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爱闹是孩子的天性,但是这却是学习的大敌。如何让爱玩闹的学生爱上学习对于家长来说相当头痛。专家认为结合孩子兴趣激发孩子求知欲望将能事半功倍。
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比较爱玩闹的孩子,他们很聪明,但是很喜欢和家长、老师、同学开玩笑,似乎总是有点不太正经。老师在讲课时,他们也常常会莫名其 妙地发笑或者小声嘀咕说话,造成其他同学也无法认真听讲。这让家长和老师们都感到很头疼,同时,他们的学习成绩也很成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调整和改变他们的学习状态呢?
其实,这类学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其信息加工模式。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各自独特的信息采集、加工、应用模式,而信息加工中的选择处理是一 个很重要的环节。例如:所有同学都在听讲,大家听到的都是“小明从学校走到家,每分钟走50米,共用了30分钟,如果骑自行车只需要走5分钟,问骑车每分 钟走多少米?”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题目,一般同学都会很认真的去思考如何解题。但是,有的人却会首先忽略掉那些数字信息,甚至自己嘀咕“又是走路又是骑 车,老师连到底走路还是骑车都搞不明白,还出什么题啊?”老实说,这是非常无聊的,但是,旁边如果有同学对他的看法发表了意见,无论是赞同还是嘲讽,就会 让他很得意。
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因为在此前的成长过程中,缺乏荣誉感和价值感,又有一定的表现需要;于是,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往往从搞笑搞怪的角度出发,试图来引 起外界的关注,得到一定程度的内心满足。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会给自身造成非常严重的信息损耗问题,导致他在学习的审题环节出现很大的问题。目前,由 于大众传媒和外来文化的影响,给孩子们造成了很多泛娱乐化的心理暗示和影响,在学习上存在认知损耗的孩子越来越多了。
要有效地解决这种问题,不是要给他们补上多少文化课,那无法改变他的信息加工模式,也起不到什么效果;而是需要给他们进行专业的心理调整,采取专业的 认知心理技术和心理咨询等方式,使其逐步树立价值感和自信,最终在学习上端正态度,正确、高效地采集和处理学习中的信息,实现学习成绩的有效提高。
本文发布于:2023-02-10 05:40: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7292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