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家长的“说教”成为亲子关系破裂的凶手

更新时间:2023-02-09 01:24:45 阅读: 评论:0

-->

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操碎了心,费尽了力,却往往收效甚微,甚至越教育孩子越反感,呈现出负面效应。究其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之一恐怕与家长的“说教”颇有关系。 所谓“说教”,就是对孩子生硬地、机械地空谈理论。空谈理论,可能会使孩子觉得言之无物、不着边际、与己无关、听它何用。若再兼家长态度生硬、表情呆板、语言机械、内容教条,孩子自然很难听得进去。如果经常如是,孩子当然会反感甚至厌烦,严重者导致亲子关系破裂。 那么,家长如何做到在教育孩子中避免孩子“说教”,在家庭教育中收到应有的效果,以达到事半功倍,水到渠成的效果: 首先,家长要注意切合实际,有的放矢。要考虑孩子各方面特点,针对其生活、学习中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充满慈爱、无比关切、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地加以指导、加以提示、加以点拨、加以纠正,让孩子感到实在,觉得具体,使其能分清好坏,明辨是非,方向明确、奋发进取之志,或有幡然悔悟、回头猛醒之心。这样,就算达到教育目的了,以避免亲子关系破裂。 其次,家长要讲究春风化雨,细致入微。杜甫在《春夜喜雨》一诗中写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请特别在注意“随风”、“潜”、“润”、“细”、“无声”这个几个关键词。教育孩子最好借助某一载体或某一外力,顺势而发,借力而为,这就是“随风”。教育最好不露痕迹,不事张扬,看似漫不经心、无心插柳,实则心有所属、有意栽花,这就是“潜”的效果。“润”就是细腻光滑,饱含水分,不觉干燥,感到舒服。教育时充满爱心亦即“饱含水分”;所讲道理不空洞就会使孩子“不觉干燥”,易于接受;孩子听后感觉舒服,也就体现了“润”的作用。“细”就是教育孩子要精心、仔细、心细如发、细致入微,粗枝大叶、莽撞冲动当然是不合适的。“无声”是指悄无声息,教育孩子最好长话短说,少说多做,多运用身教,少实行言教,更不能高声大气、歇斯底里,以便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果家长们都能从诗圣杜甫的这两句诗中体味教育的真谛,何愁教育效果不佳呢?何愁亲子关系不和谐呢? 此外,家长还得考虑生动活泼,客观辩证。教育孩子要方式新颖,办法灵活;所讲道理要浅显易懂,生动有趣;教育时不要希图一下子把道理透,要循序渐进,把握分寸,留有余地,点到为止。切忌像开大会作报告那样板着面孔,照本宣科,居高监下,威势逼人;也不能空洞乏味,死板教条,老生常谈,了无新意;更不能像“饶舌妇”那样喋喋不休,唠唠叨叨,让人耳朵听起了茧疤,心里积起了疙瘩。须知,唠叨会侵占孩子的精神家园,破坏家庭的和谐气氛,使孩子经常被训斥、数落,不能独立学习、愉快生活。教育一旦变成了唠叨,只会南辕北辙,徒增烦恼,招致孩子反感,影响孩子成长。

本文发布于:2023-02-09 01:24: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9/5736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别让   凶手   家长   亲子关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