做到答题时完整而准确。如果不愿做深入的思考,满足于一知半解,随便想想就开口回答,难免回答不到点子上,或者丢三落四、说不全面。 第二,方式要选择 回答不同类型的提问要采用不同的回答形式。如简答题,用简洁明了的三言两语回答即可;分析题,就要作具体的分析、阐述;描述题,回答时还要力求生动、形象;实验题,先要动手实验得到结果后再作回答;计算题,条理性要强,并要重视推理,证明题,逻辑性要强,证明过程的每一步理由要充分。 第三,表达要清楚 表达要清楚的具体要求是: 1.准确、完整。就是回答问题时,要答到点子上,用词要准确,判断推理要合乎逻辑,语言表达要清楚完整。努力做到不带口头禅、不说病句、不令人费解、不遗漏、不重复。 2.说话连贯、口齿清晰。就是回答问题时,要前后连贯,有条理,咬字清楚,使人听得明白。不东拉西扯、不颠三倒四、不前后自相矛盾。 3.声音洪亮、胆壮气足。就是回答问题时,要把表达的内容,通过一个个字、一个个词、一句句话清晰而响亮地传送出去。有的同学回答问题信心不足,怕回答错,所以,不敢大胆回答问题,声音很小,像“蚊子叫”似的,使人无法听清他在说什么,这必然影响意思的表达。 以上这些要求是比较高的,需要经过长期、大胆的训练与实践才能培养起来。 4.态度要认真 课堂上回答问题态度要积极认真,不能马虎应付,不能信口开河。还要讲究礼貌,回答问题要起立,想发言时先举手,待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 只要你能做到以上这些,就会在回答问题上获得成就感,也会慢慢养成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那么你的学习成绩也会随之不断进步。 好成绩指南针 经常问爸爸妈妈一些你感兴趣的问题,可以让你慢慢养成问问题的习惯。这有利于提高你提问的积极性,对你自信心和勇气的建立很有好处。这样,在课堂上被老师提问时你也不会紧张了。
本文发布于:2023-02-10 05:47: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7304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