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犯:触犯。臣下对君主应采取直言进谏的态度。虽然有所冒犯,也不应该隐讳不言
成语出处唐·严郢《驳议吕堙》:“公有犯无隐,引经正辞。上是其言,刑为之省。”
成语繁体有犯無隱
成语简拼yfwy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例子宋·范仲淹《上资政晏侍郎书》:“某又闻:事君有犯无隐,有谏无讪,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
词语解释指对上敢于无所隐讳地直言正谏,虽有冒犯也在所不顾。本文发布于:2023-02-09 02:51: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828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