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意外发生后
《合作》(人教版第三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意在通过交流“与人合作的经历”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向学生渗透乐于合作的意识并初步培养善于合作的能力。
为此,我选择了该单元其中一篇课文——《从现在开始》,让孩子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本剧表演的比赛。这也是想为孩子即将要进行的这次口语交际课奠定一定的生活素材。任务下去后,孩子们也忙得不亦乐乎,为了让自己小组的节目更出彩,经常在一起商量该怎么办,并主动去请教有关老师,甚至还分工制作道具。
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心里暗喜:孩子在真实的与人合作的情境中相互沟通交流,经历着与人合作的体验,不是切实地锻炼了口语交际的能力了吗?我只要再花上一节课时间边欣赏表演边引导孩子交流总结就一定能顺利完成此次关于“合作”主题的口语交际课了!
我胸有成竹地踏进教室,可出现在我眼前的情景实在是太意外了——我的两个得意门生(邱静和邵科)斯打在一起。
“怎么回事?”我的声音比平时高了八度。顿时,有很多学生纷纷举手报告——
学生1:是为了抢东西,然后就打起来了。
学生2:是邱静先打人的。
学生3:这东西本来就不是她的!
孩子想告诉我真相的心情很急切,但我发现他们的表达都是随意的、不完整的,看来我正好以“了解打架事件的来龙去脉”为突破口,先引导孩子把话说清楚。教师:请同学们不要激动,先好好想一想,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然后再清楚地告诉我,如果这个同学还有哪里没讲清楚的,你们再补充,好吗?
我这么一说,教师里马上安静下来。过了一会,有孩子举手——
学生4:老师是这样的,邱静和邵科两个人都想演最聪明的猴子,可是猴子的头饰只有一个,于是就抢来抢去,最后就打起来了!
学生5:老师,我们小组本来是选邵科演猴子的,是邱静不讲道理,一定要抢着演。我们都不同意,这节课马上要表演了,她连排练的时间也没有了,抢去演只会害了我们小组。这件事她做的不对!老师你应该批评邱静,她太自私了!
我发现当这个学生一说完,其他人都开始附和说,应该批评邱静。而邱静本人马上在这个信息下做出了反应——她在原地开始纹丝不动,并把背挺得更直。我意识到是她的自尊心受伤了,此时,她有了“没有人喜欢自己”的消极情绪体验,在这种体验中,她下不了台了,虽然她可能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我顿悟: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追究她的错,而是引导全班孩子宽容她的错,给她一个台阶面对自己的错!从而也可以让所有孩子学会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矛盾后应该怎么处理、应变。
“伤口上撒盐巴,那伤口才叫痛!你们是盐巴,邱静的心就是伤口!现在她的心一定很痛!因为你们根本不给她改正错误的机会,只会埋怨她。你们没有做错事的时候吗?如果你们做错事别人也这样对你,你们不会伤心吗?今天你们是要做这个盐巴吗?”我一字一字道出。
两年级孩子的情感是直接外露的,我这么一说马上从“斥责邱静”的情绪中走出来了,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6:老师,我们不做盐巴,我们要做蜂蜜,甜甜的。
学生7:老师,我觉得还是做蜜蜂好。
学生8:我认为做蜜蜂不好,因为蜜蜂有刺,这样只会令邱静的心痛上加痛。学生9:可是蜜蜂可以飞到伤口上撒蜜呀,这不就可以让邱静的心不痛了吗?
此时,一直强硬的邱静突然哭出声来,同学们的目光都投向了她,而我选择了沉默,等待孩子自己的处理。我的学生没有让我失望,在此时此刻,他们都彻底明白了我“伤口上撒盐巴伤更痛”的说法。学生10(面朝肇事者清脆道出):邱静,你别哭了,我原谅你了!
一石激起千重浪,“石头”显现,接下来“浪花”朵朵:
学生11:人非圣贤,孰能无错。邱静,我们原谅你了!(嘿,还用上了我教的孔老夫子的话了。)
学生12:邱静,知错能改就好,别一错再错!
宽容代替了刚才的“斥责”,肇事者也回到了座位上,事情似乎也该告一段落,学生也松了口气,也在等待我宣布上课了。“我还得等!”想不到我却宣布了这样一句话。
孩子们在一阵愣然后接茬:“邱静,快说对不起,老师等着呢!”
此时孩子的心是赤诚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充分抓住了“他们的情感易受暗示”的年龄特点。说句实话,我倒非此意,关于邱静的个人教育问题我想放到课外去。我等的是另一配角——和邱静争执的乙方。
但是我真的等到了第一个意外。站起的是他们小组的另一个女孩,她几乎是用哽咽的声音说话的:邱静,我也不好,我也很自私,老是跟你争好的东西。你们不依我就发脾气。以后我不会这样了,我能做你的好朋友吗?
她的话音刚落,第二个意外接踵而来——全班孩子掌声雷动,场面有点感人。
我无言,在掌声中让等待继续。居然有孩子离座跑到了当事者的身旁,把自己最心爱的道具递给了她,马上更多的孩子聚过去,场面有点混乱。此时的我倒真正成了无关紧要的人,孩子完全把我置之与外了。我听不到他们在说些什么,因为有太多的声音。为了一个猴子的头饰本来很要好的朋友居然打起架,但是现在这个道具被所有的成员你推我让的,这其中我发现肇事者邱静也一再地把同学们递向她的东西递给身边的同学。这真是有趣的一幕,被你争我夺的主角现在居然没人要。这个情景延续了两分钟后,我示意孩子们回到座位。
“同学们,在这次的合作学习中虽然出现了不开心的事,但是通过这次活动和今天的事,你们觉得自己有没有学会的东西呢?”情感一旦被激发,孩子的倾诉欲也就迅速被激发,我想乘胜追击,引导他们进一步交流。
“以后我在和别人合作的时候会把东西让给别人!”
“当别人生气的时候,我会讲道理给别人听!”
“我不会像今天这样自私,只顾自己了!”今天的肇事者也郑重发言。
“如果我做错事了,我会跟同学说对不起;如果是别人做错事了,我也不会只顾着埋怨,要给别人一个改正的机会。不要让他更伤心难过。”
一瞬间,孩子的语言闸门似乎被打开了,妙语如珠,掷地有声。
教师:同学们好像都突然长大了,知道体谅人了。其实老师发现在这次合作中你们还有很多做的好的地方没和大家交流呢!想想看,你们小组有什么开心的事告诉我们吗?更多的学生发言:
“我们小组在合作时,每人要做一件事,这样大家就不会抢了!”
“我们选了组长!由组长来分配工作。我们可以向组长提出建议。”
“我们还去请教音乐老师了呢!老师还表扬我们很有礼貌呢!“
“我们经常在一起排练,现在我们都是好朋友了!”
“我们小组本来有一个人胆子很小,不想表演的,是我们鼓励他的,他现在也表演了!”
“今天我们小组虽然发生了打架的事情,但是经过这件事后,我们以后一定会更加团结。这就是有失必有得的道理!”
孩子们兴奋地回忆着,一句句肺腑之言脱口而出,我情绪激动,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顿时班里掌声阵阵。在热烈的掌声中,在开心的笑声中,在声声的交流声中,我们共同品尝了这次意义非同寻常的打架事件。
思索: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从这个案例中我总结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4处得到了锻炼:一是我有意识地安排“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本剧的表演”,从而让孩子在生活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这也为后来课堂上交流“与人合作”的体会奠定了基础。二是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从一开始凌乱的表达到后来能说清楚打架事件的来龙去脉,又是再一次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三是当学生因为合作而出现矛盾后,我不仅引导孩子发表自己真实的看法,还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犯了错误的同学,是更深一层次地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为课标中也提出了口语交际除了要具备基本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应具备在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待人处事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四是在案例的最后,围绕“快乐的回忆”让孩子最后一次痛快地彼此交流自己的收获,不仅是口语能力得到了锻炼,也把“合作是快乐的”体验悄悄植入了孩子的记忆。
虽然打架事件是一个意外,但我捕捉住了这个“意外”,在处理突发事件的同时,很自然地既让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个个不但乐于表达,勇于表达,而且句句是发自内心的感受),也初步完成了“渗透乐于合作意识,培养善于合作能力”这个情感态度的目标。
虽然打架事件是一个意外,但这个意外却真实地暴露了这次口语交际主题《合作》与孩子的真实情况的一个冲突,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如何促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从而逐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是一项长久的教育!
本文发布于:2023-02-10 02:58: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7158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