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牛吃草"问题是小学数学中的一种题形,在小升初里也常常出现。不过,"牛吃草"问题既是一种题形,也是一种解题方法。本人就用"牛吃草"问题的解法应用到行程问题里。
正文
先来看两道普通的"牛吃草"问题:
例1:一片草地,如果有27头牛,6天可以把牧草全部吃完,有23头牛,9天可以把牧草全部吃完。问:假设牧草每天均速生长,每头牛每天吃的一样多,可供21头牛吃几天?
解:设1头牛1天吃一牧草。则27头牛6天共吃了27×6=162份牧草,23头牛9天吃了23×9=207份牧草,它们的差207-162=45份牧草是9-6=3天长出来的牧草,那么每天长45÷3=15份牧草。原来有牧草162-15×6=72份牧草。如果21头牛吃牧草,72÷(21-15)=12天吃完。
例2:一片草地,有15头牛吃草,8天可以把草吃完。如果起初这15头牛吃了两天后,又来了2头牛,则共7天把草吃完。如果起初这15头牛吃了两天后,又来了5头牛,则总共多少天把草吃完?假设草每天均速生长,每头牛每天吃的一样多。
解:设1头牛1天吃一牧草。去掉这15头牛吃了两天的,则15头牛吃了6天可以把草吃完,17头牛5天可以把草吃完,那么15头牛吃了15×6=90份草,17头牛吃了17×5=95份草,它们的差95-90=5份草,是1天长出来的草,则每天就长1份草,原来有90-5×6=60份草,那么15+5=20头牛吃60÷(20-5)=4天可以把草吃完,加上去掉的两天,共4+2=6天吃完。
"牛吃草"问题还转换为了行程问题:
例3:甲、乙、丙三辆车从同一点出发,沿同一公路追赶一个人,这三辆车分别用6小时、10小时、12小时追上这个行人。已知甲车每小时行2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20千米,则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原解法:设行人速度为V人,那么 6×(24-V人)=路程差,10×(20-V人)=路程差,则 6×(24-V人)=10×(20-V人)
144-6 V人=200-10 V人
200-144=10 V人-6 V人
56=4 V人
V人=14,
行人每小时走14千米,则路程差=6×(24-14)=60,丙速为60÷12+14=19千米/小时。
"牛吃草"解法:当甲追上行人时,甲走了24×6=144千米,当乙追上行人时,乙走了20×10=200千米,它们的差200-144=54千米是行人10-6=4小时走的,那么行人每小时走54÷4=14千米,一开始行人距甲、乙、丙三辆车有144-6×14=60千米,则丙速为60÷12+14=19千米/小时。
结论
通过三个例题,我们得知了"牛吃草"就是抓住了因天数不一样和每天增长所导致的差,我们就利用这个差,依次得出答案,而且还发现"牛吃草"解法还可以应用到行程问题上等等。
学而思教育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发布于:2023-02-10 05:2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7271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