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事宁人什么意思?息事宁人近反义词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2-09 04:50:45 阅读: 评论:0

成语解释息:平息;宁:安定。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

成语繁体息事寍人

成语简拼xsnr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事,不能读作“sì”;宁,不能读作“nìnɡ”。

成语辨形事,不能写作“是”。

近 义 词相安无事

反 义 词推波助澜 无事生非

成语例子我承认我是抱着“息事宁人”的苦衷来接受它的。(闻一多《四杰》)

英语翻译make concessions to avoid trouble

日语翻译争(あらそ)いを鎮(しず)めて人々(ひとびと)を安心(あんしん)させる

俄语翻译замять дело

其他语言réconcillier les deux parties en conflit

成语谜语防患未然安全操作

词语解释[gallant;patch up a quarrel and reconcile the parties concerned] 原意是不生事扰民。后指平息纠纷,使人安宁(常带有自我牺牲的意味)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后汉书·章帝纪》
国语词典原指为政不生事扰民。《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后多指调停纷争,以使彼此相安。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三.滦阳续录五》:「谬答以畏,可息事宁人。彼此相激,伊于胡底乎?」
网络解释息事宁人息事宁人是一个成语,读音是xī shì níng rén,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消除事端,使人们平安相处。

本文发布于:2023-02-09 04:50: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6006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