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 教案

更新时间:2023-02-10 03:38:57 阅读: 评论:0

《岳阳楼记》课型: 主备人: 授课人: 序号: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初审: 复审: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全文。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教学重点:1、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2、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预习案1、作家简介。《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2、背景资料。《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4、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导学案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2、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3、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4、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5、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6、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7、朗读第3段,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8、朗读第4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9、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10、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11、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检测案1、《岳阳楼记》选自《 》,作者,字希文,宋朝家、 家。2、《岳阳楼记》为历代名篇,文章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 ”的高尚情操,并抒发了“.”的远大政治抱负。3、本文写了 幅画面。“洞庭画卷”运用了 的 手法,寓情于景,写出了“迁客骚人”阴晴时“览物之情”的不同,分别是:4、作者把“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和 做了对比,其目的是为了说明 的道理后进一步得出 的结论。

本文发布于:2023-02-10 03:38: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7179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案   岳阳楼记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