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产方式是一个由生产的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结合而成的具有独立性的纯粹宏观概念。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构成都与生产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密切相关,因此,两者中的任何一方发生变化都会导致生产方式变化,即两者都是生产方式的决定因素。只是因为生产力的技术构成方面在马克思的分析框架中是外生的,才导致了“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这样一个公式。但是,由于生产力的社会构成本身是以生产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且是内生于马克思的经济系统的,生产关系的变化也可能导致生产方式发生变革,这时就不能再用“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这个公式了。
关键词: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生产类型;生产变迁;生产力技术构成;生产力社会构成;劳动的技术条件;劳动的社会条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2)03-0047-08
一、引言
相比之下,应该说我们对于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三者间关系的研究并不多。改革开放前,受_观点的影响,传统观点一直把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且过于强调生产关系,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确定为生产关系。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对于三者间关系的研究有了创新,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可以从全国各高校所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不同定义与理解看出),可谓掀起了小小的高潮。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有学者以1997年吴易风教授的《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为界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对此,我们认为这种划分除反映两次研究的小高潮外并无任何意义,对于生产力、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三者间关系的研究及其结论再也不可能回归到以前大一统观点的时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才是我们所希望的局面。因此,我们更需要深入研究见解差异的根源是什么,本文将基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变迁史对此进行探讨。
二、对人类社会生产变迁史的回顾与总结
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对社会经济规律的研究必须要建立在对生产纵向与横向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马克思_选集》第2卷,1972年版)86。马克思说得很清楚,首先是物质生产,除此之外还有科学、文化、教育、艺术、医疗卫生等非物质的服务性生产。很遗憾在现有的研究中并没有很好地注意这个问题,不能超脱物质生产的束缚。我们认为,长期以来对服务业的研究重视不够等与此有关,就本文来说,对生产方式的不同理解也与此有关。
1.对人类社会生产变迁史的简单回顾
对于人类社会生产变迁的考察需要一个坐标。由于人类生产的过程首先表现为人的劳动过程,而劳动过程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主要是生产工具与生产要素的质量等)与社会条件(主要是劳动过程的组合与组织形式等)下进行的,因此,可将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作为坐标来考察人类社会的生产变迁史。
人类社会早期的生产(原始生产)有两个阶段,即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技术上分别与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相对应,在部落、氏族乃至村社的社会形式下手工生产产品。随着铜、铁工具的使用、普及与生产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逐渐过渡到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这时期生产的社会形式逐渐变成了村社(印度)、庄园(欧洲)或家庭,家庭实际也是村社与庄园的基础。同时,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商业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逐渐发展繁荣起来,与此相对应出现了独立的或者依附于农业家庭的手工业,也出现了一些主要由政府经营的大型手工工场,在古罗马甚至还出现了股份制,但家庭手工业一直是主体。
人类社会生产上的重大变化发生在地理大发现以后。地理大发现之前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特别是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诸城市蓬勃发展,此时先进的合伙制、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发达的商业、金融业已经孕育了时代变迁的种子。地理大发现以后,由于市场的急剧扩大引发了商业革命,合伙制、股份制、公司制等社会组织形式在商业、金融业等领域迅速普及,传统的以家庭为基础的商业、金融业经营形式让位于现代企业形式。商业、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物质产品(商品)生产效率、水平提高的支撑,而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这个背景下,“分料到户制”即“分散的工场手工业”应运而生。包买商和中间商主导的“分料到户制”生产,一方面帮助家庭手工业者克服了困难,一定程度上获取了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另一方面也以家庭手工业生产失去独立性为代价。
与此同时,利用合伙制、股份制等制度条件,一些行业,比如矿产、冶金等一开始就走上了集中的工场手工业。不久 “分散的工场手工业”也转变为集中的工场手工业(一般认为是由于降低交易成本和获取团队生产效益的需要)。在16—18世纪大约200多年时间中,工场手工业盛极一时。不过,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生产活动在集中的工场和分散的家庭之间还有很强的替代性,如果市场变得狭小,就可能退回家庭,甚至回归自然经济。18世纪中后期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终止了这种具有摇摆性的生产状况。由于机器本身所具有的专用性和不可分性,由于生产过程固定资本的规模和比重大大提高,更由于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生产最终摆脱家庭而由工厂或企业承担,交换成为常态,商品经济最终确立。同时,机器大工业和稳定的工厂制度直接造就了第一代资本家和工人。
但是,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并没有使人类社会的生产止步,无论是生产的社会条件还是技术条件至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兴起,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开始引导经济发展的潮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在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知识经济”作为机器化大生产“技术经济”的替代物已经毋庸置疑。从生产的社会条件来看,就像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描述与预测的那样,很多生产与服务都已经在家庭中来完成,比如学者的研究工作、软件工程师的开发编程工作、一些教师的远程教育工作等。在这些客观存在的现实面前,即使我们能以足够多的理由去否认它会成为未来生产的主要方式,也不能否认其作为混合生产方式的构成部分所起到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2.对人类社会生产变迁史的简单总结
我们可以用图1来简单而凝练地总结人类社会的生产发展变迁过程:横向表示生产的社会条件,主要指要素在何种组织形式下进行生产,这种组织可能是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统一体的部落或国家,可能是纯粹生产与生活合二为一的家庭乃至村社与庄园,也可能是以纯粹盈利为导向进行生产的企业,我们按历史演进的顺序将其从左到右排列在图的横向。纵向表示生产的技术条件,主要指生产者以什么作为生产的主要工具、手段或基础。从生产史的角度看,人们主要先是利用双手、体力与经验,后来是利用机器、技术,再后来是利用知识、脑力与科技,我们将三者从上到下排列。这样,不同的社会条件与不同的技术条件相互结合,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产类型”。
我们用箭头按先后产生与继承替代的顺序将各类型连起来,如图1所示,这样我们就清楚地看到了人类社会“生产类型”发展演变的脉络。而且,我们还三个有意义的发现:一是在图中箭头围成了不可能闭合的图形,这恰恰说明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二是从一种类型起箭头可能不是一个方向,这恰恰说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道路;三是从私有性质的机器大工业过渡到国有、集体大工业,本身包含着社会性质的变革,特别是在我国具有很大意义。
关于生产关系的范文 第二篇前有金融风暴,后有情感危机。在欲望时代,爱是一种首善的能量,它挽救的是生活而非经济;在无情城市,它是最后的精神堡垒,也是一次心灵的复健疗程。
你是被城市逼到没有爱情的人:街心公园被改成了shoppingMall、越调越快的公寓电梯里人人目不斜视、地铁中的男女昏昏欲睡、只隔着3cm桌子夹板的办公室同事非要用MsN和你说话――这个时代,节奏快到你连搭讪都来不及。
广东人迷信风水,认为在夫妻卧室的房门上宜挂上用圆珠串起来的门帘,这样能激发夫妻相恋的能量,可以避掉夫妻间感情相互不忠的厄运。这显然效果不佳――2004年开始,广东一年办理离婚的就超过了10万人。社会学家李银河对中国从2%攀升到现在的10%的离婚率发表看法,提出了一个关键词:“社会变迁”。
是的,每个中国人都身处于一出被快进的时代剧中,身处于一个30年来不断膨胀的“中国梦”中。在日新月异的欲望时代,有人失落了精神世界;在落差巨大的无情城市,有人沦丧了幸福感。艺术家艾敬说过一句“爱是生产力”,其话语背景正是中国人身边不断上演的情感危机――“爱”是一个久违了的词,亦是一种首善的能量。它基本上不能挽救政治与经济,却能挽救生活,挽救你。
情感危机的化解之道
2008年12月,郑州市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蒙蒙买了一对情侣对戒。“我闻到了爱情的味道,”他惊喜地说,“这家店里,和我们教室一样,到处都是爱情的味道。”像8岁的蒙蒙一样幸运的人并不多――与此同时发生的,是广州一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相亲会”。这场钻石王老五花费20888元“门票”来进行的相亲,变成了一场热闹的选秀:5000多名美女自愿接受选拔,最后遴选出来的30位,接受有钱人的面试。
爱变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写过《爱情经济学》的欧北望提出了得到此稀缺资源之办法:让自己也成为稀缺资源。只是有人质疑:什么时候开始,婚姻变成像找工作、买卖二手房一样的事?批量的男女供按图索骥,然后价高者得――现实版的《嫁个有钱人》正在城市各个角落上演,《“赔钱女”成新族群越时髦越恋爱越赔钱》的新闻登上报纸,并描述出一群想尽办法进入“上流社会”的女士;“她们善于借势,知道怎么混迹各种‘高档社交圈’,能够同时有四五个男朋友而不穿帮,并且每结束一个,不是得辆车,就是得套房”。
“追求物质基础,通过婚姻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也不能说这个人就坏。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如果过于强调物质,忽略自己的精神层面,可能会带来婚后的空虚感。”李银河如是说。显然,爱情只讲钱是不行的,上海市妇联曾做调查,受访者认为AA制的婚姻有风险:“AA制让我没有安全感。”
有心理咨询师总结自己在爱情婚姻咨询中常说的几句话,里面似乎解释了人们情感动荡的原因:“爱情如同生产力,婚姻如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为生产力服务的,直到有一天,生产关系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这时候,生产力就要求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这大概是爱情与婚姻的发展过程。”
这种“生产关系”正不断发生变化。随着全球化的金融风暴席卷而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随着西方的自我反省而出现拐点。一种价值在西方与东方回归,灾难更是让中国人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一2009年,在去年雪灾中徒步寻找女友的杜登勇,抗住了两人分手的流言,与女友步入了婚姻;2008年,在地震发生后骑着摩托车,背亡妻回家的吴加芳,已经在深圳再次结婚,让人看到了一个中国农民的真挚与爱情的再生。
人人都可以成为爱的推动者。商业品牌卡地亚推销“宣爱日”,重庆有机构组织万人让5月20日变成“我爱你日”,史铁生难得写了爱情题材的《我的丁一之旅》,主角丁一视爱情为信仰,失去爱情就会死去。理想主义者史铁生坚持的是:“性代表着对现实、物质、肉体欲望的满足;爱代表了对理想、精神、心灵情感的渴望”。
曾有流行歌《我想去桂林》,一句话道尽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据说湖南卫视每次重播《还珠格格》,都能占据收视排行榜前列――或许在内心深处,我们依旧记得琼瑶,记得历史教科书上的_与_(_为嫁_爬窗逃家)、记得耳朵里的约翰列侬(他和小野洋子在大床上向世界宣传“要做爱,不作战”)、记得有线新闻里的奥巴马(他实习时与实习老师、后来的妻子米歇尔有过“最甜蜜的吻”)。虽然,琼瑶自己也说过:“在我写《一帘幽梦》的时代,没有MSN、没有部落格、没有手机,更不用谈一些思想和看法,流行的语言……时代变了我的戏剧必须追上这个时代。”
给下一代的情感指南
你认为另一半的身家是否重要?《新周刊》在内地、台湾、香港三地对中国的80后进行调查,结果有着惊人的一致:最多人选择的都是“须达到一般标准”,选“不重要”的人占据第二多,选“最重要”的人最少。
80后是物欲时代的孩子。2007年,《中国都市年轻人恋爱婚姻行为调查》结果显示,闪婚者闪离的比例高达65%。80后身上承担着“注重现实、盲目幼稚、冲动而缺乏责任感”等负面评价,他们当中有人是封闭的“宅男”、持续单身的“剩女”、宁做三奶不做穷人的“小三”,甚至有人成为恋物的“养娃族”――将情感寄托在假人娃娃身上,每天为娃娃悉心打扮,乐此不疲。
恋物者在人们怪异的目光下生存,一位卖SD娃娃的店长说;“为了逃避人们的目光,我甚至将店从市中心搬到了郊区。”《电车男》般美好的爱情故事实属少见,同为日本漫画的《忘忧草的温柔》里的情节,更像接近现实的残酷寓言;宅男将自己锁在房间十年不出,丧妻的父亲每天跪在门前与他对话,将饭盒递到房间去,只能堪堪看到儿子的一只手。
中国下一代的爱情正呈现复杂的生态:恋物者、封闭者,还有物欲中无所适从的孩子们80后已经开始进入结婚潮。天津市对100对新婚独生子女的跟踪调查显示,80%的家庭不开伙,在双方父母家“蹭饭”;广东一位_门的官员说过一个“六人买房论”,独生的80后小两口要买房基本上钱都不够,大多还得啃双方四位家长的老。有评论将婚恋难归咎在高房价上:“房价仿佛一个筛子,无情地把经济实力弱小的个人挡在了婚姻的外面。众多买不起房子的大龄男性成了婚恋市场的弱势群体。”
有新一代美女发表宣言:坚决打破老公终生制,引进男友竞争制,推广情人合作制,执行帅哥轮流制,坚持择优录取淘汰制。拍摄过80后情感电影《意乱情迷》的导演对80后恋爱态度有一说法:80后是受宠爱的一代,对爱或者爱情的索求显得理所当然,考虑事情多从自我要求出发,表现在爱情上尤为如此。
被称为“男版琼瑶”的海岩认为现今是一个审丑而不是审美的时代。但毕竟我们在2008年的记忆里,仍有志愿者,仍有MSN上爱国的“红心CHINA”――从对他人之爱到对国家之爱,我们刚刚经历过一个“大爱之年”,此刻,也许应为下一代情指南,并予告知;在爱情的审丑时代,需要去改变衡量幸福的标准,需要努力创造个人经济的独立与自由,但不是为自己套上物欲的纸枷锁――爱是生产力,但爱没有经济学;爱是生产力,但爱没有上流社会与下流社会:爱是生产力,但爱永远无法用ODP去统计。爱是物欲时代的最后精神堡垒,也是情感危机中的一次心灵复健疗程。
关于生产关系的范文 第三篇摘 要:本文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纽带―劳动方式入手,去理解生产力如何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如何反作用于生产力这一具体问题,从而去正确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关键词:生产力;生产关系;劳动方式
在谈论技术对社会的作用时,马克思曾形象地说道:“蒸气、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1]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与社会的互动作用,其实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曾这样说道“旧共同体的保存包含着被它当做基础的那些条件的破坏,这种保存会向对立面转化。……这就意味着会有新的劳动方式,新的劳动结合。”[2]根据马克思的理解,劳动方式就是指人们为了让生产劳动能够顺利、有序、高效进行,而在劳动中结成的人与生产资料,人与人的组合方式。它是生产的技术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有机统一。它既包括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组合方式,也包括劳动者与劳动者,劳动者与管理者的组合方式。前者称为生产的技术组合方式,后者称为生产的社会组合方式。
为了生产的顺利开展,需要劳动者与各种生产资料相结合,特别是要与生产工具相结合,这就马克思所说的技术条件,即生产的技术组合方式。技术组合方式将现实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为生产劳动的开展创造最基础的条件。
生产的技术组合方式受现实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具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属性。一方面,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劳动资料的水平,劳动者没有选择生产力的自由,而只能从现有的生产条件出发,运用现实的劳动资料去进行生产劳动。劳动者运用现实的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可以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的、实在的生产力。所以,生产的技术组合方式便具有了生产力的属性。另一方面,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合?是像封建社会的农民依附于地主阶级而进行生产劳动,还是像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受资产阶级的雇佣而进行生产劳动?很明显,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还受到现实生产关系的影响。现实生产关系决定着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程度,决定着人们对待生产的态度,会对现实生产力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生产的技术组合方式也具有了生产关系的属性。
生产劳动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劳动,需要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以及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劳动者的协调和统一,这就是生产的社会组合方式。生产劳动只有在技术组合方式的基础上,通过社会组合方式的组织才能顺利、有序、高效地开展。
不同的劳动工具会有不同的劳动组合与之相适应。“劳动的组成和划分视其所拥有的工具而有所不同。手推磨所决定的分工不同于蒸汽磨所决定的分工。[1]生产的社会组合方式按照技术组合方式的要求,将生产中的人合理地组织起来。让他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从而确保生产过程顺利、有序、高效地进行。在这一过程中,生产的社会组合方式也就具有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属性。一方面,技术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后,在现实的劳动中,它需要劳动者能够按照它的运行需求进行有机组合,有效配合。只有这样,技术才能在生产中发挥出最大效用。所以,生产的社会组合方式实际上是为技术的现实运行准备了社会组合的“技术条件”。这样,生产的社会组合方式便具有了生产力的属性。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会根据新技术的要求进行新的组合。在这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会形成新的组织关系。虽然这种新的组织关系最主要的作用在于保证生产顺利、有序、高效地进行。但劳动的社会组织形式却因此而发生重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物质利益关系的变化,进而会形成新的社会主体和经济利益实体以及新的社会关系层。这些新的社会实体为了维护、巩固自己的利益,他们会提出新的历史要求,最根本的就是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所以,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便具有了生产关系的属性。
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方面来看。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生产的技术组织方式,生产的技术组织方式又决定着生产的社会组织方式,而社会组织方式最终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形成。所以,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是通过生产力技术组织方式社会组织方式生产关系这一作用链来实现的。
从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方面来看。现实的生产关影响着生产的社会组织方式。一方面,它影响着社会组织方式内部人与人的结合,影响着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它也影响着技术组织方式内部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影响着生产中的人对待生产的态度。这两方面都会对现实生产力的运行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通过生产关系技术组织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生产力这一作用链来实现的。
总之,由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劳动方式既保证了生产条件的具备,又保证了生产活动的合理组织,从而使生产劳动能够顺利、有序、高效地进行。在保证生产劳动正常运行的同时,劳动方式也决定着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最终会形成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也正是通过劳动方式这一中间环节而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_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马克思_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关于生产关系的范文 第四篇摘 要: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但不能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理解为生产力与所有制之间的矛盾运动。不能简单地从生产力是否发达、先进来判断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研究一个国家、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既要研究生产力发展状况,也要研究生产关系的调整变化。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许多情况下不是生产力向前发展了,而是生产关系变得“落后”了。
关键词: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生产关系;所有制;分配关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1-0048-04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从而阻碍社会的进步。但现实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往往被错误地理解为生产力与所有制之间的矛盾运动,认为生产力发展了,所有制关系必然发生变化,认为只有所有制结构的根本变化,才会有生产关系的质变;同时人们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往往只看到矛盾体的一方面,即只看到生产力这一方,认为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就必然由适应生产力发展到基本适应生产力,最后发展到不适应生产力乃至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种错误地解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孤立地、静止地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分析实际问题的方式,往往很难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一、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不是生产力与所有制之间的矛盾
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质上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并凭借所有权而取得剩余产品的关系。所有制结构是指一个社会各种所有制的比例和相互关系。“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1]344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这种经济利益关系首先是以所有制关系为基础,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经济利益关系,然后是以交换关系为纽带的整个社会的生产、交换和分配而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
研究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必须考察其生产资料所有制和所有制结构,这是因为一个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关系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上进行的,但决不能把所有制等同于生产关系,这是因为:
1.相同的所有制和所有制结构可以产生本质不同的生产关系。区分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不能仅仅考察所有制和所有制结构。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实际上都归私人所有,都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主的社会,但它们是本质不同的生产关系。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不仅占有生产资料,而且还占有奴隶,广大奴隶对于奴隶主来说就是会说话的生产工具,奴隶主通过暴力方式使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即奴隶在奴隶主作坊内相结合,奴隶仅仅得到必需的生活资料,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奴隶主获得剩余产品,这就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本质。在封建社会中,生产资料基本上仍然归少数地主所有,广大农民对地主有一定程度的人身依附关系,但已经不再是地主的私有财产,地主不能把农民当作私有财产出卖或者其它任意的处置,没有土地的农民一般通过租用地主的土地,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通过小农的生产方式相结合。通过生产活动,农民一般仅能获取生活必需品,而地主通过实物地租、货币地租或劳役地租等形式获得剩余产品,这就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广大工人具有完全的人身自由,但没有任何生产资料,资本家在市场上一方面购买生产资料,另一方面购买劳动力,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在资本家工厂范围内相结合,通过生产活动,工人获得工资,而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能够满足且只能满足工人及其家庭必需的生活资料需求,资本家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获得了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显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是以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为主的社会,但是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存在根本的区别,所以产生了本质不同的生产关系和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对此,马克思早已明确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的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它们就必须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2]44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尽管都是以私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正是这些不同的结合方式导致本质不同的生产关系,形成本质不同的经济基础,从而产生不同的社会制度。
显然,原始社会与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都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但是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只能与极低的生产力水平发展相适应,而共产主义社会则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它们是本质不同的生产关系。
2.在同一社会制度下,所有制结构不变或基本不变,但生产关系可以发生部分质变。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资本主义初期,个人业主制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资本家与雇佣工人可以直接形成雇佣与被雇佣关系,资本家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资本的经营者。现在,公司制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原来意义上的资本家,许多演变为仅仅是资本所有者,不再直接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甚至也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原来意义上的少数“被雇佣者”,即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少数高管已经“异化”为人格化的资本,实际在经营资本并使资本不断增殖。资本主义的交换关系和交换原则也在不断地变化,在资本主义初期,在平均利润形成之前,等价交换、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是商品交换的一般法则,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完善,资本为了获得更好的投资机会和投资场所在不同的部门和地区自由转移,形成了平均利润,商品的价格不再围绕价值波动而是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到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凭借其垄断地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商品的价格。国家资本主义形成以后,人们的交换关系无不打上国家的烙印,因此等价交换的原则严重扭曲。不仅如此,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资本主义初期,雇佣工人没有任何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谋生的唯一手段是通过出卖劳动力获取工资,而工资的本质不过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能满足且只能满足其必需的生活需求。然而,当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工人实际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许多工人的消费已经超出了“必需”的生活消费范围,甚至为数不少的工人还持有一定数量的股份。总之,尽管资本主义所有制和所有制的结构没有变,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整个社会的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发生了巨变,因此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部分质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前,我们的生产关系在许多方面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生产关系相对能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对此,不少教科书认为我们调整生产关系是通过调整所有制结构实现的,认为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具有多层次的特点,因此生产关系也应该具有多层次性,先进的生产力应与公有制经济相对应,落后的生产力应以私人经济或者个体经济与之相对应。一些学者还认为国有制与先进的生产力相适应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所有制适应了高度社会化的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有条件运用更加社会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276笔者认为上述理解是错误的,原因是把所有制等同于生产关系,同时也把所有制等同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我们知道,世界500强企业绝大多数公有经济并不占主体地位。事实上,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非公有制经济,还是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它们中的一些所拥有的生产力并不落后。
如果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简单地等同于公有制,就会导致理论和实践的混乱,认为经济领域的进一步改革就是继续调整所有制结构,乃至需要把公有制为主体转变为非公有制为主体。为什么会导致这种错误的推论呢?首先,就农村与城市的关系来看,农村由于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土地归集体所有,因此农村基本是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显然城市非公有制比重比农村大,总的来看城市发展比农村好、快,如果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等同于社会主义公有制,这就意味着农村生产力落后然而公有化程度高,生产关系“超前”于落后的生产力,因此进一步改革必然需要把农村的集体所有制转化为非公有制;其次,就东、中西部关系来看,我国的生产力从总体看,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发达,而东部地区非公有制比重比中西部地区大,且东部地区从总体来看比中西部地区发展更好、更快,如果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等同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同样意味着中西部地区的生产关系“超前”于中西部地区落后的生产力,因此进一步改革必然需要调整中西部所有制的结构,扩大中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的比重。再次,就我国与发达国家关系来看,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们是以公有制为主体,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以私有制为主体,尽管近一段时间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经济问题,但不能否认的是它们的生产力仍然有发展的空间,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来看,这表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还是基本上适应生产力的,也就是说落后的生产关系与发达的生产力还是基本适应,那么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先进的生产关系,即社会主义公有制是“超前”于相对落后的生产力的,因此为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扩大非公有制的比重。从以上三个方面,就必然推导出这样一个错误结论:经济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转变为私有制为主体的社会。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调整生产关系,重要的不是调整所有制结构,而是一方面我们完善了与生产力发展基本相适应的分配关系,把事实上的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转变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另一方面我们完善了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交换关系,逐步把产品转化为商品,使商品的价格要么反映价值,要么反映供求关系。这些举措调动了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还需要不断在经济领域进行改革,但改革绝不是要把公有制为主的社会转变为非公有制为主的社会。实际上我们需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的交换关系,使商品的价格更好地反映价值与供求关系,需要完善社会主义的分配关系,确保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能真正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没有动摇,但我们的生产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或者说部分“质变”。正因为如此,从总体上看,相对于改革前的生产关系,我们现在的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既然生产关系不等于所有制关系,我们就决不能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错误地理解为生产力与所有制之间的矛盾运动。
二、生产力水平与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本身没有必然的联系
一个国家、社会的生产力落后,并不意味着这个国家、社会的生产关系就一定不“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同样,一个国家、社会的生产力先进,并不意味着这个国家、社会的生产关系就一定“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制度之所以还未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一方面是由于私有制在某些方面与发达的生产力并不冲突,但主要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不断得到调整和变革。
1.从直接的生产关系来看,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生产关系在很长时期内可以与发达的生产力相容。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也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直接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关系也是不断随着生产力发展而自动地调整。资本主义初期,生产力相对落后,个人业主制是经济生活中的主体,单个的资本家与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直接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预付资本的提高,货币成为“资本”的门槛的提高,不少单个资本家凭借自己个人拥有的资本无法购买必需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从而无法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因此,必须变革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于是出现了合伙制企业,数个资本家共同投资、共同经营解决了单个资本无力解决的问题,此时直接的生产关系比个人业主制企业要复杂些,既有数个资本家与他们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也有资本家之间的相互合作、竞争乃至欺诈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资本有机构成的再次提高,自动化生产线出现,一般数个资本家凭借他们共同拥有的资本也无力购买先进的生产线,更不用说去生产先进的生产线,也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货币成为“资本”的门槛再次提高,数个资本家手中拥有的货币无法转化为资本,但几百、成千上万个资本家通过共同拥有的资本来购买或者生产这样的先进的生产线则不在话下。但是这里又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集中成千上万个资本家资本可以筹集到足够的巨额资本,但成千上万个资本家若都参与这个巨额资本的日常经营活动,必然使管理混乱,无论如何也无法使这个巨额资本有效运转,这样在实践中必然导致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公司制企业的诞生、发展和完善。在所谓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公司制企业中,一般来说,原来意义上的中小资本所有者不再直接参与这个巨额资本的日常经营活动,而是组成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再由董事会聘任总经理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对企业的日常事务进行管理。这样,直接的生产关系更加复杂,既有资本所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大资本家与中、小资本所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有资本所有者集体与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有股份资本(或者说公司制企业)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总的来说,从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演变来看,单就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而言,私有制本身并不意味着一定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其可以通过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先进的生产力相结合。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生产关系的交换方面。资本主义社会是高度发达化的商品经济社会,人们生产的东西基本上不是直接满足自己或本经济单位需要,人们需要的基本不是自己或者本经济单位生产的。为交换而进行生产是商品经济的特点。资本主义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任何个体,无论是资本家还是雇佣工人,都卷进了商品经济的洪流中。但是产生了一个问题,每一个经济主体有权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用什么方式进行产生,但是他们生产的商品能否卖出去不是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他们生产的商品可能顺利地卖出去,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他们生产的商品同样也可能无法顺利地卖出去,私人劳动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经济主体通过商品买卖关系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整体,一个企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可能是另一个企业生产的商品。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能顺利地卖出去,这个商品生产者的资本运行就会发生障碍,它就可能无法购买另一个企业生产的商品,导致另一个企业资本运行也会发生障碍。同样,一个行业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商品滞销,必然也会导致该行业的上游行业生产的商品滞销。这样整个社会就会产生一系列连锁的反应,整个社会经济必然会陷入瘫痪状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商品经济的发展,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也进一步激化、冲突。实际上,这种激化与冲突的根源产生于生产领域,外在表现于交换环节中,不加干预,激化与冲突会越来越突出。
自由竞争会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到了一定程度会产生垄断,垄断会破坏原有的“等价交换”原则,从而不利于自由竞争,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现代资产阶级政府已经放弃了亚当·斯密“干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的教条。为缓解生产的无序性、私人劳动转化社会劳动的困境,资产阶级国家采取一些经济政策,在一定的程度上缓和了个别企业生产有计划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性的矛盾。同时,资产阶级政府制定了反托拉斯等法律,确保一定程度的自由竞争。当然,干预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资产阶级政府经济管理的水平。再进一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私有制被公有制所代替就一定能够消除个别企业生产有计划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性的矛盾吗?笔者认为:至少在目前来看,还不可能。我们知道,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国有经济在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无论是非公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还是百分之百的国有企业,它们都是具有独立利益主体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们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目的还是追求利润,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交往仍然采用商品的形式,也会存在个别企业生产有计划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性之间的矛盾。我们也只能通过各种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的方式缓和这种矛盾。
总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交换方面会在一定程度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资产阶级政府各种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这种对立和冲突,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消除了生产力发展的一些障碍。
3.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总的来说加剧了生产力与分配关系的对立和斗争,但资产阶级的经济政策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缓和这种对立和斗争。“分配关系本质上和这些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二者共有同样的历史的暂时的性质。”[4]994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分配方式是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资本家凭借资本多少来获取利润,地主凭借土地的所有权获取地租,而工人的工资仅仅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随着资本主义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不断增长,生产的商品越来越多,当然生产出来的消费品也会日益增加。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和地主、特权阶层可以过花天酒地的生活,但是他们毕竟是少数;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当然很想改善生活,增加自己和家庭的消费,但问题是他们的工资仅仅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只能满足工人自己及其养家户口必需的生活资料费用。这样,整个社会生产在不断增长,有效需求相对有限,必然导致生产的相对过剩。如果不加干预,这种生产无限增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冲突会日益加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政府已经能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缓和分配上两极分化的趋势。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措施和社会再分配政策,如调整税收政策,建立遗产税,对过高的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规定最低工资制度,设立了贫困线,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为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建立公共住房制度等等。这些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社会分配关系,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的扬弃,其直接的社会效果不仅确实提高了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从而有利于资产阶级统治的长期延续。当然,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分配关系的基础,无论资产阶级政府如何调整分配关系,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按资分配”关系。但不能否认的是资本家和资产阶级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调整生产关系的分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性、斗争性。正是因为私有制在直接的生产方面与先进、发达生产力并不存在必然的冲突,同时资产阶级政府在社会的交换方面、分配方面对生产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不至于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严重地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才能延续至今。
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不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唯一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但这不意味着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唯一因素,也不意味着生产关系亦步亦趋地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
1.影响生产关系的因素有多种,在特定的社会中,非生产力因素有时起主导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它决定着历史的发展方向,但并不等于在任何情况下,生产力都是那个时代生产关系形成的主要因素。道理很简单,如果生产力是形成生产关系的主要因素,那么就不存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在有些情况下、某些特定的时期,非生产力的因素可能是生产关系形成的主要因素。比如,就生产本身而言,现实社会中商品生产者追求利润,他们总是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利润低的部门和地区向利润高的部门和地区转移,但无论是简单的商品经济还是发达的商品经济都存在非经济因素的垄断,阻碍着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就生产关系“背面”的分配关系而言,一个社会的分配关系的决定因素可能是军事因素,通过赤裸裸的暴力掠夺他人的财富,也可能是政治因素,通过政治强权把别人的财富据为己有,正如现实社会中有些贪官手中并没有多少生产资料,但凭借人民赋予的权力,以权谋私、中饱私囊,获得了巨额的财富;就生产关系的交换方面而言,一个社会的条块分割、地区封锁阻碍交换范围的扩大和统一市场的形成,但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形成的原因在于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
事实上,迄今为止的社会革命,无论是资产阶级革命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决不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而是先通过暴力的方式,取得国家_,变革社会的上层建筑,然后在此基础上变革社会生产关系。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生产关系质的转变,表明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暴力或者说上层建筑是生产关系形成的直接的、主要的因素。
2.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许多情况下不是由于生产力向前发展了,而是由于生产关系变得“落后”了。正是因为生产力不是现实社会中生产关系形成的唯一因素,才导致了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关于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我们强调比较多的情况是由于一个国家、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原来与生产力发展基本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就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但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情况是生产力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而是生产关系在非生产力决定的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的“倒退”,从而变化后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不能说生产力没有变化,但生产力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但为什么每隔几十年,最多几百年都会发生自下而上的封建王朝更替呢?事实上,一个封建王朝在建立的初期,统治阶级在一定程度能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也就是说实行的是与生产力基本相适应的分配制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腐败、土地集中,统治阶级强取豪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最后形成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分配关系,这种“落后”的分配关系或生产关系(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就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封建王朝的更替,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用一种新的分配关系或者说生产关系代替之前的分配关系或生产关系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考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首先要正确理解所有制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决不能把所有制等同于生产关系。其次既要研究这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变化,也要研究这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判断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既要看到其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一面,又要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生产关系不断调整的一面。对中国经济改革,不能局限于调整所有制结构,应该从完善社会主义的分配关系、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消除垄断、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方面来调整社会生产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_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_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关于生产关系的范文 第五篇相比之下,应该说我们对于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三者间关系的研究并不多.改革开放前,受_观点的影响,传统观点一直把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且过于强调生产关系,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确定为生产关系.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对于三者间关系的研究有了创新,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可以从全国各高校所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不同定义和理解看出),可谓掀起了小小的 .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有学者以1997年吴易风教授的《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为界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对此,我们认为这种划分除反映两次研究的小 外并无任何意义,对于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三者间关系的研究及其结论再也不可能回归到以前大一统观点的时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才是我们所希望的局面.因此,我们更需要深入研究见解差异的根源是什么,本文将基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变迁史对此进行探讨.
二、对人类社会生产变迁史的回顾和总结
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社会经济规律的研究必须要建立在对生产纵向和横向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马克思_选集》第2卷,1972年版)86.马克思说得很清楚,首先是物质生产,除此之外还有科学、文化、教育、艺术、医疗卫生等非物质的服务性生产.很遗憾在现有的研究中并没有很好地注意这个问题,不能超脱物质生产的束缚.我们认为,长期以来对服务业的研究重视不够等和此有关,就本文来说,对生产方式的不同理解也和此有关.
1.对人类社会生产变迁史的简单回顾
对于人类社会生产变迁的考察需要一个坐标.由于人类生产的过程首先表现为人的劳动过程,而劳动过程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生产要素的质量等)和社会条件(主要是劳动过程的组合和组织形式等)下进行的,因此,可将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作为坐标来考察人类社会的生产变迁史.
人类社会早期的生产(原始生产)有两个阶段,即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技术上分别和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相对应,在部落、氏族乃至村社的社会形式下手工生产产品.随着铜、铁工具的使用、普及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逐渐过渡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这时期生产的社会形式逐渐变成了村社(印度)、庄园(欧洲)或家庭,家庭实际也是村社和庄园的基础.同时,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商业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逐渐发展繁荣起来,和此相对应出现了独立的或者依附于农业家庭的手工业,也出现了一些主要由政府经营的大型手工工场,在古罗马甚至还出现了股份制,但家庭手工业一直是主体.
人类社会生产上的重大变化发生在地理大发现以后.地理大发现之前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特别是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诸城市蓬勃发展,此时先进的合伙制、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发达的商业、金融业已经孕育了时代变迁的种子.地理大发现以后,由于市场的急剧扩大引发了商业革命,合伙制、股份制、公司制等社会组织形式在商业、金融业等领域迅速普及,传统的以家庭为基础的商业、金融业经营形式让位于现代企业形式.商业、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物质产品(商品)生产效率、水平提高的支撑,而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这个背景下,“分料到户制”即“分散的工场手工业”应运而生.包买商和中间商主导的“分料到户制”生产,一方面帮助家庭手工业者克服了困难,一定程度上获取了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另一方面也以家庭手工业生产失去独立性为代价.
和此同时,利用合伙制、股份制等制度条件,一些行业,比如矿产、冶金等一开始就走上了集中的工场手工业.不久 “分散的工场手工业”也转变为集中的工场手工业(一般认为是由于降低交易成本和获取团队生产效益的需要).在16—18世纪大约200多年时间中,工场手工业盛极一时.不过,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生产活动在集中的工场和分散的家庭之间还有很强的替代性,如果市场变得狭小,就可能退回家庭,甚至回归自然经济.18世纪中后期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终止了这种具有摇摆性的生产状况.由于机器本身所具有的专用性和不可分性,由于生产过程固定资本的规模和比重大大提高,更由于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生产最终摆脱家庭而由工厂或企业承担,交换成为常态,商品经济最终确立.同时,机器大工业和稳定的工厂制度直接造就了第一代资本家和工人.
但是,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并没有使人类社会的生产止步,无论是生产的社会条件还是技术条件至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兴起,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开始引导经济发展的潮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在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知识经济”作为机器化大生产“技术经济”的替代物已经毋庸置疑.从生产的社会条件来看,就像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所描述和预测的那样,很多生产和服务都已经在家庭中来完成,比如学者的研究工作、软件工程师的开发编程工作、一些教师的远程教育工作等.在这些客观存在的现实面前,即使我们能以足够多的理由去否认它会成为未来生产的主要方式,也不能否认其作为混合生产方式的构成部分所起到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2.对人类社会生产变迁史的简单总结
我们可以用图1来简单而凝练地总结人类社会的生产发展变迁过程:横向表示生产的社会条件,主要指要素在何种组织形式下进行生产,这种组织可能是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统一体的部落或国家,可能是纯粹生产和生活合二为一的家庭乃至村社和庄园,也可能是以纯粹盈利为导向进行生产的企业,我们按历史演进的顺序将其从左到右排列在图的横向.纵向表示生产的技术条件,主要指生产者以什么作为生产的主要工具、手段或基础.从生产史的角度看,人们主要先是利用双手、体力和经验,后来是利用机器、技术,再后来是利用知识、脑力和科技,我们将三者从上到下排列.这样,不同的社会条件和不同的技术条件相互结合,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产类型”.
我们用箭头按先后产生和继承替代的顺序将各类型连起来,如图1所示,这样我们就清楚地看到了人类社会“生产类型”发展演变的脉络.而且,我们还三个有意义的发现:一是在图中箭头围成了不可能闭合的图形,这恰恰说明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二是从一种类型起箭头可能不是一个方向,这恰恰说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道路;三是从私有性质的机器大工业过渡到国有、集体大工业,本身包含着社会性质的变革,特别是在我国具有很大意义.
结论:关于生产关系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生产力三要素是什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利用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 【编者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与《_宣言》主张的差异是当前我国中年特别是青年一代人感到困惑的问题。这既缘于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又有我。
中玻经贸合作关系 摘 要:1985年,中国与玻利维亚建立外交关系。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中玻作为发展中国家,都致力于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盈余管理关系探析 摘 要:递延所得税产生于财务会计与企业所得税法的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起到了调节盈余的作用,可抵扣亏损作为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情况。
金融危机和凯恩斯主义关系分析 摘 要:随着各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遇到到的一些问题应给与足够的重视,并积极的采取一些必要的国家干预政策。在经济学领域中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本文发布于:2023-02-10 13:02: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6641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