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学霸,但学霸一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掌握了这些学霸的高分秘诀,对孩子的学习会有很好的启发!其实所谓秘诀也就是别人尝试并成功的方法,为什么有的孩子学得轻松还成绩好?有的孩子学得吃力却成绩平平?相信一定是方法上有差异。 90%以上的学生会因粗心导致失分超过15分!这些失分主要来源于5类常见错误。 一类错误“顾此失彼” 缺乏全面理解,忽略题目给定的附加条件 危险系数:☆☆☆ 许多同学在做数学大题时,尤其是经典题型的变形模式,由于习惯使然或缺乏对题目的总体理解,从而忽略题目中给定的某些足以影响解题方向的特殊附加条件,导致解题出现错误。 二类错误“自以为然” 缺乏对公式使用条件的理解,盲目套用公式 危险系数:☆☆☆ 在数学学习中,对待数学公式许多同学只做到“背熟”,却没有对公式的来由和应用条件进行深入理解,因此在做题过程中,就容易只凭粗浅的题面盲目套用公式,无法正确理解公式和题目的配对关系,从而导致错误形成 三类错误“致命隐藏” 忽略题目隐藏条件 危险系数:☆☆☆☆ 与一类错误相比,“致命隐藏”的危险性更多来自于出题老师对题目的狡猾伪装,出于故意设置陷阱的目的,出题老师并不会在题目中明显给出附加条件,而是需要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和研究间接获得信息从而察觉,其难度比一类错误更大,危险性也更高。 四类错误“轻谋浅虑” 对题目考虑不周,设想情况不全 危险系数:☆☆☆ 许多数学大题,尤其是概率统计类题目,要求学生对可能出现的多种答案情况进行考量,除了细心审题以外,学生应当通过大量习题的练习,培养对这类题型较高的熟悉和敏感度,可以有效避免这类错误发生。 五类错误“基础警报” 对基础知识点掌握不充分 危险系数:☆☆☆☆ 基础薄弱不扎实,对知识点了解不够充分、深入,是学习数学、考试解题的一大障碍。数学是讲求灵活通变的科目,题目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学生在充分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做出反应,因此基础知识点掌握不充分,非常容易就会引起解题错误。 最后提醒,避免粗心一定要有针对性。每个同学的情况都不同,要具体分析自己每次考试中每一种题型的得分比例,如果某种题型是短板,就重点训练这个题型,能尽可能避免在同类题型内错很多次。
本文发布于:2023-02-10 05:42: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7295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