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图书馆社科普及工作总结
近年来,通州区图书馆社科普及工作在区社科联的精心指导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_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习_的相关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省、市社科工作会议精神,紧密团结全馆人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宣传普及社会科学、提高民众科学素质为目标,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理论宣传、学术研讨和社科普及活动,确保全馆社科工作顺利开展。一、组织领导
我馆安排专人负责社科普及工作,并与省、市、区社科联长期保持密切联系。我馆认真策划、搭建平台,组织基地广泛参与各项社科普及宣传、交流活动,进一步增强示范基地走向大众化的力度,不断增强社科普及工作的实效性;同时与社区、企业、学校等建立固定联系,定期合作开展相应的社科普及活动;还广泛利用社会力量,积极组织和动员读书爱好者、以及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基地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中来,成立了通州图书馆“布谷鸟”志愿者服务队。
通州区图书馆长期与全区各中小学校保持密切联系,2013年先后在金郊初中、金北中学、育才中学设立了图书分馆。并长期作为通州幼儿园读书教育基地,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提供免费借阅。
2014年江苏省文化厅发文《关于开展农家书屋纳入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试点工作的通知》(苏文公共[2014]14号)将我区列为试点地区。我们立即制定了工作方案,把原有的238个农家书屋全部纳入到我馆的总分馆体制当中,将建成覆盖全区、通借通还的公共图书馆分馆。真正实现全区范围内图书通借通还,为全区19个乡镇人民提供阅读的便利。三、阵地建设
近年来,我馆联合通州区社科联“金沙市民讲坛”活动,坚持开展“古沙大讲坛”活动,每年邀请名家开展面向读者、学生、公务员等等的专题讲座:2012年至2014年,先后邀请通州籍著名作家张黎化做“阅读·反思·感悟”读书讲座;华东师范大学杨扬教授做“莫言的文学世界”专题讲座;著名作家、编剧陆天明先生做“一个作家眼中的当下反腐风暴”专题讲座;南大新传院教授潘知常做“阅读与人生”专题讲座。精彩的讲座受到了广大读书爱好者的喜爱,也为“古沙大讲坛”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通州区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3295㎡,新馆面积8812㎡。目前全馆藏书35万余册,利用图书馆丰富的各类图书、报刊和杂志等资源,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确保借阅室正常开放,其中成人外借室全年365天开放,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借阅需求。位于图书馆一楼的通州区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面积60㎡,配备20台电脑,接入带宽10M,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全年对外开放,供读者查阅、下载所需电子资源。三楼报告厅面积100㎡,每周六下午播放国内精彩讲座录像,吸引了一大批学生以及成年读者。我们还充分利用好图书资源,积极开展阵地服务,在寒假与暑假期间推出“提篮挑书”活动,增加每证每次借阅册数上限,大大提高了读者借阅的积极性,给他们带去更多的社科知识,丰富了他们的业余、课余生活。
2014年下半年经南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批准,我馆创办了内刊《通州书缘》。目前已印发了第一期,刊登了参与我馆社科活动的一些征文、电脑小报等等内容。
农村社科基地工作计划 第二篇2015年社会科学普及活动总结
为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工作的要求和社会科学普及宣传活动精神,我校于2014年3月到12月开展了一系列社会科学普及宣传活动。现将活动小结如下:
一、活动的基本情况
宣传活动期间,经过举办各项活动,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社会科学素养,促进了校园的和谐进步。
1.领导高度重视。
成立了第二实验小学社会科学普及活动组织委员会,对活动进行统一领导,精心策划活动方案,部署落实各项活动,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各科室相关人员充分发挥基层社科组织的积极性,精心筹划,认真组织,在全校形成了上下联动,一呼百应的良好工作格局。
2、创设科普文化氛围,充分认识加强科技教育的重要意义。创设科普文化氛围,充分认识加强科技教育的重要意义。对青少年开展科技教育,是向青少年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有效措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加强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引导他们参加科技活动,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好和志向;能培养学生勤于钻研,勤于思考,勤于研究的良好习惯;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学校领导和教师以对社会对青少年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充分利用广播、墙报、黑板报等形式进行科普宣传,让学生感受社科的重要性,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推动学习型学校建设,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很受学生欢迎。为了让学生自始至终都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参加科普活动,在活动中感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我们以学习为主线,挖掘各种蕴涵于教育教学、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宣传阵地,耳濡目染、自然相机地渗透科普教育,使得科普教育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实践性。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形成了良好的科普文化氛围。
3.组织开展社科普及各项活动。
举行美德少年的宣讲活动、组织开展“我的梦•中国梦”国旗下的讲话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荀子像前背《劝学》活动、开展“我的中国梦•读书伴成长”主题读书活动、开展“我的梦•中国梦”征文比赛、举办“荀子文化节”大型文艺汇演等一系列的活动。通过阅读让孩子了解一些科普方面的知识,通过写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弘扬创新文化。在科普宣传活动内,根据年级特点每一位学生阅读了一到两本科普读物。以班为单位,任课老师加强了辅导,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增长了知识。
二、活动的主要特点和成效
本年度的社科普及,我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活动,努力提升广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期间,我们通过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素质,进一步提升了全校师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之,我们会以此为新起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社科普及活动。同时,我们要继续从兴趣入手,在科普活动中不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把科学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各项活动之中,努力把我校社科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兰陵县第二实验小学
农村社科基地工作计划 第三篇为推动新时期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全面提高我市公民科学素质,加强科普服务能力,根据_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和《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工作主题,着力推动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2015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在“十一五”基础上显著发展,公众获取科学技术知识渠道进一步拓宽,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更加理性,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得到提高,我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新成效。突出工作主题,加强对低碳生活、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创新创造、身心健康等观念和知识的宣传普及。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主动性显著增强。公众了解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的愿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处理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面开展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继续推进以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提高。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等体系进一步完善。继续推进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科普基础设施工程,特别是要加快社区科普设施建设和利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构建科普新模式。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机制更加完善。资源共享机制逐步完善,资源集成和有效利用得到加强,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的体制初步建立。动员激励机制不断完善,社会各方面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社会化工作格局基本形成。联合协作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合力不断增强。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责任单位:由团市委、市教育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妇联、市科协、市社科联、市政府_、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广播电视局、市文化局等单位参加。
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为总体目标,以学校(幼儿园)科学教育为基础,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丰富课外、校外活动内容为手段,推进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科学教育,激发未成年人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使其实践能力和整体科学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1、推广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在各类幼儿园日常教育中融入科学启蒙教育,使幼儿初步了解科学。鼓励幼儿园、社区和家庭结合幼儿特点,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农村社科基地工作计划 第四篇2017年社科普及工作总结
博物馆作为宣传民族历史文化、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阵地,以打造科普基地、宣传科普文化为已任,积极宣传社会文化,普及社会科学。2017年,我馆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社科普及宣传活动来推广社会科学知识,成为我县市民的终身学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策划,组织丰富多彩的展览活动
本着形式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今年,我馆举办九场展览活动。有博物馆专题展:“拓古传今”—惠安历代石刻拓片展;配合县委宣传部、文学艺术联合会等单位举办惠安县 “庆元宵”国画作品展、“相约春天,不忘初心”泉州四市县老年书画巡回联展、庆“六一”少儿国画作品展等。在十月份的科普活动周围绕主题,举办具有我馆特色的展览活动,开设社科普及宣传周画报展,让市民在高雅文化中不断陶冶性情,提升人文素养。
二、抓住时机,打造独具特色的科普基地
为拓展普及载体,扩大普及覆盖面,我馆在做好人文展览的基础上,努力打造为宣传惠安“三惠”特色文化的科普基地。配合做好第四届惠安县“薯花文艺奖”颁奖仪式,第四届“美在惠安—我画惠安城市品牌标识主题征画作品展”,首批惠安县公益性青少年校外艺体培训点授牌等展览工作。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公共服务机构的优势,搭建特色科普宣传平台。
三、利用契机,开展文化遗产体验活动
博物馆担负着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示人类环境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职能。今年,我馆利用六月文化遗产日的契机,联合惠安第三中学开展文化遗产知识普及活动。活动内容一是向三中学生介绍惠安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二是进行有奖知识问答,向学生们提问有关文化遗产的知识,学生进行抢答;三是在礼堂布置惠安古代石刻拓片展,博物馆工作人员向学生们逐一介绍拓片展品,让学生们通过拓片了解惠安古代的历史、文化知识,增加学生们的爱国爱乡情感。通过这项活动,让博物馆更直观地贴近青少年学生,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第二学习课堂的作用。
四、加强宣传,扩大社会科学普及的影响
为更好的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扩大社会科学普及的受众范围及社会影响力。在科普活动期间,在我馆LED宣传栏滚动播放活动信息,并充分发挥惠安新闻、《惠安乡讯》、《泉州晚报》、惠安电视台、微信平台等媒体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
五、开展社科普及工作的几点经验和体会
1、领导重视、各方协作是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有力保障。我馆自2012年授予市级社科普及基地以来,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社科普及活动。在工作中,我馆工作人员团结协作,上级部门、市社科联、社会各界给予大力支持,使得我们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抓住地方文化特色,是开展我馆社科普及工作的不竭动力。
我馆在社科普及工作中,挖掘和融入我县惠女服饰、惠安石雕等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要素,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联合各方教育力量,吸引群众广泛参与。
在泉州市社科联的领导和支持下,我馆发挥博物馆职能,利用本县文化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科学文化宣传普及尝试,取得初步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努力进取,打造优质的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积极传播社会科学知识。充分发挥科普宣传排头兵作用,为建设“东亚文化之都”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8年3月
农村社科基地工作计划 第五篇今年以来,市社科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立足实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开展社科研究、学术研讨和社科普及等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2009年工作回顾
(一)认真抓好理论学习
(二)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围绕舟山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展研究,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是社科界应尽职责。今年以来,我们坚持立足舟山实际,突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提高社科研究成果的质量。
1.做好市重点课题的申报、评定和立项工作。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安排,2月底,我们下发《关于申报2009年度舟山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的通知》,明确了申报条件和有关要求,所属社团和有关单位接到通知后都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力量做好申报工作,经统计,共有100多个个人和单位申报了重点课题。这批课题经专家学术小组评审,最终立项55个课题,比往年增加25个,扩大了研究单位和研究人员的范围,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突出对我市“四海”建设的深度研究,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
2.认真做好课题招标工作。为广泛调动全社会的人才资源、智力资源和研究资源,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服务。10月15日,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布招标课题信息,目前“海岛古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研究”课题,已被初步确定。这一课题将通过对我市保存较完整的古村落进行研究,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及海洋文化特色,展示古村落的独特的人文魅力,加深社会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海岛古村落成为舟山市海洋旅游文化的重要载体。
3.组织社会各界向省社科联和省规化办申报省级课题。为展示我们舟山社科界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扩大舟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还积极组织市内相关院校、研究团体参加省重点规化课题的攻关工作,推荐优秀成果参与省重点课题的竞选。经过积极争取,今年我市共有14课题被省社科联和省社科规化办立项。
4.认真组织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有关工作。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每2年开展一次,今年是第11次。为确保评奖能够公开、公平、公正,我们对评奖范围、申报条件、申报方法以及奖励办法反复进行研究,在坚持原有评奖办法的基础上对个别条款进行修改,力求做到更加完善。5月份下发了《关于做好舟山市XX-XX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工作的通知》,并指定专人对申报的优秀成果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10下旬,成立以市社科联主席黄洁明为主任,社科联副主席王文涛、调研员田庆华为副主任,杜岩、曹孟陔、徐立奎、汪长江等四位社科界专家、学者为组员评审委员会,9月28日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讨论评审工作。评审组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审报的优秀成果进行了认真评审。期间,各评审小组多次召开碰头会,反复研究讨论。在各小组达成思想共识的基础上,10月31日评审委员会召开会议,认真听取各小组汇报,对个别有争议的文章进行集体会诊。为防止出现人情奖,我们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最终确定奖励等级。
5.做好成果转化工作。为了让优秀成果能够得到及时转化,我们借鉴了兄弟单位的做法,编印了《社科成果要报》,直接呈送市主要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参阅的资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9月份港口协会课题组做的个课题《关于改善舟山岛际交通条件的思考》,我们感到针对性很强,就以〈社科成果要报〉的形式报送市领导及有关单位,受到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副市长王忠志专门作了批示,要求市交通委、港务局等有关部门尽快研究本文所涉及的问题和建议。以这样形式呈报领导,容易引起领导的重视。领导重视了,课题研究者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产生良性循环。
(三)周密组织“科普周”活动
省委宣传部和省社科联联合下发开展“科普周”活动的通知后,市委宣传部和市社科联认真组织了学习,深刻领会本次科普周的重要意义,并进行了周密的筹划和部署。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江建国担任主任,市社科联主席黄洁明为常务副主任的活动组委会。为确保本次科普的针对性,市社科联从8月份起便深入渔农社区召开座谈会了解基层群众对社科知识需求方向。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组委会先后2次召开会议研究科普周工作。之后,又专门召开由全市相关部门、各县(区)宣传部负责人、驻舟大专院校及市社联各学会秘书长参加的工作协调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制定了《舟山市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方案》,对科普周活动做了详细的部署和安排。
为了让广大市民了解和知晓本次科普周活动,吸引群众来参与,我们在活动开展的前几日,就在媒体上刊登了科普周活动消息,预告了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形式。为浓厚活动氛围,市社科联在定海人民广场和受服务社区,筑起了气拱门,悬挂了横幅,拉起了彩带。各参展单位也根据自身的特点,悬挂了横幅,支起宣传牌,热闹的场面象过节一样,吸引了过往群众纷至沓来。
农村社科基地工作计划 第六篇摘 要 重庆自然博物馆自2009年被_命名为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以来,一直把充分发挥科普基地职能、促进地学科学普及、推动我国国土资源科普事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以建设国土资源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工作目标,并严格按照《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标准》和《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命名暂行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制订建设规划、加大投入、改善科普设施、提升科普能力,在基础设施、人员队伍、科普研究及活动等各方面工作中均取得较好成效。
关键词 博物馆 国土资源 科普基地 建设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重庆自然博物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至今已有八十年的办馆历史,前身为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1930年创办的“中国西部科学院”,以及1943年组建的“中国西部博物馆”。2009年被_命名为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以来,结合自身身特点以及公众和社会需求,严格按照《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标准》和《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命名暂行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编制实施科普工作规划计划,加强科普能力建设,积极开展持续有效的科普活动,传播国土资源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在国土资源领域科普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年,被_评选为全国首批优秀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1 场馆建设成果
健全完善老馆公共基础设施,场馆环境明显改善
(2)展陈内容进一步充实完善。改造并利用原脊椎动物陈列大楼部分场地,开设地矿标本临时展示区,并增设了大型地矿标本室外展示区1处,共展出地矿标本395件(套)。同时,进一步完善引导说明系统,对园区内陈列的大型地学标本,如巨型木化石、岫玉、彩玉等设置中、英文解说文字,共新增科普及导览标识120件。
(3)消防安全系统进一步完善。更换了部分电路,实施了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建成视频监控镜头52个,红外对射38对(5个周界),红外双鉴65个,玻璃破碎42个,防抢按钮24个,广播11个,拾音器30个,门磁开关32个,巡逻系统20个点,并设立了报警监控室、中心控制室,增添了自卫器具、通讯工具,使展厅、库房及文物建筑等安全防范能力有较大提高。
(4)配套服务设施设备进一步健全。我馆加大了对馆区讲解服务、绿化环境、卫生保洁等设施设备的投入。添置自助语音导览器50套、行李包寄存柜2套、环卫设施20套、观众休息座椅40张、空调21台、除湿机10台,并新增饮水机、轮椅、婴儿车等配套设备,进一步完善配套,提升服务。
围绕新馆建设为中心
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科普基础设施按国家一级博物馆标准、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要求以及4A级景区标准建设。
(1)科普场馆规模进一步扩大。新馆土建施工单位于2009年底进场。通过不懈努力,目前土建工程接近尾声,进入设备安装和室内外装修阶段。新馆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经过多次进行展区设计、功能分区调整等工作,使展厅面积增至16,252平方米,展陈规模达到全国一流标准。
(2)陈列展览内容更加丰富完善。经反复修改、完善陈列大纲,研讨、深化展教理念及展陈设计,并通过分段式招标征集展陈方案,目前已初步确立了新馆《地球奥秘》、《生命激流》、《恐龙世界》、《生物万象》、《生态家园》、《山水都市》6大板块组成的基本陈列,使展陈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完善。
(3)展教空间、手段更加多样化。一是配合建设期业主建好临时展厅、报告厅、影像厅、科普活动室等展览教育场所,加强多媒体及互动展项的研发,实现展陈方式现代化、科学化、多样化。二是配合编制完成了前广场绿化方案,启动了广场建设,全力打造“馆园合一,融入自然”项目特色,使科普空间将从室内延伸到室外。
2 人员队伍建设
加强科普人才培养力度,队伍综合素质有效提升
(1)引进人才。自命名以来,我馆根据建设需求先后引进博士3名,硕士6名,学士12名,使专业科普人员数量达到49人,占全部在职职工人数的74%(其中,中级职称及以上或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以上的45人,占全部在职职工人数的68%),进一步加强本馆科普、公众教育力量。
(2)拓展志愿者科普队伍。一是结合我馆科普活动的开展,在高校及社会中吸纳高素质的义务讲解员、科普志愿者,保持了大学生志愿者年均60人以上。二是定期开展志愿者培训,并充分发挥“重庆自然博物馆之友”的组织力量,举办讲解大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志愿者队伍科普水平。三是积极与中小学校共建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后备科普力量。
(3)加强员工培训。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加强员工科普能力培训。先后选派出2人出国考察培训,7人进行专业培训及交流学习,26人次参加科普理论研讨会及全国性学术会、学会理事等重要学术交流活动;送出6人挂职锻炼、1人支教;委培研究生1名;5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到馆内授课并指导工作,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
扩充科普协作单位,有效促进专业交流和学习
(1)加强馆校合作。我馆充分各大、中、小院校资源,扩大义务讲解员和志愿者服务队伍,并将学生志愿讲解、志愿服务活动纳入社会实践、专业学习的范畴,使学生成为普及国土资源知识、宣传国土资源国情的有生力量。目前我馆已与朝阳小学、西师附中、西南大学、涪陵师范学校、内江师范学院等20余所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建立长期的“馆校合作”关系。
(2)与同行业博物馆其他科普单位建立密切的业务合作关系。已先后与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中国地质博物馆、Nova Scotia自然爱好者联盟、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等机构建立馆际友好合作关系,在人员培训、信息交换、专家指导、展品交流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为促进馆际交流合作,提升我馆科普人员的专业水准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3 科普工作及成果
开展重大科普活动,扩大社会影响
本文发布于:2023-02-11 09:33: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7113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