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皮影小学生作文(推荐20篇)

更新时间:2023-02-10 09:31:38 阅读: 评论:0

做皮影小学生作文 第一篇

今天,我们沂蒙晚报小记者团组织了一次观看皮影戏的活动,我也报名参加了。

爸爸早早地把我送到了万阅城四楼表演室。只见里面已经摆好了一个表演舞台,过一会就要在这个舞台上表演皮影戏。给我们演出的是鲁南山花皮影戏团,这个表演团队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团长,另一个是团长夫人。

一提起皮影,我就想起电视剧《小兵张嘎》里的胖墩儿和他的爷爷,胖墩儿爷爷可是个皮影世家,他们世代以皮影为生,视皮影为生命,只可惜最后毁在了_的手里。现实生活中看皮影戏今天我还是头一次,所以我卯足了劲儿,集中精力观看。

皮影戏表演的过程并不长,一共两个节目。一个是《东游记》,另一个是《西游记》,当然都是片段。故事的内容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哪吒闹海和猪八戒背媳妇。表演的过程非常精彩,小记者们市场被逗得捧腹大笑。我想皮影戏最引人瞩目的应该是皮影的表演和艺人的语言艺术,我非常想知道这些皮影在他们手里是怎样活动的。

等表演结束后,晚报老师专门安排了小记者采访活动。小朋友们都纷纷举手,想提出自己看皮影戏过程中的一些疑问。通过小记者提问和艺术团艺人的解答,我知道了皮影的历史及它的制作材料,原来使用一些马、驴皮加工而成。我还知道这个陈团长也是皮影表演世家,他很想让皮影艺术世代传承。

制作一个皮影很费劲。陈团长说他制作一个孙悟空用了两天的时间。首先需要去买上等的好皮,要把皮上的生肉割掉,去除干净,再把整个皮子磨得光滑,接着要去刻出图案,最后上色晾干就可以了。

最后,艺术团的老师还每人发给我们一个珍藏版的小皮影。我非常稀罕地把它捧在手里,恐怕不小心弄坏了。

做皮影小学生作文 第二篇

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多,这里我要向大家讲讲皮影戏。

皮影,又称灯影戏,或者影戏,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一种古老独特的民间戏曲艺术。其内容和艺术效果,通过灯光、幕布、唱腔,以及演员手中操纵的道具,影人表演表现出来的。所用的皮影人和皮影场景既是表演的道具,又是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的民间美术作品。

皮影戏在中国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汉朝,兴盛于隋唐,到公无十世纪宋朝,进入极盛时代,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上已有多处皮影戏演出情景,十三世纪传入西方。皮影是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不可缺少的传统文化。

我还在理工大学幼儿园上学的时候,学校组织看了一场皮影戏,是《猪八戒吃西瓜》,那时老师还送给我一个皮影儿呢,现在还放在我的书架上。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又组织我们看一场皮影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真的很好玩,不知道下回能不能看《三国演义》的皮影戏,我最喜欢《三国演义》,也喜欢皮影有三英战吕布呀、过五关斩六将呀、桃园结义呀、三顾茅庐呀等好看的戏……

我甚至梦想着我们学校哪一天有皮影艺术班,我就可以报名去学习了。

做皮影小学生作文 第三篇

春节期间,爸爸妈妈带我去博物馆看皮影戏。

皮影戏的名字叫《鸡斗蜈蚣》。首先上场的是一只昂首挺胸的花鸡。它发现一块石头的背后有什么东西在动。于是马上走过去,用嘴巴狠狠地啄了一下那个东西,叼出来一看,原来是一条蜈蚣。它们开始了激烈的战争。花鸡一下接一下的啄蜈蚣,蜈蚣扭着身体拼命挣扎,突然,蜈蚣头往上一扬,狠狠地咬了鸡一口,花鸡立刻丢下蜈蚣,灰溜溜地走了。接着又来了一只黑鸡跟蜈蚣斗。黑鸡很勇猛,没啄几下就把蜈蚣打败了。黑鸡正准备吃蜈蚣,花鸡赶紧跑过来,开始跟黑鸡争抢,你啄我,我啄你……没想到,蜈蚣趁机逃跑了,结果谁都没吃着,看得我哈哈大笑。

这么精彩的皮影戏,是怎么演出来的呢?我非常好奇。

于是我来到幕布背面。哇!好几个演员手里都拿着竹棒,用竹棒把纸板人物撑在幕布上,灯照在纸板人物上,就在幕布上投射出了影子。演员们熟练地操纵着纸板人物,一只鸡需要两个人操纵,一个人负责头和身子的动作,另一个人负责脚的动作。只见两个人手中的竹棒一上一下,一挑一拨,鸡就栩栩如生的动起来。演员们动作熟练,配合默契,肯定是演练了很久很久。

皮影戏演员们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我很崇拜他们。

做皮影小学生作文 第四篇

我国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皮影戏了。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

寒假的时候,我们一家在北京的一个街市上悠闲地走着,忽然,我看到了乘轿子有一大堆人围着,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在表演皮影戏呀!我觉得非常有趣,就让妈妈停下来看皮影戏。白色的布后面有一个调皮可爱又勇敢的孙悟空和一个自信满满的_在战斗。呀呀呀,你猜怎么了,猪八戒来了,他在那里看热闹呢!孙悟空不耐烦的说:“走开走开,你大哥忙着呢!”表演结束了,我跑到轿子后面问叔叔:“叔叔,为什么你们要表演皮影戏而不是其它的表演呢?”叔叔回答:“因为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回家后,我拿了四个有带棍子的小熊娃娃,拿了一个高椅子挡着我的脸,像皮影戏那样开始编小故事,让弟弟开心开心。

今后我要好好学习,继续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

做皮影小学生作文 第五篇

在众多戏曲种类中,皮影可能是非常不起眼的一个,但他却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传承。

济南皮影的特色有三类:制作特点、道具特点、戏曲特点。

先说制作特点

济南皮影制作的最后一步是“连缀”,皮影缀的一定要恰到好处,如果缀的不好,那么极有可能影响人物的美观,可能挺着脖子,可能胳膊太僵,可能……

总而言之,连缀决定了整个皮影的成败。

再说道具特点

有的地方皮影额头像一刀切的,有的地方的皮影是尖额头尖下巴,樱桃小口现现眼。咱济南皮影的造型是圆额头圆下巴,还有就是咱济南皮影造型粗犷,因为济南皮影是用来表演的,而不是用来观赏的,如果做的太细,那么可能就不会很结实,胳膊啊腿啊掉了什么的,现场就没办法表演了,所以结实耐用是很有必要的。还有就是皮影的尺寸。最大的有几米的皮影,还有50厘米的,之前还有几寸的呢!之前有句话叫“皮影不过尺”,为什么呢?原来,那时候的皮影以说唱为主,皮影只是提示性的表演而已。之后,随着皮影的发展,有的增高到了50厘米,还有的甚至能达到几米高。

最后再说说戏曲特点

戏曲中有济南的当地方言,其实在之前还有“摩调”。摩调是李兴时的爷爷李克鳌的师傅张盛旺念经时的调子,张盛旺是个还俗的和尚,摩调的调子平平淡淡,没有一点起伏。到李克鳌那一时代,出现了一点小小的变化,声音变得铿锵有力多了。李兴时曾问过爷爷为什么要变化,爷爷回答说咱们要符合一个时代人想要听的东西。还有济南皮影的伴奏,济南皮影的伴奏与别的地方唯一不同的就是:只有打击乐。打击乐通常只有三件:镲、鼓和梆子。这就是济南皮影的特点。

拥有诸多特点的济南皮影,在济南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留下了它独特的足迹。

做皮影小学生作文 第六篇

9月3日我参加了萧山日报小记者的活动——叶脉书签的制作。

首先水晶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叶子的种类、形状、结构等基础性知识。接着就开始教我们如何制作叶脉书签。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发了用氢氧化钠溶液煮过的叶片,我拿到叶片后,把它放在垫子上,用牙刷小心翼翼的刷叶片正面的叶肉,力道用的很轻很轻,生怕把它弄疼了似得。刷完正面叶肉后把叶片翻过来,用牙刷轻轻地刷掉反面的叶肉。这时,我把叶片放到清水里清洗后发现叶尖上还残留着叶肉,但是叶尖又尖又细,牙刷比较大刷不干净,我想了想,用大拇指轻轻地搓了搓,嘿嘿,果然把叶尖的那点肉清除干净了。紧接着我把叶脉放到漂白水里浸了半个小时,漂白完后又把叶脉放入蓝色的染色水里浸了十五分钟,最后把叶脉晾干塑封好,打孔装上流苏,一个漂亮的叶脉书签就完成了。

这次活动不但让我增长了见识,还学会了一门技能,这次叶脉书签制作的活动真是太有意义了!

做皮影小学生作文 第七篇

每当看到别人都有自己的笔筒时,我很羡慕,什么时候我才有属于自己的笔筒呢?哈哈,机会终于来了,今天放学,老师让我们回家制作一个小制作,做什么好呢?对了,不如我就做一个笔筒吧!

说干就干,我兴致勃勃地找来塑料瓶、卡纸、剪刀、水彩笔和双面胶。开始制作了,我先把塑料瓶的瓶口剪掉,再剪一张瓶身大小的卡纸,用双面胶包在笔筒的外面,看,笔筒漂亮多了,就像穿上了一件漂亮的“衣服”,最后,我又拿出水彩笔在卡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有青青的小草,有五颜六色的花朵,还有一个个可爱的小女孩……这样,一个漂亮又实用的笔筒就大功告成了。

我把笔放进笔筒里,望着自己亲手做的笔筒,我爱不释手,感到无比的快乐和自豪,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做手工,我也有了动手能力。

做皮影小学生作文 第八篇

晚上,我们一家人到湖南大剧院看皮影戏《猩猩与天鹅》,它描写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次洪水冲毁了小猩猩的家,失去了妈妈的小猩猩爬上一棵快要断的树上喊救命,这时天鹅姐姐飞来了,她救了小猩猩,并且用魔法变了房子和食物给小猩猩,还送给小猩猩一支仙笛,她说:“你如果遇到了困难,只要吹三声笛子,我就会赶过来,现在我还要去帮助别人。”天鹅姐姐飞走了,小猩猩在房子里睡着了。

这时一只饥饿的大灰狼敲门说:“快开门,我是大灰羊。” 小猩猩开门一看原来是大灰狼吓得说不出话来,大灰狼猛扑上去,小猩猩可怜地哀求:“狼大哥别吃我,我给你好吃的!”边说边把天鹅姐姐留给他的食物端出来。大灰狼奇怪地问:“你哪来这么多好东西?” 小猩猩说:“是天鹅姐姐送的,她还送给我一支仙笛,只要我吹三声它就会来。”大灰狼一边流口水一边说:“吃了天鹅肉就可以长生不老,你赶快吹三声叫她来,否则我就吃了你!” 小猩猩只好拿出仙笛吹了三声,善良的天鹅姐姐马上飞回来。

狡猾的大灰狼连忙说:“谢谢你的帮助,我们要送给你一件礼物。”他把天鹅姐姐骗了下来并狠狠地咬住她的脚,小猩猩很惭愧,赶过来扯住大灰狼。上当的天鹅姐姐愤怒地用力甩开了他们说:“你们忘恩负义再也别想得到我的帮助!”天鹅姐姐飞走了,收走了房屋和食物,大灰狼气急败坏,转身扑向小小猩猩把它给吃了。

皮影戏结束了,我喜欢天鹅姐姐,它很善良、乐于助人;小猩猩可怜,但是它不该轻信别人、忘恩负义;大灰狼最坏,真希望天鹅姐姐把它赶出森林。

做皮影小学生作文 第九篇

今天我们吃完中饭,由郑老师带我们去大礼堂观看皮影戏。

一进大礼堂就有位叔叔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件小礼物——一个小小的橡皮。过了一会儿节目开始了,主持人先让我们看一个舞蹈。这个舞蹈非常精彩,里面有几个是皮影戏的动作,最奇怪的是演员们只有一米三至一米四高,可他们却说自己年纪已经25岁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坐在我后面的同学钱奕涵悄悄地对我说:“他们有可能得了侏儒症,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病,它可以使你从成人返回到儿童的模样。”在听完他们的自我介绍,我们开始学舞蹈中的动作。主持人让我们先学其中一个动作,然后在我们四个班中每个班选两人到舞台跟着他们学做动作。我们班有马若楠和李恩泽上去。同学们都学的挺快挺好的,还不知道老师们和校长学的怎么样呢?在主持人的邀请下校长和每班的班主任上台为我们展示了他们学的动作。嘻嘻!啊真好玩!

然后,主持人让我们看狐狸和乌鸦的皮影戏。一开始,狐狸叼着一块肉在追一只小蝴蝶,追呀追呀!蝴蝶没追到,嘴上的肉也不见了,狐狸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忽然,一只乌鸦飞来看见了那块肉,就叼起来飞到树枝上,津津有味地吃着。狐狸抬头正好看见了那块肉,心中一喜说“乌鸦小姐,听说你唱得哥比百灵鸟好听一百倍,你能唱给我听吗?”乌鸦听了高兴的忘了嘴里还叼着的肉,得意忘形的唱起歌来:_lalala,lalala......_嘴里的肉掉下来被狡猾的狐狸叼走了。

节目就在欢乐的笑声中进入了尾声,我们好想再看一会,但因为时间的关系只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大礼堂回到教室里。

做皮影小学生作文 第十篇

7月18日一早,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乘车到了实验小学。学校的老师们非常热情的招待了我们,我们感觉自己就像是贵宾一样。

我们来到演出场地,摆好了架子、拉好了幕布。观看的同学们也陆陆续续在到了现场。今天来观看我们表演的基本上是夏令营的同学们,还有几个外国小朋友。演出开始了,我们每个人都认认真真的表演着,下面的同学津津有味的观看着。只见那些皮影小动物在我们的手里变得活灵活现。我们表演的是《龟兔赛跑》。我演的是小黑兔。我细心的演着。深怕有一丁点儿的差错。只见小黑兔在我的手中一会儿奔跑着,一会儿欢跳着。随着音乐的起伏,《龟兔赛跑》结束了。台下面传来了外国小朋友的叫好声。我们也为胜利的演出结束而透了一口长气。接下来是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表演的《采蘑菇》。我们不表演的同学就站在一边看着哥哥、姐姐们表演,学习他们的表演经验。

很快两场表演结束了。嘉兴实验小学的老师们还送了我们每人一份礼物,我们好开心哦!

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嘉兴实验小学的师生们,我们乘上了回程的汽车。在车上老师告诉我们接下来我们又得排练新节目《贪得无厌》。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新戏。

皮影戏丰富我的课外活动,给了我一个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

做皮影小学生作文 第十一篇

世界上还有多少种戏是在光源的照射下用幕布进行演出的?世界上还有多少种戏是以兽皮或纸板做成人物来演出的?世界上还有多少种戏是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的?

拥有这些特点的当然是皮影戏了,它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已经传承几百年了。快看,楼下皮影戏这会儿正演得热闹呢!我伴随着阵阵鼓声,顺着人们的欢呼声走去,眼前的场景让我惊喜万分。

台上正在演《水浒传》中的一个片段——武松打虎,打得甚是激烈。只见老虎扑向行者武松,武松临危不乱,向后轻轻一跃,老虎扑了个空,居然还在地上打了个滚。能将皮影戏演得这么逼真真是厉害呀!我不禁打心里敬佩起操纵皮影的人来。这场大战愈演愈烈,观众们都屏息凝视,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幕布。武松此时飞身跃起,跳到老虎背上,对着老虎左一拳右一拳,老虎渐渐支持不住了,终于倒了下来。观众们拍着手大声喊着:“好!” 我们这些孩子也兴高采烈。

皮影人物居然可以做得这么惟妙惟肖,幕后操作的人居然可以一边灵活地操作一边声情并茂地演唱,这些都是如何做到的?我又好奇起来。这时,扩音器喇叭适时地响起,通知我们可以进去参观戏房。这个消息正中下怀,我一马当先地冲进戏房,想一探究竟。定眼看去,架子上柜台上到处都是形态各异的皮影道具,真是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操纵皮影的人是两位胡须花白的老爷爷,我轻轻走上前去,两位老爷爷的目光都定格在了眼前的幕上,丝毫没有注意到我的到来仍在专心操作着,我凑近一看,不禁恍然大悟。原来,武松打虎时,老虎靠幕布近了一些,武松离幕布远了一些,武松根本没有骑在老虎身上,只是视觉效果而已。

这时,扩音器又响了起来,通知我们离开,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戏房。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十分钟,但皮影戏却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皮影戏,它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着无穷无尽的魅力,希望我们能够将这一艺术形式好好传承下去,并把它发扬光大。

做皮影小学生作文 第十二篇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剧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山西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手人们的欢迎。

皮影戏是中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我爸爸从小就生活在农村,我想他肯定也知道皮影戏。果然,我一提起皮影戏,他马上津津乐道地讲起他小时候和皮影戏发生的故事。有一天,他和爷爷在田里干完活,正准备收工回家,就看见几个可爱的小孩子在田边又跑又跳,嘴里还大声喊叫着:“皮影戏,我来了,武松打虎最帅了!”他和爷爷听了,也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于是跟着那群活泼玩皮的小孩走了。没过多久,他们便很快来到了那群孩子们口中的皮影戏剧场。嗯?这不就是在一条小河边搭一块幕布,然后多搬一些板凳,摆放成一排一排的,连一间屋子都没有。我们一般人都会这么想,可是在农村,这儿倒是个不错的场地。啊,这儿真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有些人把小孩儿举在头顶,有些小孩自己站在椅子上跳来跳去,所有的人都在想办法让自己能够看得更清楚。“开始了,安静。”全场一下子没了声音,好像立刻变成了里面的人物一样。框架上绷着一块半透明的驴皮,驴皮上,武松踩在老虎身上,老虎在地上拼命挣扎,武松随手拿起棍子,往老虎身上一打,老虎叫了一声就没声音,这一幕,迎来了许多观众的喝彩。

虽然后来又有了电影和电视剧,可我还是相信看皮影戏的那种热情和感觉在世界上总是排名第一。

做皮影小学生作文 第十三篇

星期天下午,我写完作业,就开始制作手工课的木蜻蜓。

首先,得先准备材料:尺子、铅笔、螺丝刀、木板……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唯独小木棒没有找到。这可把我急坏了,把整个劳动袋的东西都倒在桌子上,一个一个的找,又把书包都翻了个遍,还是没有找到,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突然,我灵机一动,一次性的筷子不和小木棒一样吗?那就用它代替一下吧!

呼,我长舒一口气,终于把所有的工具凑齐了。我打开书,看了一下制作过程,觉得挺简单的,就目测了一下中心点,然后钻了个洞,再随手用刀削了几下木片,就把一次性的筷子插进了刚钻的洞中。这一下,我才发现不对:翅膀一边大一边小,一点儿不匀称。那个孔也钻得太大了,轻轻转一下,翅膀就滑落了。木蜻蜓根本飞不起来!

怎么才能让它重新飞起来呢?我要来给这个木蜻蜓来个精美的变身。

这次,我可不敢大意了,找出刻度尺,拿出铅笔,一分不差地去测量,先找准要钻孔的位置。我在大片的中心点用红笔标注了一个显眼的红圈圈,这个点刚好在我先钻的洞的旁边,哈哈,一点也不影响!我用螺丝刀一点一点地用力往下扎。我又特别小心,生怕一不留神就把孔眼打大了,要是再钻大了的话就完了。我小心翼翼地钻着,钻钻就把筷子插上去试试,耶,终于成功了!筷子套了上去,不大也不小。

我赶紧两手一搓,让它试着起飞。可是这个木蜻蜓飞到空中不到两秒钟就掉下来了。奇怪,怎么还是飞不起来呢?我再次打开书,仔细观察图片上的木蜻蜓,看看它的奥秘到底在哪里。这一看不要紧,我恍然大悟:翼要薄一点不能太厚,而我的翼翅只是稍微削了,还没有打薄呢!找到了问题,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啦,削!说干就干,我一会儿握着美工刀一点点地削薄,再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整整修了一个小时才搞定,哎哟,虽然胳膊酸酸的,可心里的高兴就像马上要飞起来一样!

我捧着木蜻蜓,就像捧着一件宝贝似的,来到空地上,轻轻一搓手柄,木蜻蜓便轻盈地飞了起来。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木蜻蜓飞在空中,我快活地大叫起来!

通过做木蜻蜓这件事,我懂得了,不管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一定要学会仔细地观察事物,还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才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做皮影小学生作文 第十四篇

星期六,我到一个亲戚家去玩。

傍晚,我看见几个身强力壮的艺人抬着一些铁棍子进屋组装。我十分诧异,因为那堆材料里还有红布、纸人、薄纸、小灯泡、电线和各种乐器。

过了一会儿,他们就把那些铁棍子拼成了一个酷似晾衣服架子的东西。接着,他们把红布蒙上,又将一块很大的薄纸贴在正中央,然后把电线和灯泡连起来,让灯泡对着那张白纸,又将背后粘着木棍子的纸人挂在架子上,便敲锣打鼓起来。这时,妈妈跑过来问我:“想不想看皮影戏?”“想啊!”我兴奋地回答道。原来他们是在准备唱皮影戏啊!

我来到客厅,挑了一个较为舒适的位置坐了下来。只见那张很大的薄纸上,出现了两个人影。我问奶奶:“这部皮影戏演的是哪个年代?”奶奶看了一下,说:“是公元626年。”我一听,立刻呆住了,这一年,正是“玄武门之变”的那年。当时,秦王李世民亲手杀了自己的兄弟,即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连他们的妻子和孩子,还有家里的仆人也没幸免。

突然,画面上冒出了一把椅子,接着,一个人坐在了椅子上。他应该就是秦王李世民。这时,画面上又冒出了几个像是李世民亲信的人,从他们的谈话内容中,我得知了他们原来在讨论如何登上皇位,但方法几乎都没有被釆纳,这令他们非常苦恼。

接着,这群人突然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把椅子和两个人。一个是太了李建成,另一个是皇帝李渊。看他们的样子,应该是李建成在说李世民的坏话,李渊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

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把这场戏看完。但是,我真正感受到了一股浓厚的乡土趣味。

做皮影小学生作文 第十五篇

小时候,一到元旦,村里就会演皮影戏。

那时,有钱一点的地方,都会请戏班;再好一点,放露天电影。而像我们那种小村里,一穷二白,首选就是皮影戏了。表演皮影戏的,都是一些乡间的手艺人,价钱低,且对场地没那么多要求。所以,就成了我们那种小村子的首选。

往往月上柳梢头的时候,皮影戏的手艺人,就会挑着两口箱子,到村里来了。很快就搭好了小台子,前面早已密密麻麻挤满了看热闹的村民。一声锣响,皮影戏开始,各号人物陆续登场,台下不时掌声雷动。

每次在前头看皮影戏,总觉得惟妙惟肖,妙不可言。于是,小小年纪的我,不禁对台后的世界心生好奇。那是什么样有趣的地方,才会生出如此吸引人的皮影戏?那时,一心想着,哪天有机会了,一定得到后头瞧瞧。

后来,还真有那么一次机会。有一回,演皮影戏的人,少了一个帮手,于是让孩子们去帮忙。其他孩子都想在前头看,谁也不愿到后头。于是,我自告奋勇,到后头去帮忙。本以为那会是有趣的事儿,可一个晚上下来,看着那些毫无生趣的道具,觉得和想象中的模样大不同。再听听台前不时雷动的掌声,我顿时后悔到后头来了。

这事儿,一直烙在我的脑子里。我一直不解,那么有趣的表演背后,为什么是那么枯燥的活儿?直至后来,年岁渐长,我才慢慢明白,隔着一层幕布,我们看到的尽是美好,却不曾想到,那些美好,都是背后枯燥的一举一动,慢慢汇聚而成的。

后来,到了外头的世界,历经波折。每次碰到啥坎儿,我总会想起那年的皮影戏。生活不也是这样?精彩的表面,背后都是长期冷冰冰枯燥无味的功夫累积而成。这么一想,顿时充满了前行的力量和勇气。

是呀,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戏里戏外,不都是一个理儿?

做皮影小学生作文 第十六篇

世界上还有多少种戏是在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

世界上还有多少种戏是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来演出?

世界上还有多少种戏是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还是从两千年前讲起吧。

两千年前,汉武帝的爱妃王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思恋心切,终日不理朝政,大家都很担心。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影于地,影得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王夫人的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上装上木杆。入夜方帷,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从此就爱不释手。

皮影戏的制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制作皮影先要画稿,既按人物的不同的身份和个性,设计出不同的形象。

画完稿就采用牛皮或羊皮。去毛、刮挺、去脂,然后钉在木板上拉紧晒干。把设计好的画稿便拷贝在这皮上。

拷贝好的皮就可以上色了,上色是皮影制作十分体现功力的,根据不同的人物和服装施行不同的色彩。画完后的皮影须喷一层清漆。

由于皮影人物的制作是肢解完成的,因此最后须将身体各部位用线缝接,并在背后装上翎管,套进竹签棒。依照通常方式,一个人物只须两根签棒,动作复杂的形体则多达四、五根。剧说老辈子的高手,连眼皮也能活动起来。完工后的皮影就可以演出了。

皮影就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做皮影小学生作文 第十七篇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中国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

深蓝色的夜幕拉满整个小镇的上空,唯有一轮明月挂在东南枝头。深冬的夜是冷清的,可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小镇中心的那座精致的木质小楼。

精细的镂空和雕花在深棕色的木质纹理下更具韵味,两盏大红色的灯笼挂在大门口,门口停着许多马车还不断有人匆匆进入。室内已座无虚席,甚至有人搓着手站在或蹲在过道上。仔细看,大多是大人带着孩子的,便有些卖瓜果糖子的小贩穿梭在其中。

“当当当”三声锣响之后,原本熙攘嘈杂的环境像是被抽空了一般,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屋内的蜡烛都已熄灭,在黑乎乎的几秒钟内连每个人的呼吸声仿佛都能听到。突然,台中央的白幕后亮起了光,一个个手掌大小的人物形象跃然幕上,虽然只有巴掌大小但刻画都极为精妙,连妇人的朱唇睫毛,头上的玳瑁和腰间的珠光都极为生动。在一方小小的白幕上可以有千军万马,可以是十万八千里,全凭幕后“操控者”的意念,一个形象五个关节却能被演绎的如此生动不仅靠手上功夫,还讲究“唱念”本领,再和着“乐队”的伴奏,无论怎样的天地,怎样的故事传奇都能被展现在白幕上。

影是光的魂,光下又有着“操控者”的精神。或喜或悲,亦忧亦怨,浩荡万马千军或二人含情脉脉,热闹或萧寂,观众也沉浸,“操控者”本身也沉浸。一曲终落,万籁俱寂,无论上一秒上演了什么下一秒都不会停留在幕上。室内骤亮,观众不愿离场,我知道这是皮影人的骄傲。

做皮影小学生作文 第十八篇

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传来,“老虎猛然跃起,气势汹汹地向武松扑去······”看到这儿,你一定会认为我在看电视吧?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我是在看皮影戏呢!

皮影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已经传承了几百年。表演皮影戏所需的道具并不多,一个射灯,一块白色幕布和几个皮影小人就足够了。操纵皮影的人只需要在幕布后操控小人做出各种动作。你瞧!皮影戏这会儿正演得热闹,快去看看吧!

“老虎”扑向“武松”,武松临危不乱,向后轻轻一跃,老虎扑了个空,居然还在地上打了个滚儿。能使皮影做出这种高难度动作,操纵皮影的人技术该有多高呀!我不禁在心里敬佩起操纵皮影的人来。这场大战愈演愈烈,观众们都屏息凝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幕布。武松此时飞身跃起,跳到了老虎背上,对着老虎拳打脚踢,老虎渐渐支持不住,终于倒了下来。操纵者是如何做出“打”的动作,却不伤到皮影分豪呢?我好奇起来。这时,扩音喇叭适时地响起,通知我们可以继续参观幕布后面的戏房。我听了这个消息,激动地一蹦三尺高,一马当先地冲进戏房,想一探究竟。后面的皮影可真多呀!

架子上,柜台上到处都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我惊得下巴都要掉了下来。操纵皮影的人是两位胡子花白的老爷爷,根本没注意到我的到来,仍在专心演戏,我凑近一看,恍然大悟。原来,武松打虎时,老虎靠幕布近一些,武松离幕布远一些,武松根本没有骑在老虎身上,而是悬空着,他的拳头也没有打在老虎身上,只是视觉效果而已。这时,扩音喇叭响了起来,通知我们该离开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戏房。虽然这次皮影戏只有短短得三十分钟,皮影却在我内心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皮影,它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着无穷无尽的魅力。

做皮影小学生作文 第十九篇

在社区的组织安排下,我平生第一次来到了皮影戏的舞台,只见舞台中央放着一块白色的透明的幕布,非常简单朴素,幕布后面有一些“小”演员正在做准备工作。

正当我在该怎么称呼他们犯难时,音乐骤然想起。主持人姐姐提醒大家节目马上开始,希望大家坐好并保持安静。节目之前姐姐还对演员们一一作了介绍,原来这些演员并不小。他们的平均年龄已经有22岁,只不过他们的身高会让人觉得有点“小”——127厘米左右。据介绍才知道,他们是传说中袖珍演员:有着弟弟妹妹般的身高,叔叔阿姨哥哥姐姐般的年龄。刚才在后台,恍惚中我还以为他们是从《白雪公主》的童话世界里逃出来的七个小矮人呢!

小小皮影在演员们的舞动下就像精灵一样,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其中最让我意外,也最让观众激动的是《乌鸦和狐狸》。不仅角色多样,语境丰富细腻,故事也改编的更为有趣和生动。

聪明的狐狸因为垂涎乌鸦衔着的那块肉,又肥又大,不停地用华丽的词语真诚的赞美它:“亲爱的乌鸦小姐,你不仅漂亮,也是我心中的歌唱家,更是我的偶像,能听你一展歌喉,那是我的荣耀……”虚荣心极强的乌鸦一听,乐不可支,就小心翼翼的把那块肉放在树干上,用那不堪入耳的声音唱了起来,听得观众毛骨悚然,叫苦不迭。狐狸一看那肉纹丝不动,极为焦虑,又心生一计:“亲爱的乌鸦小姐,你还是我心中的舞蹈家,你的舞姿优美动人,让我一生难忘……不知今天是否有幸能一睹风采?”乌鸦听了飘飘然,摆动翅膀张狂的跳起舞来,肉在它的不断舞动下,终于摇摇晃晃地掉了下来。狐狸狡黠的一笑,骄傲的衔着肉走了,剩下乌鸦在树上发呆……

完美的演出让我对皮影心生疑惑,也特别好奇,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文化?回家翻找资料发现,原来皮影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说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整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灵机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

做皮影小学生作文 第二十篇

这学期,我们学习小组负责向同学们介绍祖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品——皮影。

说到皮影的做工,它选用上等牛皮,经过削、磨、洗、刻、着色等二十四道工序,手工精雕细刻达三千余刀而成,是皮影制作的核心工艺。经过雕刻、着色等工序后,皮影人物是手指,每个关节都能非常清晰地看到,还有人物的衣服,也非常精细:衣服上的每一个雪花都那么透亮、每一个图案都那么生动。

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的精华、画像石和画像砖的手法、以及唐宋寺院壁画的风格。它造型别致、刻工细腻、施色考究,充分表现了中国民间艺术文化的博大精深,民间工艺品的精华。现在你偶尔也能在电视上看到《张飞审瓜》、《猪八戒吃西瓜》等皮影戏,它们就是用现代手法拍摄的'皮影戏。在《张飞审瓜》中,张飞的胡子是那么的清晰,还有西瓜的条纹是那么的精致。

皮影以它极高的欣赏价值和巧夺天工、变化无穷的艺术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本文发布于:2023-02-10 09:31: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6560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爱美的妈妈
标签:小学生作文   皮影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