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制度10篇,公共场所疫情防控管理制度范文

更新时间:2023-02-10 20:54:21 阅读: 评论:0

在现在很多场合都需要有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很多特殊场合都会制定一些制度,制度一经制定颁布,会对某些事情或者某些人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制度,欢迎大家前来参考阅读。

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制度1

当下,疫情防控严峻,为了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贯彻预防为主的防病原则,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特制定本校通风消毒制度。

一、学校环境卫生消毒

1、加强教室、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2、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3、实践证明,教室的通风和消毒一样,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各班要安排专人,做好教室的通风工作和消毒工作,杀灭病原菌,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并做好消毒记录。

4、教室应在每节课后开窗通风,每天保持通风2小时以上,其他教学用房每天开窗通风2-3次。

5、楼道、厕所、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由总务处安排专人每天一次进行。

6、班级每天一次用喷雾消毒剂,喷洒教室,进行对教室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二、个人卫生要求

1、学生应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2、学生饮水必须自带水杯。

3、准备足够的口罩。

4、避免和来自疫区的人员来往,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口罩),人与人不要直接面对,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在接触后及时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医用酒精擦拭或流水洗手)。

5、咳嗽和打喷嚏时不要正对别人。应使用纸巾保护遮掩口鼻。

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制度2

幼儿园公共场所及物品一律按规定定期做好日常预防性消毒及传染病发生期间的重点消毒工作。

一、日常预防性消毒要求:

(一)餐具、茶具、毛巾蒸汽消毒,时间为30分钟以上;煮沸消毒,水开后20—30分钟以上;做到幼儿一人一杯一巾一用一消毒。

(二)周围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有效氯含量250mg/l消毒液拖、擦、喷洒、浸泡每天一次。

(三)玩具消毒每周一次:先清洗后消毒,有效率含量250mg/l浸泡半小时,晾干备用。

(四)被褥消毒:每两周暴晒一次(12小时),每月清洗一次。

(五)手的消毒:用药物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进行洗手。

(六)睡房空气:紫外线消毒30分钟,9月—10月份每周一次,11月份到次年4月每周两次,5—6月每周一次;每天开窗通风,一天三次,每次20分钟以上。

(七)活动室空气:0.2%—0.5%过氧乙酸喷雾每周一次;每天开窗通风,一天三次,每次20分钟以上。

(八)清洁抹布有效率含量25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拖把有效率含量1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

二、发生传染病后的消毒要求:

(一)发生传染病的班级与未发生传染病的班级物品用具等分开消毒。

(二)餐具、茶具、毛巾、周围环境物体表面、玩具、被褥、睡房空气等在常规预防性消毒的基础上消毒药液浓度加倍;消毒频率和作用时间增加:周围环境物体每天两次,玩具每天一次,睡房、活动室空气每天一次,被褥暴晒24小时。

(三)分泌物、排泄物消毒:有效率含量1000mg/l消毒液,搅匀加盖2小时;容器使用后消毒,有效率含量1000mg/l溶液浸泡消毒30—60分钟。

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制度3

一、环境卫生

.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检查。

.幼儿玩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要消毒、清洗。

.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室内有防蚊蝇、防暑设备。

.厕所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

二、个人卫生

.幼儿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用流动水或干净水洗手和洗脸,经常保持清洁。

本文发布于:2023-02-10 20:54: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6811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