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是孩子身上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可以看到有些儿童说假话。但说谎可分无意识说谎和有意识说谎两种。无意识说谎,是由于孩子智力、知识水平尚低而造成的。而那种有目的的说谎则叫有意识说谎,这种说谎是有动机的,我们家长在对待孩子的谎言的时候,一定要区别对待。对于无意识说谎,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种: 1、无法解别事实与理象。 孩子小的时候,正是想象力丰富的时候,但是还没有能力辨别事情的真实性,常常会把想象的事当成真的事来说。例如:小男孩想有一条小狗,为此他可能会对你说“我有一条很美丽的小狗”,大人听后认为孩子在说谎。其实,孩子并不是故意的。 2、认知能力的发展尚未成熟。 孩子年龄小、个子小,他所观察、体会到的事情,和成人自然不一样。因此,他说的话有时就会显得很夸张。例如:“我家里有一个像房子一样大的气球。”由于认知能力不够,有时分不清是非,别人怎么说,自己也怎么说,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怎么做,结果有时说了不真实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 3、容易受别人的暗示。 有时家长常用暗示性的提问口气问孩子,容易导致孩子说谎。例如:你是不是把玻璃弹子吞进肚子里去了?这种暗示性的提问,很多孩子会回答:“是的。”如果你耐心些问孩子:“弹子哪里去了?”孩子会指着桌子底下告诉你:“弹子滚进桌底下去了。” 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种: 1、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 孩子有通过别人的注意,来肯定自己的存在的特性,如果在孩子的经历中,说话不老实比较能引起成人的关切,孩子就可能用这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 2、为了随便应付。 有时孩子厌烦成人的哆嗦.随便地应付几句,结果把话说得不真实了。 3、为了逃避某些事。 孩子做了错事,而且也承认了错误,做家长的不分青红皂白打一顿,结果使孩子怕把做错的事告诉成人或者完全不承认做错的事,造成说谎骗人的后果。有时孩子不愿做某件事,也会以说谎的方式去应付。比如:孩子不愿去幼儿园或不想吃早餐,常常会对家长说:“我肚子疼”,“我已吃饱了,再吃要吐了”。 分析儿童说假话的原因,前面三种情况都是由于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所造成的,家长不应该认为他们在说谎骗人、他们也不应该受到指责和批评。家长应该积极地解释引导,使其认识到自己心理上的不成熟或缺陷而加以克服。而后三种情况则多是因家长处理不善造成的,应该引以为戒,改进教育方法。 亲子专家说对于孩子的说谎行为,家长需要做到以下6点: 1、家长不能对孩子说谎。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时刻关注着家长的行为,如果家长撒谎被孩子看到或者听到,孩子很可能会效仿。比如,你说这次孩子过生日的时候给他买个变形金刚,可是你投有买,还说:“妈妈忙,没有时间去买了。”孩子就认为你是在撒谎,然后他以后做事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总是言而无信。家长一定要杜绝这种事情发生。 2、孩子坚持不承认撒谎,家长应该保待平静。 也就是说,你强调的重点不在于要他坦白承认说谎,而在于讨论,当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时.要弄清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否认。这时,家长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怒气,否则只会让他更难以面对真相。 3、不要恶语伤人。 切忌用“那么小就骗人,长大必然学坏”,“你在说谎,”“你骗人”这些糟透了的语言,否则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孩子因此会产生自卑心理。 4、孩子承认错误,要及时赞扬。 孩子承认错误时,你可以说:“我很高兴你告诉我了,我相信你是可以信任的。你如果不说实话,我会罚你两天不准骑自行车。但现在,你只需要为那个错误承担一定的责任,我把惩罚减少一天。这样孩子以后即使撤谎。也会很快承认错误,不会顽固到底。 5、及时做出惩罚。 孩子承认了错误,赞扬是必须的,但是家长也一定要让他知道,他必须为自已的说谎行为付出代价,这样才能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以杜绝下次再犯。否则,他们就不会害怕说谎会带来什么后果,可能“旧病复发’。
本文发布于:2023-02-09 01:24: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737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