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裘负薪什么意思?披裘负薪近反义词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2-09 04:15:50 阅读: 评论:0

成语解释汉王充《论衡·书虚》:“传言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后遂以“披裘负薪”为高士孤高清廉,

成语出处东汉·王充《论衡·书虚》:“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

成语繁体披裘負薪

成语简拼pqfx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定语;指志高行洁的隐士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例子勿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负薪。★唐·王绩《游北山赋》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吴王最小的儿子延陵季子姬札经常出使各国,见识广博,名气很大。他出使齐国时在路边发现一块金子,叫路边砍柴人去拣。没想砍柴人说我五月天还披着皮袄,背柴禾,像那种拣金子的人吗?延陵季子感到遇到高人而非常惭愧词语解释汉·王充《论衡•书虚》:“传言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


国语词典延陵季子见路上有金子。呼叫过路的樵夫为其拾取。樵夫怒目回答:「我顶著夏日五月的烈阳,披著皮裘打柴,岂是为你拾金之人!」延陵季子知其为贤者,问其姓字,樵夫却认为他徒有其表,不值得自报姓名,遂转身而去。典出汉.王充《论衡.书虚》。后用以比喻贫困隐逸。唐.王绩〈游北山赋〉:「忽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也作「五月披裘」。
网络解释披裘负薪披裘负薪是一个成语,读音是pī qiú fù xīn,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

本文发布于:2023-02-09 04:15: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929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